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

安洪涛

目录

  • 1 课程概述
    • 1.1 说课程
  • 2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 2.1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
    • 2.2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 2.3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特点、方法和过程
  • 3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 3.1 第一节  选择研究课题
    • 3.2 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
    • 3.3 第三节  决定研究变量
    • 3.4 第四节 下操作定义
    • 3.5 第五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 4 第三章  文献检索
    • 4.1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 4.2 第二节  文献检索的过程和途径
    • 4.3 第三节  文献内容的加工处理
    • 4.4 第四节 文献检索工具
    • 4.5 第五节  教育文献参考工具书
  • 5 第四章  观察研究
    • 5.1 第一节  观察法
    • 5.2 第二节 临床法
    • 5.3 第三节 行为矫正法
  • 6 第五章  调查研究
    • 6.1 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述
    • 6.2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 7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7.1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 7.2 第二节 实验变量与实验效度
    • 7.3 第三节  实验配组和实验设计类型
  • 8 第七章  历史研究
    • 8.1 第一节 历史法
    • 8.2 第二节 文献法
    • 8.3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 8.4 第四节  比较法
  • 9 第八章  测量研究
    • 9.1 第一节 测量法
    • 9.2 第二节 常用的智力测验介绍
    • 9.3 第三节  社会测量法
  • 10 第九章  质的研究方法
    • 10.1 第一节  质的研究
    • 10.2 第二节  个案研究
    • 10.3 第三节 行动研究
    • 10.4 第四节 人种志研究
    • 10.5 第五节 叙事研究
  • 11 第十章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1.1 第一节 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 11.2 第二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 11.3 第三节 描述统计
    • 11.4 第四节 推断统计
  • 12 第十一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
    • 12.1 第一节 研究论文的分类和撰写步骤
    • 12.2 第二节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 12.3 第三节 研究成果的评价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 1
  • 2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问卷法

 问卷法是将—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形式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问卷是一种书面调查,它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书面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问卷法常用于了解具体事实或个人意向、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它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较经济,调查内容广泛,调查样本较大,能迅速收集有关信息,便于统计处理。

运用问卷法,关键在于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成功的设计一方面要体现研究者的意图,将需要了解的问题准确地传递给被调查者,另一方面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态度、状态,使他们乐于回答问题。

1.问卷设计的准则

编制问题是问卷设计的一项基本工作,问题编写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简洁。为了获得必要的信息,题目越简洁越好。

①主题鲜明。题目要与研究的目的,假设直接相关,与调查主题无关的题目必须删去,可有可无的题目不要列入问卷。

②通俗易懂。题目要清楚,使用的术语每个被调查者都能明白。避免使用模糊的、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及行话。

③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总比复杂一些的要好,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些的题目,而不要用一个详细复杂的题目。

④避免使用带有诱导性的题目,避免出现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题目,避免那些会给被调查者带来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的题目,以及避免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题目。

⑤所提问题应是被调查者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文字、语气要尊重被调查者,尽可能用中性的词语,避免用否定性的,含有贬义的词句。

⑥题目的选择答案应当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排他性。问卷长度要适当控制,回答问卷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题目数不要超过70个。

⑦问卷中题目的安排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应符合被调查者的思维习惯。一般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相同主题的问题放在一起,相同形式的问题放在一起。

⑧问卷结果应便于统计处理,问卷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易于编码、录入、汇总和数据处理。

遵循以上这些准则,目的是为了使被调查者更乐意回答问卷,更真实有效地完成问卷。

2.问题的形式

问题(题目)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问题的编制是问卷设计的关键。用作问卷的问题主要可分两种形式: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①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指在问卷中只提出问题,不提供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如向幼儿家长调查:“您希望孩子长大后从事什么职业?”“您最关心孩子的什么问题?”等。由于回答问题不受限制,被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回答,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查往往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富有启发性的信息。开放性问题制作容易,问题简单、直接,易于作定性分析。但是数据处理较困难。

开放性问题常用于描述性的研究或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被调查者能按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态度、观点。这些问题对深入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当研究者无法把握问题答案时,也常采用开放性问题,作为一种试探性的、预测性的研究,作为编制封闭性问题的基础。例如,研究者想了解幼儿家长最关心幼儿园的什么问题,以及对幼儿园开展家园结合活动的看法,但他无法罗列可供选择的所有答案,因此他先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家长的各种想法,例如:“幼儿园在家园结合中有哪些问题做得不够?”“你认为幼儿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然后对家长们的各种想法分类整理,最后再形成封闭性问题。

