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广播电视学概论

主讲教师:孙祎妮

学校: 华侨大学
开课院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大类: 新闻传播学类
开课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
课程负责人: 孙祎妮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TV&Broadcasting
课程编号: 1810948
学分: 2
课时: 32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校“一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与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把握广播电视学的总体框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等基本内容,并能对其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此同时,引领与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初步运用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人类传播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为今后的媒体实践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具体而言,本课程有四个主要目标:
1.打牢广电基础知识。本课程将以“广播、电视与传播”三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纵向梳理,进行历时性讲授;结合横向比较,进行共时性分析。
2.培养传播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在传播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建构对于传播与媒介经典问题与热点现象的独立观察与思考意识。
3.提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新闻传播学自身跨学科领域属性,补充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提升跨学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领传播实践素养。以视音频作品、有声读物、文本叙事等凸显广播电视媒介属性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的运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与兴趣,将广播电视学概念知识应用于现实传播实践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中,培育学生“听、说、读、写、采、编、播”的实践素养。
授课与考核方式
  • 授课方式:

    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

  • 考核方式:

    除了掌握参考书目及课堂中提及的概念之外,希望同学们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学会用书本知识来解释、描述、论述、解决与反思现实问题。

  • 分数组成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

  •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与表现(30%)+实践作业(70%)+预热周作业附加分

  • 课堂出勤与表现:无故旷课扣10分/次;抽点名中缺勤3次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每次点名将即刻在群内公示。

  • 实践作业(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即可、可独立完成也可组队):

  • 1.制作一期具有主题的音频节目(组员不得超过6人);

  • 2.制作一期具有主题的视频节目(组员不得超过6人);

  • 3.完成一篇文字深度报道/调查/访谈(组员不得超过4人);

  • 4.从老师给定的影视剧集或书籍(教材除外)中选择一项,撰写1000-1500字的评论(组员不超过1人)。



 


课程特色

(一)翻转教学、多元互动:以叙事(授课)、聆听(学生汇报)与书写(每周课程反馈)相循环的教学方式,提升课程的广泛适用性以及与时俱进性,力求在润物细无声地叙事中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平时成绩考察理论与实践,以podcast、短视频、非虚构写作等学生好奇与喜爱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境内外学生知识掌握特点与职业规划的不同,将同一主题的文献划分为三类:基础阅读、进阶阅读与趣味课外阅读。学生可根据自身阅读习惯与知识掌握程度选择其中一类文献进行阅读。基础阅读针对入学前未有媒介素养学习基础的学生,进阶阅读针对有媒介素养基础且渴望深造的学生,趣味课外阅读以更多元的文本(影视、深度报道、广播节目)针对有一定媒介素养基础且立志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


2021年秋季学期 课程大纲


开学第一课:学长学姐有话说

学长学姐有话说.mp4

课程风采

新传学子走进厦门广电 探秘媒介融合与节目制作的台前幕后

课程评价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