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用的智力测验介绍
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适用于儿童的智力测验主要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CR)、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WPPSI)、中国比纳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50项智能测验、麦卡锡量表、绘人测验等。
一、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CR)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编制的,第一版于1949年问世,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是公认的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中国修订本是根据韦氏智力量表1974年版本修订而成,适用于6—16岁的少年儿童。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采用个别测验,对儿童的测验需要1—1.5小时。该智力量表的内容包括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各6个,共12个分测验。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替进行,最后根据这12个分测验的结果综合评价儿童的智力状况,每个分测验的具体内容和所测能力如下:
1.常识
该分测验共有30道题,包括被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如:狗有几条腿?[四条]。该测验主要反映被试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一般来说,该测验结果与最终测定的智商相关很高。如果儿童这部分的得分低于平均值,他的智商不可能太高。
2.填图
该分测验有26张图片,每张图片上的图形都缺少一个主要部分,要求被试说出或指出图中缺少的这个部分。如:图形是只狐狸,但缺少耳朵。每张图观察时限20秒,测验主要考察被试的观察能力。
3.类同
该分测验有17对配对的名词,要求被试概括出二者共同之处,如:轮子和球相像地方在哪里?[都是圆的,都能转动]。测验主要考察被试的抽象概括能力。
4.图片排列
该分测验有几组图片,每组图片3—5张不等,均按统一的打乱程序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图片进行正确的排列。如,量体重:有三张图片,打乱顺序摆在儿童面前,主试说:“这些图片是关于一个人在磅秤上量体重的故事,现在图片的顺序是错误的,看看你会不会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好,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首先他走向磅秤,接着为自己量体重,最后走开了]。测验考察被试不用语言文字、而用实际操作来表达完整情景的能力。
5.算术
该分测验共有19道算术题,被试不能用铅笔和纸演算。如,主试说:“如果我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我有几块苹果?”[时限:30秒,答案:2]。测验主要考察被试的推理能力。
6.积木
该分测验要求被试按给定图案拼搭11个图形,有时间限制,完成得快还可加分。材料为9块正方形积木,每一块是两面红色,两面白色,另两面按对角线分成红白两色,另外图案卡片11张。测验考察被试的空间知觉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7.词汇
该分测验要求对32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词作出解释。材料为32张词汇小卡片,每张上分别写着一个词,主试按词汇的顺序对每个词提问,如:“什么是勇敢?”或“勇敢是什么意思?”[勇敢的意思是有胆量等]。测验考察被试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该测验的结果与智力的相关较高,测验成绩不佳者,其智商也不会太高。
8.拼图
该分测验材料有四套图像组合拼板,要求被试将其组合成一物体,如:主试按规定摆好拼板的部件并呈现给被试,然后说:“这些块块可以拼成一匹马,你尽快地把它们拼在一起。”完成图时限150秒,速度快可加分。测验主要了解被试视觉的综合速度,精确性及视动联系。
9.理解
该分测验要求被试回答17道有关社会规则方面的问题,如,主试问:“如果你把小朋友的皮球弄丢了,你应该怎么办?”[赔偿损失]。测验主要考察被试评价和利用经验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0.译码