②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指在问卷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供被调查者选择。这种选择往往是强迫的,即在两个或多个选项种必须选择其中一个答案,例如,调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您希望孩子学历达到       。”选择答案有:A.初中;D.高中;C  大专;D.本科:E 研究生,让家长从中选择一个答案。

封闭性问题的答案形式主要有:

两项式(又称是否式),即提供的答案只有两个,从中择其一。

例如,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表:

 

对以下题目,用1表示“是”,用2表示“否”

1、独立性

(1)是否独立进餐?                                              1□

(2)能否独立穿衣?                                              2□

(3)是否自己刷牙、洗脸、洗手?                                   3□

(4)会自己叠被吗?                                              4□

(5)会自己整理玩具吗?                                           5□

(6)做事是否希望得到大人帮助?                                   6□

2、自信心

(7)不管学什么,是否经常叫“我不会”?                           7□

(8)对自己不会做的事是否想试一试?                               8□

(9)自己做成功一件事是否很自豪?                                 9□

(10)做事失败后,是否灰心,不想做?                            10□

3、好奇心

(11)是否经常问“为什么”?                                     11□

(12)是否关心周围事物?                                         12□

(13)是否经常动手摆弄东西?                                     13□

4、创造力

(14)搭积木时,是否能搭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物品?                   14□

(15)画画时,是否有发挥、创造?                                 15□

(16)观察事物时,想象力是否丰富?                               16□

5、交往能力

(17)是否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                                   17□

(18)和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                                     18□

(19)见了客人是否主动打招呼?                                   19□

(20)能否为客人表演节目?                                       20□

 

多项式(又称多选一),即可供选择的答案至少三个以上,被调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

例如:

 

你认为最能影响课堂秩序的是哪一个?

(1)学生做小动作  (2)学生在课堂上睡觉  (3)老师备课不充分

(4)教室外的突发事件  (5)教室外嘈杂的声音

 

多选式,即在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可以选多个答案。

例如:

 

你认为新生家访的难处在于:(多选)

(1)花费时间多   (2)效果不理想   (3)家长不热情

(4)家访内容心中没有底    (5)展开及控制话题有困难

(6)怕难为情     (7)怕缺乏家长的信任感   (8)没有

 

顺序式(又称排序式),即列出多种答案,被调查者按要求排列出答案的先后顺序。

例如:

 

由难到易排序,你觉得家长会难以掌握的是:

(1)秩序太乱  (2)内容分散  (3)家长不重视

(4)目标达不到(5)都能掌握

由难到易排序,你接受家长咨询时感到难回答的问题:

(1)幼儿健康问题  (2)幼儿心理问题  (3)幼儿品德问题

(4)幼儿智力问题  (5)幼儿的养育问题

(6)其他(请写明) (7)都能回答

 

总加量表(又称李克特(R.A.Likert)量表),即问题答案是一种顺序测量量度的等级量表,一个答案对应一个数字,答案以在点上打“√”或在代表该点的字母上划圈给出。典型的5点式量表如下:

很不满意   不满意     不确定     满意    很满意   

 

封闭性问题结构明确,回答按标准答案进行,比较省时间,容易取得被调查者的配合,资料的整理、录入、汇总、分析都比较易于处理。封闭性问题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强迫回答,难以表达被调查者独特的观点,有可能造成胡乱填写答案,另外,问题编制难度较大。

3.问卷的一般结构

通常一份问卷由前言、指导语、问题、编码等几部分构成。

①前言

前言主要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内容、目的、意义等。主要是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赢得信任,争取合作。如果是邮寄的问卷,还要写明最迟寄回问卷的时间。具体内容包括:

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的身份;

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承诺对涉及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的保密;

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

②指导语

指导语主要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有时还附有样例。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这部分有时与前言部分合在一起。

③题目与选择答案

题目和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题目是问卷的核心内容,编制的题目要简洁明了,要适应被调查者的程度,符合研究的目的要求。至于用开放性问题还是封闭性问题,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采用封闭性问题要按标准化测验的要求设计题目和答案,答案要准确,符合实际,便于选择。

④编码

对于样本数量较大的调查,为了便于计算机的统计、汇总和分类,一般应设立编码栏。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其答案编上数码。一般编码放在问题的右边,编码的序号与问题的序号相一致(见样例)。当然,如果样本数量较小的调查,或采用手工汇总的调查,可不设编码栏。

 

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列合适的数字上用“O”表示,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唯一选择。编码栏中的“□”处请勿填写。                      (编码栏)

