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教师团队 课程章节 教学资源 课程图谱

展开

  • 课程目标及内容与授课方式

  • 教学方法

  • 参考教材

人工智能与创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A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主讲:赵宏、张健、高裴裴、陈娜、李兴娟、路明晓、李敏、王刚、郭蕴 教师团队:9

  • 学校 南开大学
  • 学分 2
  • 开课院系 计算机学院
  • 课时 32
  • 专业大类
  • 课程视频总时长(分钟) 375
  • 开课专业
  • 课程编号

课程介绍

一场关于未来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创新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旋律。“人工智能与创新”课程基于POT-OBE和5E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即是面向所有非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也适合任何有兴趣驾驭AI去创新的学习者。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让机器具有智能的专业人才,而是培养能驾驭AI去创新的高手,正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希望学习者能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主动拥抱AI,在未来与AI的同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课程的第一部分是AI基础层(包括第1章和第2章),将为学习者推开人工智能的大门,领略AI的世界。从AI概览到人工智能的涌现,每一步都让读者与人工智能的世界更近。课程的第二部分是AI能力层(包括第3章——第13章),学习者将进入11个与AI同行的探索之旅。从如何让AI更好地理解你,到AI协助你进行科学研究;从短期租赁房屋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分析;从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到心理咨询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从构建人物关系图谱,到制作AI编程助手等。每一次的探索和发现,都是与AI同行能力的积累,更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升华。课程的第三部分时AI创新层,通过学习者按照5E步骤(Excitation(激发兴趣、提出问题)、Exploration(运用第一性原理探索问题本质)、Enhancement(学习求解问题所必要的知识和能力)、Execution(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和Evaluation(评价与反思)),,通过与AI同行创新性地求解一个问题的探索,以提升学习者与AI同行的创新能力。

课程典型特色是学生是探索和创新的主角,教师则是幕后的编剧和导演。
查看更多

教师团队

赵宏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教授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获得中国信息协会 “2019-2020年度在线教育发展贡献人物”、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课程思政”优秀典型课程等多项荣誉。主持20余项教改项目,发表了20余篇教研论文。教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BE);针对AI对教育的挑战,提出了一种以提升“能力+认知”为目标的5E教学范式。这些研究与教学实践,努力为师生摆脱教与学中的内卷迷茫找到一个突破口,为AI冲击下的教育学科摆脱实质“停滞”提供一个思路。

查看更多

陈娜

南开大学 | 教授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天津市青联常委,第十五届天津市政协委员,第十一次天津市党代会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社科项目6项,主持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生示范课程等,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等。
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最美女教师、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等称号。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九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九届天津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十三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二届天津市教育系统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已获得教学技能工作坊ISW和教学技能引导员工作坊FDW国际认证。其个人事迹被《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中国教工》、天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查看更多

王刚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副教授

工学博士,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智慧教学校级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市级赛二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查看更多

高裴裴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副教授

博士,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教学名师,伦敦Brunel University访问学者,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天津市一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二等奖等;主持各级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2篇,编写教材13部。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省级奖项38项。

查看更多

李敏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副教授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获天津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门、线上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门;主编教材7本、主持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

查看更多

张健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讲师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天津市级科研项目,主持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参与者。多门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计算机教育、自然语言处理。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十余项,参与出版教材十余部。

查看更多

李兴娟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讲师

硕士,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2001年在烽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任网络管理系统研发工程师。2003年入职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担任教师,主讲《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必修课程。2018年入职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教师,主讲《计算机网络技术》《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期间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参与多项横向项目以及教改项目。

查看更多

路明晓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实验师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参与者。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计算机教育、无线传感器网络。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教材三部。

查看更多

郭蕴

南开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实验师

硕士,实验师。201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现任南开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实验教师,主讲《大学计算机基础》、《新文科智能计算基础》等课程。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十余篇,并参与编写多部教材。

查看更多

课程图谱

  • 知识图谱
  • 课程体系
  • 知识图谱资源
  • 知识关系
  • 课程统计

课程目标及内容与授课方式

一、课程目标

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秉持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f Problem Oriented ThinkingPOT-OBE理念,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知识逻辑认知模式转变为问题逻辑认知模式,进行探索解决问题的实践性知识、应用已有知识以及发现新知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新的“5E”教学范式(1Excitation(激发兴趣、提出问题)(2Exploration(运用第一性原理探索问题本质)(3Enhancement(学习求解问题所必要的知识和能力)(4Execution(实际动手解决问题)(5Evaluation(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不但具有人工智能的基本素养、还要具有人机协同去解决生活或专业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简而言之,不是培养让机器具有智能的达人,而培养能驾驭AI去解决问题的高手。

二、内容与授课方式

1AI基础部分(学生使用MOOC自主探索、教师参与讨论)

2AI能力部分(学生参考MOOC进行复现案例、教师参与讨论)

3AI创新部分(学生自主发现并人机协同创新性求解问题,教师参与指导)

三、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AI的发展使当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在当下更要聚焦培养能够探索未知、 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人才。本课程使用POT-OBE教育方法和5E教学范式,通过为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而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构建学生们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步具备能够探索未知、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步入应用AI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大门的敲门砖,有能力去应对智能化时代的各种挑战。


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BE

“知识逻辑认知模式”是以记住知识为目标的一系列学习行为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有知识。该模式已长久构建在学生大脑中。“问题逻辑认知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一系列学习行为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对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在学生大脑中重新构建的模式。

为了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以及应对AI对教育带来的挑战,从本质上提高学生AI同行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我们提出了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f Problem Oriented Thinking,POT-OBE)。POT-OBE是以构建学生新的认知模式——“问题逻辑认知模式”为根本目标,为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而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教育方法。

 学路径5E

在进行POT-OBE时,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构建“问题逻辑认知模式”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实施POT-OBE,本书采用了5E学习路径。

1)1E(Excitation激发兴趣,突出感兴趣的话题。保持好奇心,对周围和学科内的事件保持敏感,并能提出引人入胜的话题,这是探索和发现的重要前提。

2)3E(Exploration探索发现问题本质。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深入挖掘并抽象出问题的核心。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3E(Enhancement拓展学习求解问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并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4)4E(Execution)实际动手解决问题。根据在Enhancement阶段设计的方案和学到的知识,实际动手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5)5E(Evaluation)评价与反思。分析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若成功,则进一步探索是否发现了新的规律或知识;若失败,则反思在Exploration、Enhancement和Execution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空间。通过不断迭代,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或证明其在当前阶段的不可解性。

在课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学习者为主角,通过一系列探索案例,自主运用5E范式,构建“问题逻辑认知模式”、提升与AI同行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应对AI对当下教育的挑战,以适应教育的新形态

参考教材

编写的与MOOC配套教材:

赵宏主编,张健、高裴裴、陈娜等参编. 《人工智能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11月

举报
下载资源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