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1.教材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主要内容:
(1)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换位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实事求是精神;自信、乐观、不畏艰险的心理品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达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革命对象
旧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即“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战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也是农民受剥削、压迫,生活极度贫困的经济根源。
官僚资本主义:通过强权垄断社会财富,剥削人民、欺压民族工商业,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革命最主要的动力。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⑴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劳动者;同样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时刻面临着失业、失学、破产的威胁,因而是革命的基本动力,也是无产阶级主要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抑,使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革命的低潮时,又可能附和反革命。
3. 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是中国共产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联合其他阶级进行的推翻封建专制而进行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但也不同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它推翻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的、紧密衔接的。毛泽东将其比喻为文章的上篇与下篇,“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进程中所采取的过渡形式,但也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国家形式。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可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