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1.教材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2.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换位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实事求是精神;自信、乐观、不畏艰险的心理品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1. 武装夺取政权
【提问】在中国,为什么走武装夺取政权而不走议会制、多党轮流执政道路?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扩大党的阶级基础。1924年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后,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进行“清共”大屠杀,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革命队伍受到重创。由此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案例】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错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说,从前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而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现在我们虽然注意了,但仍没有坚决的思想。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提出,例如秋收暴动,就非依靠军队不可。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句话发展成为后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著名的论断。(摘自金春明 陈登才主编《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年版,第134页。)
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军队,靠枪杆子夺取政权。这句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城头的枪声和号角中,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中国国情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只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的中国不是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它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对外则受帝国主义压迫,缺乏民族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工农运动无议会可以利用,更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中国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而是要组织军队,拿起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农村包围城市
【提问】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而不走俄国共产党的举行中心城市起义这条捷径呢?
【案例】 去当红色的“山大王”
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部队由最初5000人锐减至1500人。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洒度就竭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反攻浏阳直取长沙,革命了半天,却退到农村,革到山上做山大王了,这叫什么革命呢?毛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话,通俗易懂,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深刻的真理。卢德铭总指挥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
(摘自《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评说》,苏扬著,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当红色“山大王”是多么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秋收起义的目标就是攻打大城市,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均遭到失败,继续攻打城市无异于自取灭亡。向井冈山进军,退到农村,保持党的实力,是务实理智的选择,不仅使力量弱小的共产党人和红军获得生存机会,更使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从此走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一条充满成功希望的道路。
从此,井冈山“风景这边独好”:“黄洋界上炮声隆”、“十万工农下吉安”、“分田分地真忙”、“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点燃革命成功的希望。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原因
第一,当时我军力量弱小,敌人力量强大,而且反动力量主要集中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则是他们统治比较薄弱的环节。走向农村,在农村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做殊死的决斗,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对抗盘踞在城市中的强大的敌对力量,并逐步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二,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形式,农民更是占全部人口的80%以上。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就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提问】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必须获得广大农民支持拥护,怎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拥护呢?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要求党在农村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有力支持,而要获得农民的支持,就必须废除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分土地给农民,让农民得到真正利益。因而,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就成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活动。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获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农民给予共产党最大的人力物力和精神支持,参军、支前成为了他们的自觉行为,这些是共产党人革命成功的坚强后盾。
【案例】 “淮海战役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是国共三大决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经过65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万余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粟裕将军也说过: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有700多万人加入到支前行列,将4亿多公斤粮食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运达前方,保证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淮海战役不断注入血液。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⑶
1.武装斗争 即用暴力方式夺取政权。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⑷
武装斗争需要一只强有力军队,军队建设发展格外重要。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早在1927年9月的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就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这就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开始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
(3)人民战争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骨干,有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进行人民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敌人的有力武器。
【案例】 毛泽东游击战思想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是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毛泽东做出的一副对联,作为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战运动战的指导性方针。
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剩余部队几百人,来到井冈山。这支队伍是最初的“星星之火”。起义之前,毛泽东从未带过兵、打过仗,于是,毛泽东就开始向井冈山的绿林武装袁文才和王佐请教生存之道。袁、王二人告诉毛泽东井冈山“老土匪”朱聋子的经验:“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毛泽东借鉴“打圈子”战术,并加以发展,提出“不仅会打圈,更要会打仗”,靠此建立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总结红军游击战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朱德将游击战的作战原则进一步概括为著名的“十六字诀”,打败敌人一次次围剿。游击战是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消灭敌人、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有效方法。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都是走州过府,流动作战,最终难成气候。对此,精通历史的毛泽东当然心知肚明。他要创立红军游击战争的新内涵,这就是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将游击战争与根据地建设合二为一,将游击战争的基石奠定在红色根据地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以此扩大苏区,壮大军队。
“游击队必须活动于人民之中,犹如鱼游于水中一样”,游击战动员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形成了广泛的、分散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这是毛泽东克敌制胜的法宝。毛泽东自豪地说:“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扩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
蒋介石哀叹道:“剿匪之难,甚于大战。盖彼利用地形之熟识、与民众之协同,避实就虚,随心所欲;而官兵则来往追逐,疲于奔命矣”。
游击战争点燃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也汇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毛泽东因此被举世公认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游击战大师。
(摘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军事科学院 求是杂志社, 人民出版社。)
【拓展】出自书生,成于统帅。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前,没有上过军校、带兵打仗,在革命实践中,他不断学习他人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创造性发挥,使他成为世界有名的军事家。陈毅回忆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二过。”⑸意思是说,毛泽东不是神,不是天才,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战,但他犯错误后能马上总结,不犯同样错误。这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和成功之道。我们能否像毛泽东那样,在失败中不断总结,做到“不二过”、“不三过”?
