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冀中学案

主讲教师:张振涛

教师团队:共1

  • 张振涛
专业大类: 艺术学
开课专业: 音乐学
学分: 0.2
课时: 3

河北吹歌是指流行于河北省各地的传统器乐吹打乐。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及旋乐器,演奏曲目大多来自民歌和戏曲唱腔,故名吹歌。演奏这种吹打乐器的班社团组织有吹歌会、吹管会、吹鼓乐、吹打班、为乐会、安乐会等不同名称 。吹歌会的成员,一部分是僧人道家,多在祭祀、打醮、迎神、送殡时演奏;另一部分亦农亦艺者自由组合成各种班社,常为婚丧喜庆和过年过节时演奏,如为民间歌舞跑驴、据缸、地秧歌等作伴奏,及在农闲时演奏自娱。1950年5月,河北定县子位村“吹歌会”应邀到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杨荫浏、曹安和等开始对其进行录音,这是录音史上第一批录制的民间器乐乐种的音响。

教师团队

张振涛

职称:教授

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

职位:会员 理事

河北吹歌

 河北吹歌是指流行于河北省各地的传统器乐吹打乐。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及旋乐器,演奏曲目大多来自民歌和戏曲唱腔,故名吹歌。演奏这种吹打乐器的班社团组织有吹歌会、吹管会、吹鼓乐、吹打班、为乐会、安乐会等不同名称 。吹歌会的成员,一部分是僧人道家,多在祭祀、打醮、迎神、送殡时演奏;另一部分亦农亦艺者自由组合成各种班社,常为婚丧喜庆和过年过节时演奏,如为民间歌舞跑驴、据缸、地秧歌等作伴奏,及在农闲时演奏自娱。其中以定县子位村吹歌会和徐水县迁民庄吹歌会最负盛名。

河北吹歌的历史根据艺人提供的口头资料推算,至少已有二百多年。也有一种说法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冀南吹歌

冀南吹歌以永年吹歌和沧州吹歌最具代表性。永年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永年吹歌队遍布各地,几乎村村都有吹歌能手,其吹奏的乐曲异常丰富,分大套曲、小套曲、杂牌曲三类。以《刘备过江》为代表的大套曲、以《唐帝三载曲》为代表的小套曲、以《将军令》为代表的杂牌曲,具有热烈火爆、质朴粗扩、温柔细眺的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冀南吹歌的主奏乐器是唢呐,配以笛子、打击乐等。 沧州吹歌主要盛行于南皮、东光、交河、河间、献县一带。沧州吹歌除用唢呐外,还有无孔的咔(kǎ)奏和口内发音的吹唱结合。艺人巧妙地运用各种吹奏艺术,表现戏曲人物中不同角色的音调和声音。已故的吹奏艺人王金山,1960年9月毛泽东同志观看了他的吹奏演出,并为他的精彩演奏热烈鼓掌。他的唢呐独奏《打枣》,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再现了人们提篮持竿,收打红枣的动人场景。他演奏的河北梆子选段,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各种角色的唱腔。有的吹歌艺人还被选拔到中央歌舞团,为全国及世界人民献艺。他们经常演奏的有《小放牛》、《金枝草》、《扯不断》、《豆叶黄》及戏曲唱腔选段等。

冀中吹歌

在冀中,吹歌最有代表性的一是定州子位吹歌,二是徐水吹歌。

子位吹歌以齐奏、合奏较多,红火热烈,喜庆欢快。演奏的乐曲有《八仙庆寿》、《送情郎》、《万年欢》、《打枣》等七八十首。子位现有老年吹歌班、妇女吹歌班、少年儿童吹歌班,是名符其实的“吹歌之乡”。据说苏东坡任定州知府时,曾为农民插秧时所唱的田歌小曲填词正曲,所以后人有“苏吹歌”、“苏秧歌”之说。定州吹歌的特点是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唢呐、笙、笛、板胡等为伴奏乐器。演奏的以反映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打枣》、《放驴》、《豆叶黄》等最富有乡情、乡音、乡韵的风味。演奏时情绪热烈,讲究音色和韵味儿之美。其中,“咔戏”是个绝活儿,它用管子、唢呐吹奏一段乐曲之后,放下手中的乐器,嘴里继续发出奇妙的音响,不仅能模仿河北梆子《大登殿》、豫剧《朝阳沟》等戏曲唱腔,还能学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令观众拍手叫绝。它的秘密是演奏者舌下含个很小的金属片,可发出奇妙的音响。

徐水吹歌主要是指迁门庄的“跃进吹歌会”,他们以演奏革命歌曲出名。1958年,他们被邀请参加了首都国庆游行,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还被文化部命名为“跃进吹歌会”。他们演奏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骑兵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全国播放。

冀东吹歌

冀东吹歌以唐山和抚宁吹歌为代表。音色甜美、淳厚、娓娓动听。吹奏时一般由两支唢呐交替配合,再加鼓、钹组成。演奏时有时两支喇叭同时吹奏,有时上、下句交替吹奏,还有对奏学舌、模拟人声等。还有一种吹奏形式叫“花吹”,就是把喇叭依次拔成3节,还要做摘腕、反手、倒手等动作,声音始终不断,乐曲完整。在冀东一带被誉为花吹之最的是唢呐演奏家陆云起(绰号陆铁嘴)。《花吹》是以长杆大唢呐为主奏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冀东吹歌中独有的。陆云起高超的演奏艺术,娴熟的表演技巧,把长杆唢呐的音色控制得极为纯净、甜实。 尤其是花吹中的连续三次拔节、摘碗、反手、倒手,剜、点、扭、转等演奏技艺绝妙异常,令人赞不绝口。据说冀东一带的农民每逢佳节,只要从电视机或收音机里收听到陆云起吹奏的《柳青娘》、《满堂红》等乐曲,不管男女老少都会情不目禁地扭起地秧歌。2006年,河北省抚宁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特点

民间音乐有系统之定义研究虽起自19世纪,但实际形成却可溯自远古,例如中国西元前之诗经歌曲或今仍盛行之中国民歌等,亦可视为民间音乐。而不论古今或地区,民间音乐乐型态之传统要素与特性有下列几项:

民间音乐具有把现在与过去连结之连续性个体与群体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创作,并有其一定差异性决定音乐形式或音乐存在,纯粹由社会力选择民间音乐包括“歌”与“曲”这样两个部分。“歌”是指有歌词的演唱,“曲”是指用乐器进行的演奏。至于舞蹈中的舞蹈音乐、戏曲中的戏曲音乐、曲艺中的曲艺音乐,均可放入舞蹈、戏曲及曲艺中,作为它们整体中的一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整理。

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维妙维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唇鸣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 簧鸣类:单簧管(Clarinet)、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萨克斯管(Saxophone)、口琴(harmonica)、笛子、笙、唢呐、萧。

弦乐器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它)。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1.1 冀中学案(一)
视频
.flv
2014-10-24 82.42MB
1.2 冀中学案(二)
视频
.flv
2014-10-24 82.93MB
1.3 冀中学案(三)
视频
.flv
2014-10-24 84.30MB
1.4 冀中学案(四)
视频
.flv
2014-10-24 84.21MB
1.5 冀中学案(五)
视频
.flv
2014-10-24 85.93MB
1.6 冀中学案(六)
视频
.flv
2014-10-24 93.05MB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