姓名        通讯地址                 邮编      

1.性别(1)男(2)女                                        1□

2.年龄(1)20岁及以下(2)21~35岁(3)36~50岁            2□

(4)51~65岁(5)66岁及以上

3.职业(1)工人(2)机关干部(3)商业工作者               3□□

(4)学生(5)科研技术(6)经营管理人员

(7)新闻工作(8)教育卫生(9)退休或待业

(10)宾馆客人(11)其他

4.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技校                      4□

(3)高中、中专(4)大专及以上

5.您获得信息主要渠道是:                                    5□

(1)电视(2)广播(3)报纸(4)他人传说

6.您平时平均一周收看《上海早晨》的天数(1~7天)是天        6□

7.您对《上海早晨》节目的总体评价                            7□

(])很好(2)较好(3)一般(4)较差

 

4.问卷设计的步骤和实施要求

问卷设计的步骤大致有:

①对所调查问题的总体构思

根据调查目的要求,熟悉、了解调查内容的基本情况,划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对象,收集所需资料,考虑问卷设计的整体框架,列出提纲。

②初步拟定问卷的题目

确定题目是问卷设计的关键,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可动手设计问卷初稿,一般可采用卡片法或框图法。卡片法是将每一题目和答案写在卡片上,一题一卡,然后按主题内容将卡片分类,按顺序排列,最后将调整好的卡片写到纸上形成问卷。框图法是先编制整个问卷各个部分以及前后顺序的框架图,然后具体写出每一部分的题目及答案,最后经检查、调整、补充,形成问卷。

③问卷的试用与修改

一份好的问卷,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定型。问卷初稿通常要经过试用和修改这两个环节,才能用于正式调查。试用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30-100份左右),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进行试探性调查。看看问题是否清楚,问卷内容和形式是否有错误,填答是否完整,是否能满足调查的要求,问卷的编码、录入、汇总过程是否有问题等。也可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分别送给有关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

④问卷的修订和定稿

根据试用情况,求出信度和效度,对问卷进行修订,必要时再进行试用,直至完全符合要求。最后问卷正式定稿付印。

问卷法的实施一般要注意:问题内容要有效地反映研究课题的要求;被调查者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并符合统计的要求;问题的数量不要超过70个;作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问题表述要简洁明了;避免有心理压力的高负荷问题;对难以直接回答的问题可以投射方式提问;问题的答案要易于整理、分析和解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要求达到70%以上;问卷的发放可采用邮寄、有组织的发放或当场填写等形式;提高回收率可采用赠送调查纪念品,邮寄问卷时附回件邮资或跟踪发送信函等。

5.问卷法的优缺点

问卷法是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问卷来搜集有关材料,简单易行;可以同时对许多对象进行调查,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不但可获得事实方面的信息,还可获得意向方面的信息;在时间和经费上都比较经济;并有利于进行定量分析。

问卷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问卷最激烈的批评是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问卷所得到的回答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检验,收集到的事实或意见,真假难以分辨或核实,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回答的真实性程度。问卷回答的是人说的,而不一定是实际做的或实际存在的东西。此外所提问题难以客观化,任何形式的提问和答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该答哪些东西,不该答哪些东西。另外,问卷的题目和答案编制要求较高,难度较大;问卷往往只能得  到表面的东西,要深入了解还需其他方法的配合。问卷调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者的配合。

附:

 

父母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家长: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为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我们将对您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作调查,便于了解家长的教育风格和教育内容。考虑到您对这些问题回答要保证真实,我们将对您作出的回答严守保密准则,在以后的论文中不会涉及您个人的姓名和家庭私密情况,望您能如实填写这一问卷,以便我们收集到最为详细真实的第一手教育资料。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xx研究中心

                                                                   xxxx年x月

家庭基本情况表

                                                                         

 

称谓

 
 

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工作单位(学校)名称

 
 

职业(班级)

 
 

孩子

 





 

父亲

 





 

母亲

 





 

(如有其他抚养者,请填写在以下表格内)

 












 

一、    关于您个人

1、  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程度怎样:

a、  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二、您个人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a、书法    b、写作    c、文学    d、数学    e、讲故事    f、绘画

g、音乐   h、其他        

三、您配偶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a、书法   b、写作   c、文学  d、数学   e、讲故事   f、绘画   g、音乐h、其他        

四、您平均每天和孩子交流多少时间?

a、半小时左右   b、一小时左右   c、两小时左右   d、三小时左右         e、四小时以上

五、您和孩子在一起经常做的事有(选三项):

a、讲故事   b、做游戏  c、教认字写字  d教弹琴  e、其他           

 

二、关于您的孩子

一、语言

1、您教会孩子多少字?

