课程介绍 教师团队 课程章节 教学资源 课程图谱

展开

  • 教学方法

  • 教学条件

  • 教学效果

  • 参考资料

钩编艺术与创意

主讲:杨静、张能沣 教师团队:2

  • 学校 厦门华厦门学院
  • 学分 1
  • 开课院系 通识教育中心
  • 课时 16
  • 专业大类
  • 课程视频总时长(分钟) 34
  • 开课专业
  • 课程编号

课程访问量(PV值)91682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我校一门通识选修课,属于交叉拓展领域(美育类)。无修读专业限制,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因课程教学需求学生自费购买耗材(约20元)。

本门课程共分为:初识钩编、普通钩织针法学习与应用、钩织针法优化3大模块,第一模块简述钩织的历史文化,重在讲授钩织的工具的了解及其使用方法、学习针法的标识符号及其钩织效果;第二模块作为本门课程的核心部分,深入学习针法及其钩织效果,结合针目的计算和设计,侧重针法的钩织实操练习与实物钩织;最后一部分讲述减针、换线、引拔等针法优化钩织方法,并玩偶钩织中得到应用,使其针目过度自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钩编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能够识记钩编标识符号,掌握基本的钩编针法与应用,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钩编的兴趣。课程以理论讲解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实操部分以分组练习形式进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队协作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团队

杨静

厦门华厦学院 | 通识教育中心 | 讲师

张能沣

厦门华厦学院 | 通识教育中心

课程图谱

  • 知识图谱
  • 课程体系
  • 知识图谱资源
  • 知识关系
  • 课程统计

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据课程的要求,设计了埋论——实践——应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授课、课堂练习、课程考核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不断建立、提高和深化。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课堂练习任务为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提高对绳结的认识

教学条件

根据课程的特点,改革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形式,推广案例教学、现场示范教学等教学形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采用启发式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相结合,采用实物、视频、投影仪等教学手段。课程组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讲义、ppt、参考资料等,并建设好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学生效率及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加强课堂练习、课后拓展等实践环节,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练习培养学生以下三个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钩织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识记钩编标识符号,并掌握其钩织方法与钩织效果;掌握钩针型号与线材的选用、搭配。

(二)能力目标

学会看谱钩织,根据针谱能够计算出钩织针数;掌握起始针、基础针的钩织方法;掌握优化针法的钩织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玩偶的钩织;锻炼自主设计、钩织玩偶,或改造玩偶钩织针法的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提升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认真负责、团体协作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

[1].钩针编织宝典,() 苏·薇婷著 吴昊, 王玉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毛线玩偶的幸福生活,罗丽萍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举报
下载资源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