该分测验要求被试按图例的样子分别给图形加符号或数字,材料为测验纸和红铅笔。如,主试说:“看这儿(指测验题上面的图例),你看到一颗星、一个圆球,一个三角和其他东西。看,星星当中有—道从上到下的线(指给被试看);圆球里面有两道横线(指给被试看);三角上有一道横线;十字形当中有一个圈;方块里面有两条直线。现在行下面(指),这儿有圆球、星星、方块和其他东西,掺杂在一起,但它们当小没有任何符号。我要你用上面的同样符号填在这些图形里。”测验日寸限士20秒。测验考察的是被试短时记忆的能力和视动联系。
11.背数
背数为备用测验,当语言测验失效时使用。背数测验分数字顺背和数字倒背两部分。要求被试正向或逆向地背诵主试读出的一组随机排列的数字。顺背数字为3一10位,倒背数字为2—8位。如,主试说:“我现在要说出一些数字,细心听,当说完以后,你接着说。”数字应按每秒钟一个字的速度说出,每道题测两次。测验考察的是被试的短时记忆能力。智力较低的人,正向背诵数字不会超过5位,逆向背诵不会超过3位。
12.迷津
迷津也为备用测验。该分测验共有9个从易到难的迷津。材料为迷津测验纸和红铅笔,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出迷津。测验考察的是在新的情景下进行计划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4—6.5岁的儿童。量表的内容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略有不同,在10个分测验中,保留了原来语言测验中的常识(23题)、词汇(22题)、算术(20题)、类同(16题)、理解(15题)和操作测验中填图(23题)、迷津(10题)、木块拼图(10题),增补了动物房子(20题)和几何图形(10题)二个分测验,以及备用测验:背诵语句(10题)。
幼儿智商的计算是根据语言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合成总量表分,再从智商换算表或总智商表(全国城市儿童常模)中查出相对应的智商值。注意:计算智商必须对幼儿实足年龄进行精确计算,准确到几岁、几个月、几天。即用测验日期减去出生日期,然后根据.准确年龄,将原始得分转换成量表分,最后再查智商换算表。
三、中国比纳测验(第三次修订本)
比纳(A.Binet)是法国的心理学家,心理测验的鼻祖。他和西蒙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即著名的“比纳-西蒙量表”,又称“1905量表”。该量表由30个测验项目组成,用来鉴别儿童智力的高低和诊断低能儿童。1908年,比纳和西蒙对量表进行修订,提出“1908量表”。修订后的量表把原来的测验项目增加到59个,并以智力年龄来计算成绩,这是第一个年龄量表,1911年比纳又发表了第二次修订的量表。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了修订,提出了著名的“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首次采用了“智商数”来表示智力的高低。1937年和1960年“S-B量表”又进行了两修订,并于1972、1973年又对常模进行了修订。1960年的S-B量表共142个项目,合成320个发展水平,依发展顺序排列,每一发展顺序各有6个测验加一个备用测验。
1924年陆志韦先生在南京发表了他修订的“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这个测验是根据1916年的S-B量表修订,适合江浙儿童使用。1936年陆志韦先生与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
1981年吴天敏对1936年陆志韦编制的《第二次订正中国比纳西蒙测验》作第三次修订。该测验内容分为语言文字、数目、解题、技巧四大类,共51个项目。适用对象为2-18岁的城乡儿童和青少年。
四、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是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主持编制的、适用于我国3—6岁儿童的发展量表。量表内容涉及语言能力(3项)、认知能力(5项)、社会认知能力(3项),以上11项构成智力发展量表;运动发展能力(5项)构成运动发展量表,全部测验共16项分测验。具体内容如下:
⑴看图命名(10题)
⑵量词使用(8题)
⑶看图补缺(10题)
⑷语言理解(7题)
⑸按例找图(10题)
⑹袋中摸物(8题)
⑺拼摆图形(12题)
⑻数数算算(16题)
⑼错误分析(6题)
⑽社会常识(8题)
⑾人物关系(1l题)
⑿单脚站立(测平衡力)
⒀立定跳远(测爆发力)
⒁左跳右跳(测动作的灵活性),
⒂蹲蹲站站(测耐久力)
⒃快捡小豆(测手眼的协调和灵敏性)
五、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原名“渐进方阵”,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造的一种非文字的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适用对象:从5岁半至成人。由于瑞文测验是由无意义的图形组成,较少受文化知识背景的影响,所以该量表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使用。凡智力测验的经典书籍中必定有对瑞文测验的专门介绍。
瑞文测验题目的指导语是:
以下每个题目都有一定的主题,但是每张大的主题图中都缺少一部分,主题图以下有6—8张小图片,若填补在主题图的缺失部分,可以使整个图案合理与完整,请从每题下面所给出的小图片中找出适合大图案的一张。
瑞文测验内容有5个单元,每个单元12题,共60题。它们是:
①知觉辨别能力(12题)
②类同比较能力(12题)
③比较推理能力(12题)
④系列关系能力(12题)
⑤抽象推理能力(12题)
瑞文测验的每一题均由无意义的抽象图案构成一个方阵,其中大图的右下角缺了—块,要求被试以给定的一组小图(6-8块截片图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图形填补大图的空缺,要求与大图的图案或图中横竖关系完全吻合。
瑞文测验可进行团体测验,时限40分钟,采取0、1记分的方式,测验结束后可根据标准答案迅速地确定成绩,并通过与常模的对照,确定被试的智力水平。1986年在张厚粲主持下对瑞文测验做了修订,测验有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
瑞文测验已经过多次修订,有多种型号,最常用的是联合型,它由标准型号加上彩色图像构成。目前已有好几种版本的计算机软件问世,操作十分方便,只需鼠标点击即可,测完后便能自动生成成绩、智商。幼儿特别喜欢做这样的测验。
总之,瑞文测验不受语言文字的制约,较少受文化知识背景的影响,操作使用简单易行,可以进行团体测试,批改计分方便,测验结果与其他智力测验结果的相关较高,因此成了人们进行智力测验的常用的工具之一。
六、绘人测验
绘人测验又称画人测验,是一种简便易行,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智力测验方法。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较为流行。1963年,哈里斯(Harris)在对绘人智能测验方法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绘人测验与智商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1968年,柯彼兹(Koppitz)证明绘人智商与韦氏和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所得智商的相关系数为0.55—0.80,有较为密切的相关。绘人测验是测定儿童智能的成熟程度,儿童在绘人作品中,表现出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体现出儿童绘画的技能和眼手协调等精细动作的发展。
绘人测验要求儿童画一个全身的人像,只需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即可进行测验,适用年龄为4-12岁。测验可以采用个别测验,也可采用团体测验。采用团体测验往往是用作大面积筛查智力落后者。绘人测验时间不限。主试要求被试画—个全身的人像,可画任何一种人,男人或女人,男孩或女孩,都可以,但必须是全身的。对儿童的绘人画进行评分通常采用17项评分法,总分为50分。绘人评分表见表8—2。
表8—2 绘人评分表(17项评分法)
分 项目 | 1 | 2 | 3 | 4 | 5 |
1、头 | 轮廓清楚,什么形状均可 | 形状基本正确 | 头<躯干长的1/2 头>身长的1/10 | ||
2、眼 | 形状不论 | 有眉毛或睫毛 | 眼长度>眼裂开阔度,双眼一致 | 有瞳孔 | 双眼视线一致 |
3、躯干 | 形状不论 | 长度>宽度 | 有肩,角或弧形均可 | 躯干轮廓正确 | |
4、下肢 | 形状不论 | 长度>宽度,长度<躯干的2倍 | 有膝关节或膝盖 | ||
5、口 | 形状不论,须在面的下半部 | ||||
6、上肢 | 形状不论 | 长>宽,长于躯干,短于膝关节 | 表示有肘关节 | ||
7、头发 | 形状不论,一根亦可 | 在头轮廓之上画有头发,要好些 | |||
8、鼻 | 形状不论 | 有鼻孔 | |||
9、上下肢与躯干联结 | 上下肢均从躯干出来 | 上肢从肩处,下肢从躯干下边出来 | 上下肢有轮廓,与躯干连接处不变细 | ||
10、衣着 | 1件,用纽扣、口袋、衣领表示亦可 | 2件,衣、裤、鞋、袜、书包、帽、领巾等 | 有衣及裤,均为4件,不透明 | 服装齐全,符合身份 | |
11、颈 | 有,能将头与躯干分开 | 必须有轮廓 | |||
12、手 | 有,形状不论 | 有手掌 | 有5个手指(单侧) | 手指轮廓 长>宽 | 有拇指,短于它指,位置正确 |
13、耳 | 有双耳,形状不论 | 位置正确,小于面部横径的1/2 | |||
14、足 | 有脚后跟,鞋后跟或正面有鞋 | 足长度>厚度 足<1/3下肢长 足>1/10下肢长 | |||
15、脸 | 清楚地表示出下颌 | 上额与下颌各占面部的1/2 | 口、眼、鼻须有轮廓 | 耳、眼、鼻、口均有轮廓,左右对称 | |
16、画线 | 清楚,无重复或交叉 | 画面干净,有素描风度 | |||
17、侧位 | 头、躯干、下肢都是正确侧位 | 要更好一些 |
绘人测验适用于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儿童,对绘画水平过高或过低儿童的评价应慎重。在作智能评价时,还应与儿童平时表现结合起来考虑,必要时,可用其他智能测验方法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