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经济学原理(下):全球视角

主讲教师:曹悦

教师团队:共1

  • 袁志刚
课程介绍
认识中外经济学家,感悟思想背后流淌的家国情怀;理解各类理论框架,掌握现象之间经济发展的律动;学习宏观经济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站在社会变革的每个节点,独立判断,深入分析,理性决策,拒绝盲从。
教师团队

袁志刚

职称: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基本观点: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假定。相信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会自动达到最优状态。

政策含义:政府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是不可能通过它的经济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二)凯恩斯方法(宏观经济学学科的产生)

代表人物:凯恩斯 Keynes, J.M. (1883-1946)

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基本观点:凯恩斯认为市场上的价格调整慢于数量调整,这样会导致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政策含义:政府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是不可能通过它的经济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三)货币学派

代表人物:费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代表作:《货币数量论研究》

基本观点:市场是完善的,政府的积极的宏观干预政策是引起经济不稳定的罪魁祸首。

策含义:政府唯一应该做的事情是给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挥作用的环境,而创造这种良好环境的最佳方法是把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增长范围内。简言之,就是管住货币,让价格去做其它事情。

(四)新古典学派

代表人物:卢卡斯Robert Lucas

基本观点: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试图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继承古典经济学的精髓: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政策含义:强调当把公众对所有可能获得的经济信息,包括政府政策的理性反应,纳入宏观经济模型之中,任何政府政策都可能因为公众的理性预期而使其效果大减。

参考资料


参考书籍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