a、0-50;b、50-100;c、100-200;d、200-500;e、500-1000;f、1000以上

2、您孩子主要读哪些书?

a、儿童彩图读物;b、中国文学文字书;c、世界文学名著文字书;d、其他   

3、您经常和孩子说成语吗?是             ,否            

4、您孩子已掌握多少成语?

a、0-20;b、20-30;c、30-40;d、40-50;c、50以上

5、您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宋词?

a、110;b、10-20;c、20-30;d、30-40;e、40-50;f、50以上

6、  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主要想法是什么?

a、  重视孩子认字;b、强调记字;c、了解内容;d、培养兴趣;e、其他     

二、非智力因素

1、  您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1)在游戏等有趣情景中,能够坚持:

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20分钟以上;

2)在阅读宁静环境中,能够坚持:

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20分钟以上;

3)在游戏等活跃的气氛中,能够坚持:

 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20分钟以上;

2、  您孩子在家的情绪状况:

a、积极愉快;b、有点两面性; c、经常不高兴、发脾气; d、沉闷不爱交往

3、  您孩子的动作发展表现:

a、灵敏;    b、适中;      c、行动缓慢

4、  您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

a、对感兴趣的事坚持不懈; b、碰到挫折就退却; c、在家长老师的鼓励下坚持 

再次感谢您从百忙中抽空回答这些问题!

 

 

二、访谈法

 




访谈法指通过与研究对象的直接交谈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谈话法或访问法。访谈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

1.访谈法的类型

访谈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交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访谈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标准式访谈和自由式访谈

标准式访谈也称结构性访谈,指严格按事先拟定的访谈计划进行的访谈调查。这类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访谈内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访谈计划通常包括:访谈的具体项目、程序、重点、提问形式、分类方式、指标系统、记录表格等。标准式访谈要求访谈人员在选择访谈对象、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上都保持一致。由于标准式访谈采用共同的标准程序,信息指向明确,谈话误差小,能以样本推断总体,便于对不同对象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访谈常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调查。相当于面对面提问的问卷调查。但是,这种访谈形式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对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标准式访谈中,调查表或访谈问卷是访谈人员的主要工具。调查表的结构主要有:

导语。访谈员的自我介绍、访谈目的,内容的简要说明。

表头。用于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学历、职业等。

正题。需要调查的主要问题,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封闭性的。

结束语。对被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   

附记或备注。对访谈中其他重要信息的记录。

自由式访谈也称非结构性访谈。与标准式访谈相反,它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双方在比较轻松、自由、随便的气氛中进行,谈话有弹性,能灵活地转换话题,变换提问方式和顺序,追问重要线索,可获得深层次的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但是这种访谈较费时,费力,容易离题,难以作定量分析,对访谈人员的谈话技巧要求较高。

②个别、访谈和团体访谈

个别访谈是一对一的面谈,访谈不受第三者的直接影响。访谈者只要控制好谈话环境,就能较好地打开被访者的言路。个别访谈是访谈法中最常用的形式。

团体访谈指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就是通常讲的开座谈会,开调查会。团体访谈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可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对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到较全面的材料和信息。

开座谈会要求调查者有较熟练的访谈技巧和组织会议的能力。通常应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将调查的目的、内容等通知与会者,让他们事先有所准备。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要有代表性,一般6—8人为宜。座谈会要创设畅所欲言的气氛,要让与会者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另外要作好详细的座谈记录。团体访谈有时会产生“团体压力”,使个人顺从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敢提出异议。

③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也称间接访谈,它不是交谈双方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而是访谈者借助某种工具(电话)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近几年来,在调查研究中电话访谈的使用增加了。电话访谈可以提高效率,与面对面的访谈相比大约可节约二分之一的费用。电话访谈与面对面访谈的合作率相差不多,对于学校系统的成员(教师、校长等)通过电话访谈比通过个别访谈更容易成功。

电话访谈是一种新兴的访谈方式,与面对面访谈相比还有一些优点:一是时间快。无需来回奔波,每次访谈只需很少的时间。二是节省人力。电话访谈可以减少访谈人员,由少数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完成访谈任务。三是费用低。只需支付电话费,即使是长途电话访谈,其费用也低于派员访谈。四是资料收集处理快速。电话访谈的突出优点是收集资料集中,可实现自动输入。五是安全。访谈者进入家庭访问,被访者可能会因陌生人的造访而感到不安,电话访谈则不会有这种感觉。当然,面对面的访谈更具弹性可获取更详尽的细节,可控制访谈情境,可向问题的纵深发展。当在两种访谈方式之间做选择的话,电话访谈值得优先考虑。电话访谈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访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通常被调查者不会随意向“陌生人”提供资料的。访谈法的运用关键在于调查者的言语表达艺术和交谈技巧。

