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说”指说笑话、故事、灯谜、酒令;“学”指学人言、鸟语、市声、叫声;“逗”指插科打诨,抓哏逗趣;“唱”指唱太平歌词、戏曲小调。相声艺人把“说”、“学”、“逗”、“唱”当做培训相声演员的四门功课。比如,说“绕口令”或“贯口”,练习语言节奏,矫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通过学“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浮的,草棵里蹦的”,练习模拟生活的本领。通过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打哏逗趣,练习抖落“包袱”,制造笑料。通过唱“太平歌词”、戏曲小调、练习演唱技巧。
“说”、“学”、“逗”、“唱”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它既不能概括相声艺术的内容,也不能说明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四者之间没有并列的逻辑关系。
丁广泉和“洋”弟子大山同台演出↑
相声的传统
过去戏曲、曲艺艺人归警察局管,没有人看得起,相声艺术本身也被称作“玩艺儿”,不登大雅之堂,连艺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及相声艺术。解放前后新旧社会交替,一些相声艺人对相声的前途丧失了信心。过去的相声艺人说相声是为了吃饭,于是“同行是冤家”,他们之间很少进行作品和表演经验的交流。老舍、吴晓玲、罗常培、吕叔湘等一批文豪组成了相声改进小组,对相声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老北京天桥↑
鲜明的时代气息、出现“文哏”、“旧瓶装新酒”、浓厚的生活气息
饱尝民族屈辱,经受过五四运动洗礼,新的时代使人们兴奋不已。他们把自己一生渴求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新政府和领袖身上,歌颂他们,为他们作传。这时期写相声的主要目的也是利用相声这个文艺战线上的尖兵和表演艺术上的轻骑兵宣传社会主义为人民带来的变化,还提倡“若要创造一篇相声,我们就必须到活图书馆——民间——去观察,去搜集资料。”于是每一段相声都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对新生活热情地加以歌颂。
传统相声
传统相声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因此,被保存下来的传统相声数字不确切,据说有六百多段,但是解放后记录成稿的仅三百段左右。
侯宝林
侯宝林( 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全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葆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的刘全保,郭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侯宝林大师幼年在天桥学艺↑
侯宝林的徒弟有:贾振良、黄铁良、杨紫阳、马季、李文山、胡必达、殷培田、贾继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于世猷、郝爱民、师胜杰。
侯宝林大师白沙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