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药物制剂基础
    • 1.1 药物制剂概述
    • 1.2 药品标准与规范
    • 1.3 手到擒来
  • 2 液体制剂
    • 2.1 液体制剂概述
    • 2.2 液体制剂的辅料
      • 2.2.1 表面活性剂
      • 2.2.2 手到擒来
    • 2.3 溶液型液体制剂
      • 2.3.1 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 2.3.2 手到擒来
    • 2.4 胶体溶液
      • 2.4.1 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
      • 2.4.2 手到擒来
    • 2.5 乳剂
      • 2.5.1 乳剂的制备
      • 2.5.2 手到擒来
    • 2.6 混悬剂
      • 2.6.1 混悬剂的制备
      • 2.6.2 手到擒来
  • 3 无菌制剂
    • 3.1 注射剂概述
    • 3.2 无菌制剂的辅料
    • 3.3 小容量注射剂
      • 3.3.1 洗瓶
      • 3.3.2 配液
      • 3.3.3 灌封
      • 3.3.4 灭菌检漏、灯检
    • 3.4 大容量注射剂
    • 3.5 选学—渗透压调节剂的计算
    • 3.6 粉针剂
      • 3.6.1 西林瓶灌封
    • 3.7 滴眼剂
    • 3.8 手到擒来
  • 4 固体制剂
    • 4.1 固体制剂概述
    • 4.2 固体制剂辅料
    • 4.3 散剂
      • 4.3.1 粉碎、过筛、混合
        • 4.3.1.1 粉碎
        • 4.3.1.2 过筛
        • 4.3.1.3 混合
        • 4.3.1.4 手到擒来
    • 4.4 颗粒剂
      • 4.4.1 制粒
      • 4.4.2 颗粒剂的制备
      • 4.4.3 手到擒来
    • 4.5 胶囊剂
      • 4.5.1 胶囊填充
      • 4.5.2 手到擒来
    • 4.6 片剂
      • 4.6.1 认识片剂
      • 4.6.2 片剂的制备方法
      • 4.6.3 包衣
      • 4.6.4 手到擒来
  • 5 其他制剂
    • 5.1 软膏剂
      • 5.1.1 乳膏剂的制备
      • 5.1.2 手到擒来
    • 5.2 栓剂
      • 5.2.1 栓剂
      • 5.2.2 栓剂的制备
      • 5.2.3 手到擒来
    • 5.3 眼膏剂、气雾剂
      • 5.3.1 手到擒来
颗粒剂
  • 1 视频
  • 2 课件
  • 3 教案




颗粒剂是指药物和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干燥颗粒状制剂。供口服用。其中粒径范围在105~500µm的颗粒剂又称细粒剂。


特点: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小;服用方便;必要时可加入包衣制成缓释制剂;分剂量不易准确,混合性能差。

分类: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颗粒(通称颗粒)、泡腾颗粒、混悬颗粒。随着颗粒剂的发展,还有缓释颗粒、肠溶颗粒、控释颗粒。

生产工艺流程:


制粒:

定义:制得的软材以适宜的方式通过适宜的筛(10~14目),制成均匀的颗粒。

常用的制粒法:小量生产,用手压或搓过筛网。大量生产,用制粒机,分湿法制粒和干 法制粒。

干燥:湿颗粒应及时干燥,避免粘结成块、条。干燥温度为常压60~90℃,温度逐渐升高。干燥时应定时翻动,不应堆积太厚。

 整粒:在包装前筛去过粗(一号药筛)或过细(五号药筛)的颗粒的过程叫整粒。

 包装:应选用质地较厚的塑料薄膜袋或铝塑包装。常用薄膜包衣。达到稳定、缓控释、肠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