实施访谈,首先要做好访谈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访谈形式,把握调查内容,设计好访谈调查表或访谈提纲,以及记录表格。选择访谈对象,初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情况,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场合等。

进入访谈现场要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使其愿意合作。通常调查者应先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以求得被调查者的理解和支持。访谈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合适的谈话情境,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提问要明确具体,不对被调查者进行暗示和诱导。谈话内容要随时记录或录音,如无法即时记录,事后要追记,并且访谈后要及时整理分析访谈记录。

在对儿童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表达能力。儿童的言语水平较低,词汇有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差,因此访谈中应充分考虑他们的领会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所提问题应具体、形象,适合他们的水平。一般来说,儿童的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因此,通过访谈来获得有关儿童的意向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访谈法的优缺点

访谈法的优点是比较灵活,凋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交往,有利于捕捉和了解所需材料,并且可通过追问和引导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访谈的方式简单易行,适用面较广,获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尤其适合于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对象或儿童。另外,访谈法控制程度较高,调查者可主动地控制访谈情境,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

访谈法的局限性表现在:样本较小,访谈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代价较高。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较复杂,由于标准化程度低,难以作定量分析。有时被调查者在回答问题时顾虑重重,尤其是对一些敏感性问题,往往回避或不作真实回答。另外,调查者的价值观、态度、语气、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凋查者,容易产生偏差。

 

三、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或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研究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工作者常用的研究方法。

l.经验总结法的意义和分类

经验是指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的认识和体验,这些认识和体验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特定的条件下获得的,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因此必须对经验进行总结、验证、筛选、提炼,使之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一方面可极大地丰富现有的教育理论,另—方面可更有效地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经验总结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实践性的总结,主要是描述教育事实,以及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状况,回答是什么,效果如何的问题。二是理论性的总结,即除了对事实效果的描述外,还要进一步对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揭示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探讨其普遍意义。   

2.经验总结法的一般过程

在研究设计中有两条基本的前进路线,一条是由因到果的路线,即通过操纵原因来观测产生的结果,实验法就是典型。另一条是由果溯因的路线,即在已知结果的基础上追溯形成结果的原因,经验总结法就是这类研究的典型。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面临的是既成的事实和结果,如儿童的学业成败,行为习惯,或某种教育现象等。研究者的目的不是想去改变这些事实,而是想探讨形成这些事实的原因。经验总结法就为在自然条件下研究既成的教育事实提供了一条途径。它比单凭个人经验推测事物原因的方法更有逻辑依据、更可靠。

经验总结法的一般过程大致有以下一些步骤:

①确定总结的对象和事实结果

总结的对象可以是某所幼儿园、某个班级或某一方面的经验。根据研究的目的可提出总结的初步主题,确认事实结果,核实结果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真实,判断是否有研究价值等。

②收集事实资料

经验总结是以事实为基础的研究,没有事实,经验总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充分占有事实材料,包括反映事实变化的材料,如何产生变化的材料。材料可以是现成的文字材料,现场的观察材料,也可以是调查、访谈得来的材料。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应查阅有关文献,以了解有关研究的水平,为经验总结寻找理论支撑点。

③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思维加工是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通过思维加工分清事实的真假,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并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经验总结不是事实材料的堆砌,而是对事实结果的合理解释和概括,解释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需要提炼主题。因此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抽取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的观念,只有主题明确,才能纲举目张。

④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在某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围绕着总结的主题,按照一走的逻辑顺序组织安排事实材料,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不能停留在罗列现象,就事论事的水平上,要做到真实、客观、有理论有观点、有材料、有新意、有特色。   

3.经验总结法的基本要求

经验总结一般是对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并希望通过经验总结将先进的经验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中去,产生更大的效果。衡量先进经验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①创造性。先进的经验应较人们原有的认识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种经验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具有新颖性。

②典型性。先进的经验应具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经验在教育实践中要起示范作用,要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③有效性。先进的经验应显示较高的教育成效,并能经得起一定时间的考验,能在实践中反复运用。

④现实性。先进的经验应具有现实意义,能反映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大家所关心的、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⑤操作性。先进的经验应是可操作的,易于推广运用的。方法上具体、简便、易行,内容上生动实在,易于模仿,适用性强。

⑥可靠性。先进的经验应具有稳定性,经验应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事物。

经验总结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以教育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实践活动的回顾、反省、概括、提炼,从而保存和推广先进的经验,推动教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运用经验总结法要注意:

