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实务

石丽莉

目录

  • 1 项目一  GMP基本知识
    • 1.1 任务一 认知GMP
    • 1.2 任务二 GMP类型、特点、认证与检查
    • 1.3 任务三 GMP要素
    • 1.4 任务四 GMP的意义与原则
    • 1.5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2 项目二  质量管理
    • 2.1 任务一 认知质量管理及发展历史
    • 2.2 任务二 认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3 任务三 质量风险管理
    • 2.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3 项目三  机构与人员管理
    • 3.1 任务一 机构管理
    • 3.2 任务二 人员管理
    • 3.3 任务三 人员卫生管理
    • 3.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4 项目四  厂房与设施管理
    • 4.1 任务一 厂区选址与规划
    • 4.2 任务二 厂房管理
    • 4.3 任务三 设施管理
    • 4.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5 项目五  设备管理
    • 5.1 任务一 认知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 5.2 任务二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 5.3 任务三 计量管理
    • 5.4 任务四 制水设备管理
    • 5.5 任务五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 5.6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6 项目六 物料与产品管理
    • 6.1 任务一 认知物料与产品及其标准
    • 6.2 任务二 采购计划
    • 6.3 任务三 仓储管理
    • 6.4 任务四 报废销毁管理
    • 6.5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7 项目七 确认与验证管理
    • 7.1 任务一 认知确认与验证
    • 7.2 任务二 确认与验证组织的管理
    • 7.3 任务三 认知确认与验证的类型
    • 7.4 任务四 确认与验证文件的编制
    • 7.5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8 项目八 文件管理
    • 8.1 任务一 认知文件基本知识
    • 8.2 任务二 认知质量标准
    • 8.3 任务三 认知生产管理文件
    • 8.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9 项目九 生产管理
    • 9.1 任务一 生产文件管理
    • 9.2 任务二 生产过程管理
    • 9.3 任务三 污染预防措施
    • 9.4 任务四 清场管理
    • 9.5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10 项目十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10.1 任务一 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 10.2 任务二 检验管理
    • 10.3 任务三 留样管理
    • 10.4 任务四 放行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 10.5 任务五 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
    • 10.6 任务六 变更控制
    • 10.7 任务七 偏差处理
    • 10.8 任务八 纠正与预防措施
    • 10.9 任务九 供应商管理
    • 10.10 任务十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
    • 10.11 任务十一 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管理
    • 10.12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11 项目十一 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 11.1 任务一 认知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 11.2 任务二 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的考察及批准
    • 11.3 任务三 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的批准
    • 11.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12 项目十二 产品的发运与召回
    • 12.1 任务一 认知销售规定
    • 12.2 任务二 销售管理
    • 12.3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13 项目十三 自检管理
    • 13.1 任务一 认知自检
    • 13.2 任务二 自检管理
    • 13.3 任务三 自检内容
    • 13.4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 14 项目十四 GMP认证与检查
    • 14.1 任务一 认知GMP认证与检查
    • 14.2 任务二 GMP现场检查及缺陷整改
    • 14.3 法条呈现、项目小结及PPT课件
任务六 变更控制

变更   药品生产企业涉及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件与现行状况不一致时时即为变更。按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变更可分为主要变更和将要变更。所有变更情况分类可由企业根据企业产品的剂型特点、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特性、设备特性情况而定。

一、变更涉及范围

(1)产品所用原辅料的所有变更,尤其是来自新供应商的原辅料;

(2)关键中间控制点及成品的检验结果出现异常;

(3)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其调查结果;

(4)所有重大偏差及相关的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考察结果不符合要求或出现异常;

(5)生产工艺或检验方法等的所有变更;

(6)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注册所有变更;

(7)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及出现的任何不良趋势;

(8)所有因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投诉、召回及调查结果;

(9)与产品工艺或设备相关的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达不到要求和目标;

(10)新获批准和有变更的药品,按照注册要求上市后应当完成的工作需要;

(11)相关设备和设施,如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等的确认状态结果不符合要求或异常;

(12)委托生产或检验的技术合同履行情况不符合要求或出现异常。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操作规程,规定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件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变更都应当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企业可以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变更分类(如主要、次要变更)。判断变更所需的验证、额外的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应当有科学依据。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变更由申请部门提出后,应当经评估、制定实施计划并明确实施职责,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变更实施应当有相应的完整记录。

改变原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企业应当建立变更控制系统,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应当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上述变更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三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如果变更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期,则质量评估还应当包括对变更实施后生产的药品进行稳定性考察。变更实施时,应当确保与变更相关的文件均已修订。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保存所有变更的文件和记录。

二、须再验证的变更范围

发生下列任一种情况,根据变化的大小和重要性,需做必要的再验证:

(1)处方改变;

(2)制造工艺改变;

(3)制造场所改变;

(4)相关设备变动;

(5)批量大小变动。

三、无须再验证的变更范围

如果变动认为时较小的,一般不需再验证。然而必须要有书面的评价和技术上的理由。但必须填写变动控制程序申请。

较小的变动情况主要有:①产品处方中减少或取消了色素和香料;②批量大小变化小于等于10%;制造场所改变仅发生在同一建筑物内,而生产设备、人员、操作规程、环境条件、空气洁净度等没有变化;③调换了相同设计和操作原理的生产设备。

验证后任何较小的变化均应作出评价,确保不对产品、生产工艺产生影响。

对于产品、工艺带来重大影响的变化,如原料技术等级或物理特性的改变,批量大小变化大于10%但小于等于100%,制造场所调到工厂不同的建筑物,但生产设备、人员、操作规程、环境条件、空气洁净度等没有变化,工艺条件变化等情况,若评估后认为对这种较大的变化不必再验证,但至少要做一次确认试验,即在相同的验证方案下做一次确认试验,并服从验证时的分段取样分析规则。此确认研究的结果必须记录归档。

 重大变化是指诸如产品从一处移植到另一处开发生产的变化可能对产品及工艺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如制造工艺过程有重大变化,批量大小变化超过100%,调换了不同设计和操作原理的设备,如混合机型号的改变,剪力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假如移植产品已在原发地已做过验证或同时在进行验证,那么至少还要做2 次连续的成功验证。

变更控制程序见图10–2。


图10–2  变更控制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