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大气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下)

 5、呼吸作用 

19世纪就有人研究浓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但相对于光合作用而言,对高下呼吸作用变化的研究显得不足。

Mangin(1896)发现呼吸作用随浓度升高而下降。可能原因:

一方面浓度升高,导致保卫细胞收缩、气孔关闭、细胞内氧分压降低,从而使呼吸作用下降。

另一方面,因呼吸作用的产物分压提高,而使呼吸作用得到抑制。

一些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能随上升而升高或不发生变化。

Thomas(1993)发现棉花叶的夜间呼吸速率在高下增加。可能与白天在高下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关

Thomas & Griffin(1994)等对大豆的实验表明,高浓度处理50 天后其单位干物质的呼吸量似乎变化不大

Ryle et al. (1992)以及Ziska & Bunce(1998)对多年生草本植物黑麦革以及大豆幼苗实验也表明,植物叶的呼吸或整株呼吸均未受到高浓度的影响

 因此,长期生长在高浓度下的植物,单位面积的呼吸量将会随浓度上升面提高,而按单位生物量计则可能比对照环境下的植物减少。 

6、气孔与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主要位于叶的表面,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通道。叶片是植物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植物对大气浓度变化最为敏感的部位。气孔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来调节自己开度的大小而使植物在损失较少水分的条件下获取最多的


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

叶片的气孔导度是气孔对水汽、等气体的传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与胞间浓度(Ci)反应曲线和A/Ci反应曲线相似。

 环境浓度(Ca)升高导致 Ci 的增加,植物似乎有维持Ci 低于Ca (约20%-30%左右)而关闭气孔的倾向。  

 一般说来,高浓度环境下,C3植物的叶面积增加,气孔的绝对数量增加但密度减少。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如果气孔导度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光合速率提高的话,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必然增加(Eamus, 1991)。

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影响是增加水分的扩散阻力,减少蒸腾量。

而高浓度环境会增加细胞内外的浓度差,通常会增加光合速率,结果导致WUE上升 (如Morison 1985; 蒋高明等1997)。

7、植物化学成分

高浓度环境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最明显的是:

浓度环境下,光合速率提高,叶中许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多糖增加

高浓度环境下,如果增加的碳水化合物以多糖、淀粉形式存在,也可能增加一些果实的糖分,这可能对农作物或水果等经济作物产生影响

长期高浓度环境,植物内的光合系统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如叶绿素蛋白、光合酶蛋白的增加

浓度升高与植物体内非结构碳水化合物(TNC)和其他化学物质变化示意图

+ 表示正影响;- 表示负影响(Poorter et al., 1997)

8、植物形态结构

 在高环境下,植物的形态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根系变粗、中柱鞘变厚、栓皮层变宽等。植物在高浓度下受切割刺激后会产生更多的根系,而且根系增长、鲜重增加(Mortensen, 1987); 

 在高浓度环境下,叶片淀粉粒积累,类囊体膜发生变异,一些植物叶绿体基粒垛及基粒类囊体膜增多,甚至出现膨胀或破裂(Azcon-Beito et al., 1983; 左宝玉等,1996)。 

9、不同功能型的响应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类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全球变化或生态系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注意到传统的分类学在描述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所谓功能型或功能组(functional group)可以是一类对一连串的环境因子具有类似反应的有机体,而且,这些反应是基于同样的机制(Gitay & Nobel, 1997)。与功能型接近的一些生态学术语有:生活型(life-forms)、功能群(guilds)、植物型(plant forms)、植物适应战略(plant strategies)等。 

功能型划分

Gitay & Noble(1997)认为可用以下三种归类方法:

主观分类:该方法最普遍,如人们熟知的把植物分为乔木和灌木

演绎分类:是基于某种假说或前提,如把植物分为关键种和非关键种等

数据调查分类:是在大量性状和种类的调查后提出分类。如把植物分为干扰型(G)、竞争型(C)和胁迫忍耐型(S)等不同的生活选择样式

C4植物适应高温的低环境,而C3植物则喜欢低温和高环境, C3植物通常比C4植物对环境浓度的增加更加敏感(Hsiao & Jackson, 1999),因为后者具有浓缩机制。

因此,C3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对陆地植物净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因为C3植物占植物种总数的95%以上。

C3植物:光合作用中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如:小麦、水稻、大豆、棉花、马铃薯

C4植物:光合作用中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的植物。如:高粱、玉米、甘蔗、苋菜等

C3与C4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