①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教育经验存在于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经验始终伴随着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经验的范围很广泛,内容很丰富,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经验不仅存在于教育、保育工作之中,也存在于日常的活动、游戏之中,也许一种新做法、一个新思路、一项改革措施就是一条先进经验。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实践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去总结,只要及时地去总结,经验就不会被埋没流失。经验是教育研究的源泉。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结经验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经验不能只凭主观印象,按事先设定框架,想当然地推断结论。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全面占有事实材料,用事实、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只有依靠真实、客观的事实材料,才能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③寻求理论的支撑点

经验总结不能只停留在事实材料的描述上,而是要力求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因为理论比经验更具概括性。通常要围绕总结的主题,分清事实材料的主次,区别事实材料的现象与本质,在深入分析、概括、抽象的基础上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使经验上升为理论。

④提炼主题,揭示机制

提炼主题是经验总结的重要一环,是从杂乱无章的事实经验上升到有一定概括能力的理论的必由之路。只有主题明确,才能纲举目张,才能使具体的事实材料形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揭示机制指经验总结还须揭示教育活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教育效果的。经验总结不能只停留在介绍“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上,还应在“措施”和“效果”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揭示机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4.经验总结法的优缺点

经验总结法不干预教育的自然过程,采用事后追溯的方式进行研究,有较好的可行性。广大教师容易理解、接受、模仿,能保存和推广实践中的先进经验。   

但经验总结法控制条件不严密,结果的信度不高,难以确切导出教育措施与事实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对总结出的经验难以检验,由于时空对象的转移,此时此地的经验不一定能运用于彼时彼地的情境。

 

四、预测法

 

预测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或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结果作出推测、估计或判定的研究方法。教育本身是指向未来的事业,因此教育预测内容丰富,主要有教育发展的总体预测,教育结构的预测,教育功能的预测,教育形式的预测等。

1.教育预测的意义和分类

在教育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未来。从表面上看,有些研究是对教育昨天的总结,对教育今天的了解,但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想知道过去和现状,而是为明天,为未来服务的。教育预测可以使我们把握今后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帮助行政决策部门制定符合教育发展状况的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预测应在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预测方法按性质大致可分为二大类:

①定性预测

定性预测也称直观预测,是凭研究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创造性思维和直观判断能力进行的预测,通常是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作出性质上的分析、判断和描述。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专家会议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形态分析法、类推法、决策树法、前景设想法等。

②定量预测

定量预测是以数学、方程、图表、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手段,从数量关系上对未来变化趋势、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常用的具体方法有:生长曲线法、模型模拟法、交叉影响矩阵分析法、趋势外推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

预测类型还有许多,如预测方法按预测对象的范畴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按预测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预测(5年以内),中期预测(5—15年),长期预测(15年以上);按预测手段科分为综合预测和单项预测等。

2.预测的一般过程   

教育预测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

为了有效地进行预测,必须充分做好预测的准备工作。预测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预测课题,明确预测的目的、任务,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等。在准备阶段,还应根据课题的要求,规定预测对象的性质和范围,规定预测时间的长短、区间的范围,落实研究需要的各项条件。

②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进行实际预测的过程,包括对有关信息资料的加工整理,建立预测的初始模型,实施预测试运算,修改预测模型等。一般来说,预测模型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运算和修改,才能趋于完善。教育预测模型有两类,定性的预测模型,即逻辑推理模式;定量的预测模型,即数学方程构成的数学模型。

③验证阶段

验证指对预测过程和预测结果进行最后的检验和评价。这一 阶段包括检验资料的可靠性,模型的科学性,分析预测结果,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建立标准模型。

④总结阶段

在验证预测结果的基础上,要提交预测研究报告,对预测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推荐最终的预测方案和备选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般预测结果表现在定性、定量、定时、概率四个方面。定性指将发生什么事件;定量指这一事件活动水平可能的数量化程度;定时指这一事件将在什么时间发生;概率指发生这一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

3.预测的具体方法

据统计,目前已知的预测方法和技术多达200种以上。常用的方法有十几种。我们只能选择几种教育预测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①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的方法。指通过对专家反复函询调查的方式,将分散的意见集中统一起来的预测方法。德尔菲(Delphi)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市名,以建有预卜未来的神殿而著称,现用作预测未来的代名词。德尔菲法最早是由美国的兰德公司在50年代开发运用的,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据称在预测研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采用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采用背靠背的函询调查方式进行。由研究者向被聘请的有关专家分别函寄调查问卷,专家们对调查问卷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预测,然后将问卷寄回研究者,研究者将专家们的预测意见整理、归纳,并作出统计分析后,再度将综合意见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意见,这时专家一面看综合意见和统计结果,一面再对调查问卷上的问题作出自己的预测,然后再将问卷寄回研究者。就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函询调查,专家们的意见会逐渐趋于一致,最后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预测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德尔菲法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匿名,函询对象之间背靠背,互不通气,以利于专家独立地提出自己的预测和修改自己原来的意见。二是反馈,信息的多次反馈,集中了多数专家的意见,又使各位专家的意见互相启发、印证。三是收敛,原来比较分散的专家意见,经综合、整理、归纳、统计和反复几轮的函询,逐渐趋于集中和统一。

