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

张滦云

目录

  • 1 建立数学模型
    • 1.1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
    • 1.2 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 1.3 建模示例之一  包饺子中的数学
    • 1.4 建模示例之二  路障间距的设计
    • 1.5 建模示例之三  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
    • 1.6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1.7 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分类
    • 1.8 怎样学习数学建模——学习课程和参加竞赛
    • 1.9 更多案例
      • 1.9.1 商人们怎样安全过河
  • 2 初等模型
    • 2.1 光盘的数据容量
    • 2.2 双层玻璃的功效
    • 2.3 实物交换
    • 2.4 汽车刹车距离与道路通行能力
    • 2.5 更多案例
      • 2.5.1 信号灯控制的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
      • 2.5.2 估计出租车的总数
      • 2.5.3 污水均流池的设计
      • 2.5.4 天气预报的评价
  • 3 简单的优化模型
    • 3.1 存贮模型
    • 3.2 森林救火
    • 3.3 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 3.4 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最优设计
    • 3.5 更多案例
      • 3.5.1 啤酒杯的重心
      • 3.5.2 生猪的出售时机
      • 3.5.3 生产者的决策
  • 4 数学规划模型
    • 4.1 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 4.2 更多案例
      • 4.2.1 选课策略
  • 5 微分方程模型
    • 5.1 人口模型
    • 5.2 药物中毒急救
    • 5.3 资金、劳动力与经济增长
    • 5.4 捕鱼业的持续收获
    • 5.5 食饵-捕食者模型
    • 5.6 传染病模型和SARS的传播
    • 5.7 更多案例
      • 5.7.1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排除
      • 5.7.2 种群的相互竞争
      • 5.7.3 种群的相互依存
  • 6 差分方程与代数方程模型
    • 6.1 贷款购房
    • 6.2 管住嘴迈开腿
    • 6.3 市场经济中的物价波动
    • 6.4 动物的繁殖与收获
    • 6.5 更多案例
      • 6.5.1 投入产出模型
      • 6.5.2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 7 离散模型
    • 7.1 职员晋升
    • 7.2 公平的席位分配
    • 7.3 循环比赛的名次
    • 7.4 更多案例
      • 7.4.1 层次分析法
  • 8 概率模型
    • 8.1 报童的诀窍
    • 8.2 钢琴销售的存贮策略
    • 8.3 更多案例
      • 8.3.1 健康与疾病
      • 8.3.2 航空公司的预订票策略
      • 8.3.3 作弊行为的调查和估计
        • 8.3.3.1 随机基因表达的建模
  • 9 统计模型
    • 9.1 牙膏的销售量
    • 9.2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
    • 9.3 更多案例
      • 9.3.1 酶促反应
  • 10 课内实验
    • 10.1 数学规划模型及LINGO实验
    • 10.2 统计回归模型及MATLAB实验
    • 10.3 优化模型建模
    • 10.4 微分方程模型建模
汽车刹车距离与道路通行能力

2.4  汽车刹车距离与道路通行能力

背景和问题:

  • 现代城市生活中交通拥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工程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 车辆速度越高、密度越大,道路通行能力越大;车速高,刹车距离变大,车辆密度将受到制约。需要对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介绍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汽车刹车距离与道路通行能力两个模型

(1)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及其特性

    流量q,流速v,密度k,三个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q=kv

速度v和流量k的关系模型:

  • 线性模型 ~适合车流密度适中的情况

    vf ~畅行车速(k=0), kj ~阻塞密度(v=0)

  • 对数模型           ~车流密度较大时适用

      v1~k=kj/e时的车速(理论上), 由观测数据确定.

  • 指数模型 ~车流密度较小时适用 

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及其特性:

     

                  

        km=k/2 ~最大流量时的密度;vm=v/2 ~最大流量时的速度 

(2)车刹车距离模型

  • 刹车距离——从司机决定刹车到车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 车速越快刹车距离越长,二者是线性关系吗?

测试数据:

      

                       

  •  d 与v不是线性关系!需对刹车过程机理分析建立d v的数学模型.

问题分析:

  • 刹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 反应距离——司机决定刹车到制动器开始起作用。

  • 制动距离——制动器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止。

  • 反应距离由反应时间和速度决定,而反应时间司机状况、制动系统的灵活性(可看作常数)来决定。

  • 制动距离由制动器作用力、车重、车速、道路、气候…(看作常数)决定。最大制动力与车质量成正比,使汽车作匀减速运动。

模型假设:

 1.刹车距离d 为反应距离d1与制动离d2之和.

 2.反应距离d1与车速v 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反应时间.

 3.刹车时使用最大制动力F :

  • F作的功等于汽车动能的改变;F与车的质量m 成正比.

模型建立:d = d1 +d2,d1=c1v

  • 制动距离为d2时,制动力F作的功为Fd2

  • 车速从v变成0,动能的变化为

  

         

        

  • 调查交通工程学的相关资料:司机反应时间c1约为0.7~1s,系数c2约为0.01( )

(3)道路通行能力模型

  • 道路通行能力——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 通行能力表示道路的容量,交通流量表示道路的负荷.

  • 饱和度——流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 表示道路的负荷程度.

  • 通行能力——在安全条件下,当具有标准长度和技术指标的车辆,以前后两车最小车头间隔连续行驶时,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N (辆/h).

  • v~车速(km/h),D~最小车头间隔(m),则 N=1000v/D

  • 最小车头间隔D主要由刹车距离d决定:  D=d+d0

    d0~车身标准长度与两车间安全距离之和,取固定值。    

  • 车速v一定时,道路通行能力N与c1,c2,d0(道路、车辆、司机等状况)有关。

  • 在道路、车辆、司机等状况不变时,车速v多大可使通行能力N达到最大。 

  • 利用初等方法求得,当时,最大通行能力为

  • 当d0,c1,c2变大时最大通行能力Nm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