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

安洪涛

目录

  • 1 课程概述
    • 1.1 说课程
  • 2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 2.1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
    • 2.2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 2.3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特点、方法和过程
  • 3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 3.1 第一节  选择研究课题
    • 3.2 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
    • 3.3 第三节  决定研究变量
    • 3.4 第四节 下操作定义
    • 3.5 第五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 4 第三章  文献检索
    • 4.1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 4.2 第二节  文献检索的过程和途径
    • 4.3 第三节  文献内容的加工处理
    • 4.4 第四节 文献检索工具
    • 4.5 第五节  教育文献参考工具书
  • 5 第四章  观察研究
    • 5.1 第一节  观察法
    • 5.2 第二节 临床法
    • 5.3 第三节 行为矫正法
  • 6 第五章  调查研究
    • 6.1 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述
    • 6.2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 7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7.1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 7.2 第二节 实验变量与实验效度
    • 7.3 第三节  实验配组和实验设计类型
  • 8 第七章  历史研究
    • 8.1 第一节 历史法
    • 8.2 第二节 文献法
    • 8.3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 8.4 第四节  比较法
  • 9 第八章  测量研究
    • 9.1 第一节 测量法
    • 9.2 第二节 常用的智力测验介绍
    • 9.3 第三节  社会测量法
  • 10 第九章  质的研究方法
    • 10.1 第一节  质的研究
    • 10.2 第二节  个案研究
    • 10.3 第三节 行动研究
    • 10.4 第四节 人种志研究
    • 10.5 第五节 叙事研究
  • 11 第十章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1.1 第一节 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 11.2 第二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 11.3 第三节 描述统计
    • 11.4 第四节 推断统计
  • 12 第十一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
    • 12.1 第一节 研究论文的分类和撰写步骤
    • 12.2 第二节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 12.3 第三节 研究成果的评价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常课题确定后,接下来一步就是文献检索,即按照课题的目的要求,寻找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通过查阅检索到的文献,研究人员能及时地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思想、经验,扩大视野,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使自己的课题研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本章论述文献检索的意义、作用、过程和方法,描述如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并介绍常用的教育文献检索工具和教育文献参考工具书。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文献检索”和“文献查阅”常常互用。“检”和“查”都有寻求、查找的意思,“索”指索取、获得文献的意思,“阅”指阅读文献,并有分析评价之意,似乎文献查阅意义更宽泛些。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它不仅仅是在研究的准备阶段被运用,而且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当研究课题尚未确定时,课题的产生常常是从泛泛地浏览文献、阅读文献开始的;当研究课题初步确定后,研究人员则必须围绕课题内容广泛地收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以了解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甚至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在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仍需反复核查文献,分析评价文献,仍需时刻关注文献资料的进展情况。一般来说,在确定研究课题前后,查阅文献相对集中些。

查阅文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创新。通过查阅文献有助于确定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有助于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无论什么研究,它的实施与成果总是同占有什么样的文献资料联系在一起的。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是研究者从事研究的一项基本功。

文献检索的意义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为研究提供参考内容;

  进一步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和假设;

  提供前人的研究信息;

  为如何进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完善原有的研究设计和方案;

  避免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另外,文献检索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查阅文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中看出。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对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1。

 

 

表3—1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项研究活动的时间比例表

                   


 

选择课题

 
 

文献查阅

 
 

实施研究

 
 

论文撰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7.7%

 

7.7%

 
 

50.9%

 

30.2%

 
 

32.1%

 

52.8%

 
 

9.3%

 

9.3%

 

 

从表中可以看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文献检索、对文献资料的信息加工约占整个研究时间的一半,文献查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考虑到我国计算机还未普及到对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研究人员采用手工检索所花费的时间可能就更多。

 

二、文献检索的作用

 

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文献是记载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人与人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它为传递交流知识成果提供了条件。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已知道其内容的知识;另一种是我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其内容的有关线索的知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去记忆所有的知识,但必须要求大家学会如何去寻找知识。无怪乎美国有所大学图书馆的门口写着“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文献检索就是在众多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符合研究需要的信息的方法,是一种寻找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

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提供选题的依据

确定课题过程中,对已有研究必须充分了解。前人有哪些研究成果?他们是怎样研究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哪些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哪些有待于进一步修正或补充?国内外对此问题的主要分歧是什么?焦点在哪里?有几种代表性意见?代表人物是谁?等等。对于前人还未涉足的课题,则要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从侧面了解课题的研究价值。可从哪里入手?可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相近学科或课题能否借鉴?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没有占有文献的基础上,是不可想象的。

2.可扩大视野

马克思曾将利用文献比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占有文献可以开拓研究者的思路,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启发深层次的思考。经常查阅文献可占有文献的制高点,站在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可跟踪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答案,使所研究的课题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3.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文献检索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避免重做别人已解决了的问题,避免重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

文献检索在整个研究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占有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相关。在文献资料缺乏、情报信息不灵的情况下搞研究,往往不是盲目瞎碰,就是流于低水平的重复,这是对人才与资源的浪费。

 

三、文献的分类

 

了解文献的分类及其特点是文献检索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文献的种类与特点,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文献是利用文字、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信息的载体。文献按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文献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和非印刷型二类。

1.印刷型文献

以纸为媒介的,通过铅印、油印、胶印等方式记录、保存信息的文献。印刷型文献主要有书籍、报纸、期刊、档案资料等。这类文献数量巨大,是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

2.非印刷型文献

以其他介质来记录保存信息的文献。主要有:

机读文献  通过计算机磁盘、光盘等来记录、保存信息的文献,由于阅读信息需通过计算机,故名机读文献。机读文献存贮密度高,易于复制,并且检索快速方便。

缩微文献  通过缩微技术把印刷型文献按一定比例缩小复制到胶卷或平片上而形成的文献。缩微文献贮存密度高,保存时间长,但阅读要借助缩微阅读机才能实现,很不方便。

声像文献  通过声像和图像来记录保存信息的文献。有幻灯、电影、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这种文献形象、直观、易于传播,倍受青睐。

按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将文献分成三个等级:

1.一次文献

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映事件经过,研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一次文献以事件或成果的目击者身份出现,是为科学研究添砖加瓦的文献,是离事实最近的文献。这类文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次文献的形式主要有: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档案等,也包括个人的日记、信函、手稿和单位团体的会议记录、备忘录等。

2.二次文献

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关于文献的文献。二次文献本身不直接产生新知识、新技术,它的目的是使原始文献系统化、条理化,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二次文献的形式主要有:辞典、年鉴、参考书、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摘等。这些文献对文献检索具有重要作用。

3.三次文献

指对前两类文献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果。三类文献的形式主要有: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数据、手册等。这类文献是派生的文献,本身也不直接产生新知识、新技术,但概括较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既有综合性,又有参考性。

按照文献公开化程度划分,文献又可以分成公开发表文献和未公开发表文献:公开发表文献可以是在相关杂志或书籍中,正式首次发表,或在已发表的基础上,在其他文献杂志中做全文转载或摘录式转载的文献。公开发表文献可以在索引文献中查找到,也可以在相关文章汇编或综述中寻找到文献的的出处和部分内容。未公开发表文献主要是指没有正式在公开文献中发表的文献,包括国家文件、学校档案文献或私人文献等。

文献主要来自社会文献的交流系统。教育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学校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