德尔菲法是一种效果较好,运用较广的预测方法。它把个别专家的思想加以系统化,集中了多数人的才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费用较低,需时较少,在缺乏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情况下仍可成功地进行预测。但专家意见都是凭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作出的主观判断,往往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论证。

②前景设想法

前景设想法是预测者运用主观的想象对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前景设想法要求预测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事物发展的逻辑连续性,通过自己的联想、推理、判断,创造性地作出预测。采用这种预测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受来自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可以充分发挥预测者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由于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用前景设想法可以预测: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组织;个别教学将取代集体教学;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进度自己掌握;教师退居咨询、辅导的地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和帮助;学习再也不必去记忆、背诵所学的知识,只需知道如何去寻找这些知识;在幼儿园,计算机将是儿童的一种玩具,也是学习的工具等。

当然,作出以上预测不应该是凭空想象的,任意捏造的,而是以现有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的,是通过逻辑判断和推理产生的。至于预测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探究和验证。由于前景设想法是在主观上构思事物发展的未来图式,只需想象,因此在预测中被广泛采用,并且预测结果往往具有独创性。为了避免不切实际的空想,研究者应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表象,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另外应将自由联想与理性判断结合起来,提高预测的科学性。

③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种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定性预测方法。它是通过人们海阔天空的畅谈,使参与者互相得到启发,从而引起新设想的连锁出现,产生大量的有创见的思想和预测方案。传统的头脑风暴法通常由一组专家或同行参与讨论,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时间约l小时左右。讨论的目的要明确,参加者围绕中心议题任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者还必须遵守以下规则:参加者的思路要自由奔放,不受约束;不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以免破坏自由畅谈的气氛;每个人的发言必须是即席发言,时间不能太长,内容要精炼;不允许私下交谈;对于各种意见、设想都应尽可能记录。

为了避免讨论时由于多人争着发言而使设想遗漏,有人改造了头脑风暴法,创立了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即“635法”。每次会议由6人参加,每个人提出3种设想,时间限制在5分钟之内。整个程序为:首先,主持人讲清议题与有关事项;分别给每人l张卡片,卡片上标明1、2、3设想编号,两个设想之间留有较大空间,供其他人填写;接着,在第一个5分钟内,每个人围绕议题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卡片交给其他参加者;在第二个5分钟内,每个人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新的启发,再在卡片空白处填写3个新的设想,然后再将卡片传给其他参加者,如此往返传递6次,共产生108个设想。

头脑风暴法有以下一些特点:激励思维,鼓励、激发出更多的设想。互相启迪,参加者的信息和思想不断地得到交流和补充,从而启发思路,有助于更有创意的设想出现。以量求质,提出的想法越多,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就越大,获得有实用价值的观念的机会也就越多。   

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预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常可获得有价值的预测方案,在教育研究中越来越普遍地得到运用和推广。

④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用数学方法将预测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数据或发展趋势外推到未来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是以预测的连续性原理为依据,根据预测对象发展过程具有的自身特点和规律,运用逻辑思维来推断将来的发展趋势。它的预测思路是:只要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状况,就可以循着这个线索推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例如,现已获得某国家的大学入学率的历史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制成曲线图,然后按图形选定曲线方程式,将趋势外推到未来。 

趋势外推法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获取预测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数据资料制成增长曲线图,根据图形选定曲线方程式,计算出预测值,检验预测结果,分析预测结果的可行性。

 

五、情境法

 

情境法指让被试处于设计好的活动环境或问题情境中,对其进行观察或问卷调查,从而获取有关反应信息的研究方法。情境法常用于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的研究,特别适合于对幼儿园儿童的研究。

