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就像是地球的一件“外衣”,通过发挥温室效应的“保暖作用”让地球保持着适宣的温度,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而对这种“保暖作用”贡献最大的“功臣”就是

长期以来,自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基本是平衡的。但工业革命以来,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加上大规模农业生产和大面积植被破坏,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含量与日俱增。如今,温室效应让地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威胁。

美国权威杂志《科学》发表了北京大学方精云教授等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开展的植树造林工程,初衷本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却出人意料地延缓了大气浓度的上升速度。

 据统计,中国人工林累计面积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也上升到16.6%。在被‘固定’的碳中,人工林占了80%。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20年里,中国的地面植被共吸收了约4.95亿吨,占每年工业排放量的5-8%。如果加上森林地表和地下以及其它植被类型的吸收,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10%左右。

 瑞典的两位气候专家认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而是水蒸气,从而对温室效应成因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两位专家说,根据他们提出的一种计算未来气温的新模式,与其他科学家的结果相同,地球正在进入一个逐渐变暖的时期。但主要原因是地球轴心在向太阳倾斜,使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今后的一万年里有所缩短。他们认为,随着气温的升高,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逐渐增多。因此,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主要的是增多的水蒸气,而并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

土地退化与荒漠化

全球每年有5×—7×耕地变为沙漠。全球约l0亿人生活在沙漠化威胁地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每年为控制沙漠化至少要耗资45亿美元。

 2006年《中国沙漠与沙漠化》大型报告指出,中国近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占GDP的14%。据此推算,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1994年为4201.6亿元,2000年为7000亿元,其中,包括沙漠化在内的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约为4700亿元。 

 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2至3倍,甚至是10倍。

沙尘暴

★ 沙尘暴是什么?

扬沙和沙尘暴都是本地和外地的尘沙被风吹起造成的。通常,沙尘暴是指携带大量尘沙的风暴,多发生在沙漠和干旱地区,气象上一般以能见度来区分沙尘和沙尘暴;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为沙尘暴,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的为沙尘或扬尘天气。

★ 近年我国风沙灾害统计

据有关部门材料统计,特大沙尘暴20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发生过8次,七十年代发生过13次,八十年代发生过14次,而九十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

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指出:“我国北方四大沙尘源区”分别为:

●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

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

陕、蒙、宁、晋西北长城沿线的沙地、沙荒土旱作农业区

位于北京北部、东部的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科尔沁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