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点1 操作规程--工业丙酮主要成分的分析
1.产品概述和等级标准
GGB/T 6026-2013《工业用丙酮》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丙酮的标准,工业用丙酮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
表3-1 工业用丙酮技术标准
项 目 | 指标 |
优级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 5 | 5 | 10 |
密度(20℃)/(g/cm3) | 0.789~0.791 | 0.789~0.792 | 0.789~0.793 |
沸程(0℃,101.3kPa)(包括56.1℃)/℃ ≤ | 0.7 | 1.0 | 2.0 |
蒸发残渣,ω/% ≤ | 0.002 | 0.003 | 0.005 |
酸度(以乙酸计),ω/% ≤ | 0.002 | 0.003 | 0.005 |
高锰酸钾时间试验(25℃)/min | 120 | 80 | 35 |
水混溶性 | 合格 |
水,ω/% ≤ | 0.30 | 0.40 | 0.60 |
甲醇,ω/% ≤ | 0.05 | 0.3 | 1.0 |
丙酮,ω/% ≥ | 99.5 | 99.0 | 98.5 |
苯,ω/(mg/kg) ≤ | 5 | 20 | —— |
2.工业丙酮中主成分检验操作规程
(1)方法概述
GB/T 6026-1998《工业丙酮》中主成分丙酮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使样品气化后经色谱柱分离,用热导检测器检测,按照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2)色谱仪性能
仪器灵敏度:以氢气作载气,对甲醇的灵敏度应优于500mV·mL/mg。
仪器稳定性:在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器连续运行8h,色谱峰的保留值的变化差值不大于±5%。
(3)丙酮中水、醇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
表3-2 气相色谱参考操作条件
项 目 | 参考条件 |
固定相 | 名称 | GDX-102 |
目数 | 80 |
色谱柱 | 内径,mm | 2 |
长度,m | 3 |
色谱柱温度,℃ | 160 |
载气 | 氢气 |
载气流量,mL/min | 20~30 |
汽化室温度,℃ | 180 |
检测器温度,℃ | 180 |
热丝温度,℃ | 210 |
柱前压,MPa | 0.02 |
进样量,μL | 0.8 |
(4)分析步骤
按仪器操作规程开启仪器,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方可测定。用10μL注射器进样,进样前必须用待测试样将注射器清洗5次以上,快速进样。测定结果以两次进样平均值为准。
(5)定性分析
① 吸取0.8µL试样溶液,进样,记录各峰的保留时间。
② 分别吸取适量水、甲醇、乙醇、丙酮标样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保留时间和死时间,用标准对照法进行定性分析。
③ 记录
表3-3 定性分析数据记录
测定结果 | tR / min | tM / min | tR' | 定性结论 |
试样 | 色谱峰1 |
|
|
|
|
色谱峰2 |
|
|
|
|
色谱峰3 |
|
|
|
|
色谱峰4 |
|
|
|
|
纯物质 | 水 |
|
|
| - |
甲醇 |
|
|
| - |
乙醇 |
|
|
| - |
丙酮 |
|
|
| - |
(6)测定相对校正因子
① 配制标准溶液
将带胶盖气相色谱配样瓶洗净、烘干、称重清零(去皮)。向小瓶中加入约2滴蒸馏水、15~20滴无水甲醇、20~25滴无水乙醇、4~5mL丙酮,分别称出各自的质量,混匀。
② 进样测量
分别吸取0.8µL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峰面积,按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计算出水、甲醇、乙醇相对丙酮的校正因子。平行进样4次,计算出平均校正因子。
③ 计算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
以水为例,按下式计算峰面积相对校正因子,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式中:m水、m丙酮——分别为水和甲醇的质量,g;
A水、A丙酮——分别为水和甲醇的峰面积,μV·S。
同理可以计算出甲醇、乙醇相对丙酮的峰面积校正因子。
④ 记录
表3-4 各组分校正因子
测定次数 | 水 | 甲醇 | 乙醇 | 丙酮 | 校正因子 |
质量m/g |
|
|
|
| 水 | 甲醇 | 乙醇 | 丙酮 |
峰面积 A/(μV·S) | 1 |
|
|
|
|
|
|
| 1.00 |
2 |
|
|
|
|
|
|
| 1.00 |
3 |
|
|
|
|
|
|
| 1.00 |
4 |
|
|
|
|
|
|
| 1.00 |
平均校正因子 |
|
|
| 1.00 |
(7)定量分析
丙酮中水、甲醇、乙醇的质量分数
吸取0.8µL试样溶液,进样,记录水、甲醇、乙醇、丙酮的峰面积,按归一化法计算出丙酮中水、甲醇、乙醇的质量分数含量。

式中:wi——i组分的质量分数,%;
Ai——i组分的峰面积,单位为微伏·秒(μV·S);
fi——i组分的质量相对校正因子。
平行测定3次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03%,取接近的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表3-5 定量分析记录
组分名称 | 水 | 甲醇 | 乙醇 | 丙酮 |
相对丙酮校正因子 |
|
|
| 1.00 |
峰面积 A/(μV·S) | 1 |
|
|
|
|
2 |
|
|
|
|
3 |
|
|
|
|
质量分数% | 1 |
|
|
|
|
2 |
|
|
|
|
3 |
|
|
|
|
平均质量分数% |
|
|
|
|
相对偏差% |
|
|
|
|
(8)允许差
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03%,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纯度
丙酮的纯度以质量百分数X2表示,按下式计算,酸%、水%、醇%数据由相应检测项目中获得。
4.实验结束
(1)试验台整洁,摆放有序
2)按要求关闭色谱仪。(先将热丝关闭,再将柱箱温度设为60℃,达到设定值后关闭色谱仪,最后关闭气源)。
任务点2 资料:SP-2100A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书 工业丙酮中丙酮含量分析
参考资料1 GB/T 6026-1998 《工业用丙酮》
参考资料2 GB/T 3143-1982 《液体化工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法)》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