情境法主要有活动情境和问题情境两种类型。

1.活动情境法

活动情境法指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控制一定的条件,然后对被试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测的研究方法。活动情境的设计通常要与被试的生活经历相似,情境要自然。例如,对3—6岁幼儿诚实行为的研究。研究人员在某一幼儿园大、中、小班随机抽取被试98人,在幼儿园二楼设置周围无人的安静环境,在走廊显眼处放一颜色鲜艳的小玩具,设法让被试路过此地,老师B在隐蔽处观察幼儿见到玩具后的行为表现,并作记录。具体程序是在幼儿正常活动中,老师A请一被试到面前,个别向他交待一个任务,“请把这张纸条送到二楼睡觉房张老师那里。”张老师(老师C)在睡觉房收纸条,并记录儿童是否上交拾到的玩具,第一个被试回来后,第二个被试重复此程序。最后老师对藏匿玩具和不拾玩具的幼儿进行个别谈话,以了解幼儿的行为动机。研究结果是拾到玩具主动上交的诚实行为大班最多;藏匿玩具,欲占为已有的不诚实行为共7例,大班幼儿占4例;不拾玩具的幼儿占一半以上。

例如:为研究幼儿园区域环境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有人设计以下活动情景:

情景设计1(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

老师让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找朋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音乐想起,老师告诉小朋友快点去找你的好朋友,并邀请他们与你一起玩,然后观察幼儿的表现。

1)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好朋友;

2)接受了别人的邀请,很快与小朋友配成了一对;

3)迟迟找不到朋友。

情景设计2

老师在上绘画课时,桌上放了一些画画用的蜡笔、纸片等。老师告诉小朋友,由于蜡笔和纸片有限,如果小朋友发现你要的东西不够,别人正好有多的时候,你要有礼貌地问你身边的小朋友借来用一下或者跟你换着用。然后,对小朋友的行为进行观察。

1)碰到自己没有的却要用的材料儿其他小朋友有的时候,按老师说的,向旁边的小朋友商量着借来用一下;

2)自己正好需要别的小朋友那里的材料,却不能主动地与小朋友商量,最终用别的材料代替;

3)看到别的小朋友那里有自己需要的材料时,就把它抢过来。

2.问题情境法

问题情境法是向被试提供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两难问题情境,要求被试对情境中的问题作出回答,以此考查被试道德判断水平或情绪反应的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设计的“海因兹偷药”。故事内容是:欧洲有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她丈夫海因兹从医生处获悉本城有一药剂师最近发明了一种药能救他妻子的命。这药索价2000元,而成本只有200元。海因兹想方设法借钱去买药,但只借到1000元,不得已只好去找药剂师商量,希望药剂师能便宜些把药卖给他,或允许过些天再付钱。药剂师说:“不行,我制造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没办法,当晚海因兹破门而入,偷走了这种药。故事讲到这里,问儿童:“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他做得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情境法有时还可以采用移情、投射等形式进行研究。如果想了解幼儿心理倾向和态度,可设计情境让幼儿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形式表现自己的内心状态。例如,先呈现给幼儿一幅事先设计好的画。 并向幼儿讲述故事:有一天,小明—家带着心爱的小狗乘坐热气球到海上的一个小岛去度假。半路上,突然热气球出了故障,渐渐地往下降。这里的海域是鲨鱼经常出没的地方,掉到海里必定是喂鲨鱼的。怎么办?热气球驾驶员说,必须减轻装载的重量,热气球才可能上升。大家只好把所带的物品统统扔进海里,连小狗都扔下去了。但是还不行,热气球还是慢慢往下降。这时热气球上共有9个人,小明一家五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明,还有一位医生、一位教师、一位当地城市的市长,和热气球驾驶员。故事讲到这里问儿童,如果要使热气球上升,必须要有人跳下去,你看应该谁先跳,谁后跳。请你给他们排排队。儿童将每个人都排好次序了,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排,理由是什么。

设计这样的情境,目的是为了投射幼儿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任何可供判断、比较的东西都放在热气球坐舱里,如幼儿园老师、同班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等。以此来判断幼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对物品的喜欢程度,并用来了解幼儿在作出判断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我们只是选用这个实例介绍如何设计问题情景,当然,这种问题情景法的设计题目可能会让幼儿难以选择,会引起幼儿内心的矛盾。

情境法创设与生活、学习相似的研究背景,被试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有机会表现出真实的行为,能测量出真实情境中真实的情绪反应,能探索内心深层的反应,因而能高效率地收集有关资料。另外,情境法具有诱导所需研究行为发生的标准化情境,因而所获资料具有比较价值。

运用情境法要注意:

①要巧妙地创设、控制情境与条件;

②不能向被试暴露研究的真实意图;

③设计的情境与自然情境要有较高程度的相似;

④要解除被试的心理防卫,让其在自由宽松的条件下表现自己;

⑤反应结果通常无所谓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