2.党的建设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里,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多数,党员素质良莠不齐。毛泽东指出:“有很多党员,在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⑹所以,党的建设格外重要,是一项艰巨任务。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位,共产党员不但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并能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党要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党;要实行任人惟贤的干部路线;要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保证。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逐步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案例】 延安整风
1942年春,针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是:在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文件基础上,反省自己的工作、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和克服错误的方法。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对于党的历史进行了学习、研究和讨论。
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帮助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转变了思想立场,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震惊延安的红军旅长黄克功“逼婚事件”真相
刘茜与黄克功的交往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时,黄克功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旅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段经历在当时的延安是很显赫的。26岁的红军将领,据见过他的人讲,他不仅年轻、英俊,身材高大,笑起来也很有感染力。
黄克功是从江西南康入伍的,到达延安后调到抗大任队长。“七七”事变后,
大批进步青年、爱国学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
1937年8月初,雨过天晴,延安又迎来了一批抗战的女学生。青春的勃发、
对事业的追求,她们成了延安一道靓丽的风景。从山西太原友仁中学毕业的刘茜也是其中的一员。
出身于官宦人家的刘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文化的熏陶。她被分配到了抗大15
队学习。其良好的天赋和内秀很快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深得其队长黄克功的喜欢。
当时正是战争年代,提倡晚婚,条件叫做“二八五七团”,就是说28岁,5
年党龄、7年军龄、团级干部,具备其中之一者才准结婚。黄克功27岁,还差1岁,但他的党龄、军龄、级别已具备条件。此时,刘茜也喜欢上了自己的队长黄克功,他们的恋爱关系也定了下来,同时公开化了。逼婚不成枪杀恋人。
9月间,陕北公学成立,15队全体人员拨归陕北公学,刘茜转入陕北公学继
续学习。不久黄克功从陕北公学调任抗大6队队长。由于他们之间在生活、情调、年龄等方面差异点太多,二人关系开始疏远。黄克功向刘茜送钱赠物,要求结婚。刘茜对黄克功说:“假如你爱我,这钱就不应该给我,请你给前方战士用好了!我们还是讲广义的爱吧!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摆在眼前,四万万同胞正需要我们的爱呢!你说是吗?你爱我吗?而你更应该爱大众。我们都有恋爱的自由,谁都不能干涉对方的交友。”对于刘茜的拒绝,黄克功感到非常失望,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他更轻信谗言以刘茜在陕北公学另有所爱去信责备;同时迫切要求结婚。刘茜感觉黄克功过于纠缠,决意不给答复。黄克功十分恼怒,陷入恋爱泥坑不能自拔,于是萌发了杀害刘茜的念头。1937年10月5日晚,黄克功找刘茜到延河边散步,逼婚不成,随即掏出手枪枪杀了刘茜。
主席挥泪斩功臣
黄克功枪杀刘茜一案,在延安和全国引起不小的震动。据说,当时有一个外国记者代表团正在延安访问。案件处理是否得当,在国内外都将产生影响,外国记者拭目以待。国统区将此称之为“桃色事件”,国民党特务煽动造谣说:共产党高级将领为找老婆要掉头,倒不如过来给你们弄个三房四妾的……这一事件在延安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认为,为严肃军纪,应予以枪毙;但有少数人认为黄克功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资格红军干部,并立有战功,可让他戴罪立功,将功赎罪。黄克功本人也几次上书边区高等法院和毛主席,请求戴罪立功。
毛泽东主席在接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转呈的黄克功的信后,于10月10日复信雷经天(时任庭长、代理院长)。
雷经天同志:
……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10月11日,黄克功被枪决。这枪声向全中国、全世界显示了陕甘宁边区法律的公正性。我国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曾这样评价:“它为将来的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好的法律榜样。”
以此案列说明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
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人民战争的理论。
3.统一战线 指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派别、直至民族、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政治联盟。统一战线可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多数,孤立敌人,壮大自己力量。
由于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党领导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