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管住嘴迈开腿
背景和问题:
测评体重的标准——体重指数(BMI Body Mass Index)
BMI=w / l2,w~体重(kg), l身高(m).
18.5<BMI<24.9 ~ 正常;25<BMI<29.9 ~ 超重;BMI≥30 ~ 肥胖.
例: l=1.70m, w=63.5 kg,BMI=22 标准的身材
l=1.70m, w=100 kg,BMI=34.6 肥胖
多数减肥食品达不到减肥目标,或不能维持.
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达到减轻体重并得以控制的目的.
模型分析: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热量,通过代谢和运动消耗热量.
二者平衡,体重不变;平衡被破坏则体重变化.
分析对热量的吸收和消耗, 建立体重变化规律的模型.
减肥计划应以不伤害身体为前提.
吸收热量不过少、减少体重不过快.
增加运动量是加速减肥的有效手段.
以周为时间单位制订减肥计划,建立差分方程模型.
模型假设:
1)体重增加正比于吸收的热量——每8000 kcal 增加体重1 kg;
2)代谢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每周每千克体重消耗200 ~ 320 kcal (因人而异), 相当于70 kg 的人每天消耗2000 ~ 3200 kcal;
3)运动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且与运动形式有关;
4)为了安全与健康, 每周吸收热量≥10000kcal,且每周减少量≤1000kcal,每周体重减少量≤1.5kg.
调查资料:
基本模型:
w(k) ~ 第k周(末)体重(kg) , k=1,2,…,c(k) ~第k周吸收热量(kcal),a =1/8000 (kg/kcal) ~ 热量转换系数,b ~ 代谢消耗系数(因人而异)
由b和吸收热量c(k)决定体重w(k)的变化规律.
减肥计划的提出:
某人身高1.70m, 体重100kg, BMI高达34.6. 目前每周吸收20000 kcal热量,体重维持不变.
制订减肥计划使体重减至75kg(BMI=26)并维持下去.
1. 在正常代谢情况下安排一个两阶段计划:
第一阶段:吸收热量每周减少1000kcal, 直至达到安全下限10000 kcal/周;
第二阶段:每周吸收热量保持下限, 达到减肥目标 .
2. 为加快进程而增加运动,重新安排两阶段计划.
3. 给出达到目标后维持体重不变的方案.
减肥计划的制定:
1. 确定某人的代谢消耗系数b
每周吸收20000kcal, 体重100kg不变.
由基本模型,令
每周每千克体重消耗20000/100=200kcal——某人正常代谢消耗相当弱.
2. 正常代谢情况下的第一阶段计划
吸收热量由20000kcal每周减少1000kcal, 直至达到安全下限10000 kcal/周.
,
第一阶段需10周
3.正常代谢情况下的第二阶段计划
吸收热量保持下限cmin=10000kcal/周,体重减至75kg.
第二阶段需22周.
两阶段计划共需32周.
4. 为加快进程而增加运动
t ~每周运动时间(h),γ ~运动每小时每千克体重消耗热量
ββ+αγt,
取 γt =40(如每周步行7h加乒乓4h)β+αγt=0.03
第二阶段缩短为12周,两阶段计划共需22周.
5.检验“每周体重减少量≤1.5kg”
正常代谢
增加运动
编程计算w(k),可见满足
6. 达到目标后维持体重不变的方案
每周吸收热量保持常数c使体重w=75kg不变.
正常代谢
=15000kcal/周
若增加 γt =40的运动,则c=18000kcal/周
若减肥计划的开始,就让c由20000kcal/周直接减至15000,14000,13000,12000时体重w(k)下降曲线.
比两阶段计划的时间长,吸收热量突减对身体不利.
7. 达到目标体重所需时间与每周吸收热量的关系
k=1递推至k=n
令目标体重w*=w(n+1),记初始体重w1= w(1)
c=14000,n=70.7707;c=12000,n=38.7407
小结与评注:
减肥科学化、定量化——需要研究人体体重变化的规律.
体重变化既有普遍规律也与每个人特殊生理条件有关,特别是代谢消耗系数β.
计算中由于增加运动使β由0.025提高到0.03时(变化20%),减肥所需时间从32周减少到22周(变化约30%)——体重变化对β相当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