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药物制剂基础
    • 1.1 药物制剂概述
    • 1.2 药品标准与规范
    • 1.3 手到擒来
  • 2 液体制剂
    • 2.1 液体制剂概述
    • 2.2 液体制剂的辅料
      • 2.2.1 表面活性剂
      • 2.2.2 手到擒来
    • 2.3 溶液型液体制剂
      • 2.3.1 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 2.3.2 手到擒来
    • 2.4 胶体溶液
      • 2.4.1 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
      • 2.4.2 手到擒来
    • 2.5 乳剂
      • 2.5.1 乳剂的制备
      • 2.5.2 手到擒来
    • 2.6 混悬剂
      • 2.6.1 混悬剂的制备
      • 2.6.2 手到擒来
  • 3 无菌制剂
    • 3.1 注射剂概述
    • 3.2 无菌制剂的辅料
    • 3.3 小容量注射剂
      • 3.3.1 洗瓶
      • 3.3.2 配液
      • 3.3.3 灌封
      • 3.3.4 灭菌检漏、灯检
    • 3.4 大容量注射剂
    • 3.5 选学—渗透压调节剂的计算
    • 3.6 粉针剂
      • 3.6.1 西林瓶灌封
    • 3.7 滴眼剂
    • 3.8 手到擒来
  • 4 固体制剂
    • 4.1 固体制剂概述
    • 4.2 固体制剂辅料
    • 4.3 散剂
      • 4.3.1 粉碎、过筛、混合
        • 4.3.1.1 粉碎
        • 4.3.1.2 过筛
        • 4.3.1.3 混合
        • 4.3.1.4 手到擒来
    • 4.4 颗粒剂
      • 4.4.1 制粒
      • 4.4.2 颗粒剂的制备
      • 4.4.3 手到擒来
    • 4.5 胶囊剂
      • 4.5.1 胶囊填充
      • 4.5.2 手到擒来
    • 4.6 片剂
      • 4.6.1 认识片剂
      • 4.6.2 片剂的制备方法
      • 4.6.3 包衣
      • 4.6.4 手到擒来
  • 5 其他制剂
    • 5.1 软膏剂
      • 5.1.1 乳膏剂的制备
      • 5.1.2 手到擒来
    • 5.2 栓剂
      • 5.2.1 栓剂
      • 5.2.2 栓剂的制备
      • 5.2.3 手到擒来
    • 5.3 眼膏剂、气雾剂
      • 5.3.1 手到擒来
液体制剂的辅料


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和不同的分散程度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药物粒子分散度是关键,与制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药效、毒性有关。


★特点:药效迅速、途径广泛、减少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储存不便。

★质量要求:均相者澄明;非均相者分散均匀,浓度准确;外观好、口感适宜;外用者无刺激;可防腐;包装方便携带与应用。


液体制剂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按给药途径分类:

◆A内服液体制剂: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滴剂。

◆B外用液体制剂: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五官科用液体制剂(洗耳剂、滴耳剂、洗鼻剂、滴鼻剂、含漱剂、滴牙剂、涂剂);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灌肠剂、灌洗剂)。

液体制剂的溶剂:

概述:溶剂(分散介质)对液体制剂的性质和质量影响很大。

常用溶剂: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不影响药效和含测、性质稳定、安全。

极性溶剂:

◆A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绝大多数无机盐类和有机药物。

◆B甘油:外用制剂较多,毒性小,可内服可外用,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物局部药效的作用,对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有缓解作用,C>12%,矫味、防鞣质析出;C>30%,防腐。

◆C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范围广,能促进药物在皮肤和粘膜上的渗透作用,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孕妇禁用。



半极性溶剂:

◆a乙醇:能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但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易挥发、燃烧。

◆B丙二醇:1,2-丙二醇,可作为内服和肌肉注射液溶剂,毒性小、无刺激、与水的混合溶液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对药物在皮肤和粘膜上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

◆C聚乙二醇:PEG300—600,不同浓度的水溶液是一个良好溶剂,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非极性溶剂:

◆a脂肪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易酸败,易受碱性药物的影响而发生皂化反应。

◆B液体石蜡:化学性质稳定,但接触空气易氧化,有润肠通便作用。

◆C醋酸乙酯:挥发性、可燃性,在空气中易氧化。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1. 增溶剂: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增溶质)在表面活性剂(增溶剂)的作用下溶解度增加并成溶液的过程。HLB=15~18,增溶量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

2. 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助溶剂)形成络合物(碘化钾+碘)、复盐(咖啡因+苯甲酸钠;茶碱+乙二胺)或缔合物等以增加溶解度。

3. 潜溶剂:潜溶(Consolvency)指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潜溶剂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原因是溶剂间发生氢键结合并能改变了溶剂的介电常数。

4. 防腐剂:防腐的重要性、防腐措施。

★A防止污染:GMP。

★B添加防腐剂: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水、碳素、氮素、pH(4—8)、温度。

防腐剂的抑菌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常用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性质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最强。通常乙酯+丙酯(1:1)或乙酯+丁酯(4:1),Tween20、Tween60、PEG与本类防腐剂能产生络合作用,与铁变色,与弱碱或强酸易水解,塑料能吸附本品。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好(pH4),防发酵作用较理想。

山梨酸:对酵母菌、真菌敏感(pH4),久置易氧化(可用没食子酸、苯酚使其稳定),在塑料容器中活性会降低。

苯扎溴铵(新洁而灭):在酸、碱液中稳定,耐热压。

其他防腐剂:醋酸氯乙定(醋酸洗必泰,广谱杀菌剂);邻苯基甲酚(杀菌、杀真菌);挥发油(桉叶油、桂皮油)。





★A甜味剂:然甜味剂有蔗糖、单糖强、果汁糖浆(陈皮糖浆、枸橼糖浆、樱桃糖浆、甘草糖浆、桂皮糖浆)、甘油、山梨醇、甘露醇、甜菊甙。合成甜味剂有糖精钠(易溶于水但不稳定,常作咸味的矫味剂)、阿司帕坦(蛋白糖、天冬甜精,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病患者).

★B芳香剂:天然香料有植物性香料、动物性香料和人造香料。植物性香料:挥发油(柠檬、樱桃、茴香、薄荷)及其制剂(薄荷水、桂皮水、枸橼酊、复方陈皮醑)。人造香料:苹果香精、桔子香精、香蕉香精。

★C胶浆剂:粘稠缓和,可干扰味蕾,海藻酸钠、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耆胶、CMC—Na、琼脂、明胶等。

★D泡腾剂:碳酸能麻痹味蕾,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碳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