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日本汉诗在中国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蔡毅
学校: 教授
专业大类: 中国语言文学

本系列的课题为日本汉诗在中国,日本汉诗作为中国文学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一条支流,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所谓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在漫长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也有一些日本汉诗以各种方式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或隐或显的种种反响。尽管其数量和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靡东瀛相比,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作为一种“逆输入”的文化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教师团队

蔡毅

职称:教授、系主任

单位:南山大学

部门:外国语学部亚洲学系

职位:教授

日本汉诗人的西传努力

日本汉诗人在对中国诗歌学习的漫长过程中,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到有所创新,再到自成一体,经历了艰辛甚至痛苦的蜕变过程。江户中期以降,日本汉诗开始了“日本化”的探索,即在遵守汉诗基本规范的同时,也力求体现岛国风情,东瀛特色。

这一动向,与当时日本开始增强文化自信、倡导国粹思想的潮流,是一致的。而在汉字文化圈的总体框架下,文化宗主国的认可,便成为周边各国争取对等地位的重要前提。具体就汉诗世界而言,则是力求获取中国文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汉诗的“本场”在中国,主流和支流,老师和学生,是中日之间无可置疑的历史定位。因此,支流如果能对主流有所回馈,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首肯,显然会极大地助长弱势一方的底气,尤其在日本民族本位意识抬头之际,这些来自彼岸大陆的赞语,就不啻春风化雨,加速催生此地独具风姿的异卉奇葩。

当然,在江户时期,还有一些渡日僧侣以及来往于长崎的清朝客商,他们为日本汉诗留下了不少序跋评点,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人对日本汉诗的理解和认识。但这些都发生在日本国内,并未回传中国,而且长崎清客均属商贩贾人,其评语多为逢场作戏,每见溢美之辞,当时日本有识之士也不以为然,故本文对此不予论列。

日本汉诗西传的文化意义

日本汉诗对中国的回传、亦即日语所说的“逆输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再次印证了汉诗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纽带,是怎样把语言互异、国别不同的人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历史上朝鲜文士访华时留存的《燕行录》、朝鲜通信使与江户文人的唱和往还,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美谈。

但中日间直至明治时期之前,这种文士们的大规模同场竞技、一争短长的壮举,可惜并未出现。正缘于此,上述日本汉诗通过不同渠道的回流,哪怕只有一星半点,也如同空谷跫音,弥足珍贵。它说明文化交流尽管有主从、高下、强弱之分,但同时也是彼此渗透、双向互动的。特别是在强势一方已被充分认识之后,对弱势一方积极回馈的确认,便非惟拾遗补阙,更可相得益彰。

其次,它对过去中国人的日本认识,也起到了相对正面的作用。自《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条迄于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大致经历了蒙昧鄙野(魏晋南北朝)→知书识礼(唐宋元)→凶残暴虐(明、清代前期)→文明开化(清末)的嬗变过程。其间虽因时势迁移、岁月流转而屡有变化,但日人能诗这一印象,始终使中国人能以温情的目光,注视着遥远东海中那块神秘的土地。

因为“华夷之辨”的基本准则,并非地域人种,而是礼乐文化,如韩愈所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吟诗作赋,则文野判然可别,史不绝书的中日之间的汉诗赠答,即其明证。

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出诸如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刺激想象等社会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的相关话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即日本汉诗的西传,对中国文人来说,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认知的材料,以致难脱搜奇猎异、以助谈资的畛域。笔者在这里想提出的问题是:日本汉诗可曾对中国诗歌产生过直接影响?

乍一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成立的“伪命题”。核之中日文化交流史实,如日本刀、折扇、和纸之类日本器物制作之精良,的确曾在中国引起过不同程度的赞赏,但如果语涉汉诗这一“家传宝典”,或恐难容异域之人反客为主。

因为中国诗人面对日本汉诗人,长期以来一直以祖传正宗自居,在先生巨大光环的笼罩下,弟子们似乎唯有俯首听命,而毫无置喙的余地,遑论“逆向反馈”?然而,当我们瞩目中日文化交流发生逆转的清末、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会发现其实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