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Gaia 假说的概念和来源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学者维尔纳德斯基(W. Vernadsky)出版了《生物圈》一书,提出地球生物圈是一个由生命控制的、完整的动态系统的观点。生物圈概念将全球的生命看作一个整体,与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岩石圈发生作用,从结构方面阐明了全球的整体性。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英国地球物理学家LoveLock和美国生物学家Margulis提出Gaia假说,从功能方面分析了全球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及全球生命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调。


Gaia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大地女神”,故Gaia假说也称为“大地女神”假说。

Gaia是一个由地球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寻求并达到一个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条件。

 而这个系统的关键是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因为早在动、植物出现以前,微生物统治了地球生命历史的80%的时间。地球表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是由生命和通过生命活动而表现出来,而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能。

Gaia假说注意到了全球生命系统与其它圈层的功能关系,但过分强调了生物改造环境以适合自身生存的有利一面。

 认为生物的作用就是力图维护全球环境的有益平衡,有过于明显的单一目的性。

 虽然Gaia承认“自然选择”等观点,但它主要突出了一方(生命)对另一方(地球环境)的改造。忽略了“系统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基本思想。

其它观点

 由德国地质生物学家Krumbein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Vernadsky的“生物地球化学”概念。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他继承了200年前英国地质学奠基人赫顿的“超级有机体” 概念,称地球为生物行星,认为地球是一个组织化的活体,一个活系统。

 80年代未,一个新地球观已在形成中,是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活的地球”。反映了一种历史的、演化的、有机界与无机界统一的新观点。而传统的观点可以说是把地球看作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物体,反映了一种非历史、非演化、有机界与无机界孤立分割的观点。

 所谓的生物行星,就是指地球具有类似生命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特征。这种特征正是生命赋予地球的。 

新观点概括如下:

 地球表层是一个远离物理和化学平衡态的巨大开放系统。生物圈是这个系统的中心。

 地表系统已存在了38亿年,生命活动几乎贯穿整个地质历史-既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历史。

 自生命诞生以来80%以上的时间里,主要以蓝藻为主的单细胞生物调控环境。多细胞生物出现后环境的化学构成几乎没有多大改变。

 最近两干多年,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提高,成为地表系统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工业化社会后,人类改造环境的强度上升为主导因素,并在近期演变成单一优势的成分。地表系统未来的状态越来越依赖于人类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