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浓度的响应

 植物体含水量一般为60-80%。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只有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

 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植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生物化学过程。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生物所能忍受的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导致死亡。

 养分供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与温度的复合作用

一般来讲,随浓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会增加5-10℃(Allen, 1994)。

在目前浓度下,C4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度升高的反应大于C3植物。 

2、干旱与浓度升高的复合影响 

 浓度升高的影响在干早区表现最为明显。大部分实验证明,在水分供应出现紧张时,植物对于浓度升高表现的正效应更大。

 在美国生物圈二号高环境下(平均>2200×)生长达4年半之久的热带植物与荒漠植物比较,后者对浓度加倍的反应更明显,如热带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增加88%,而荒漠植物增加171%;热带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91%,而荒漠植物增加109%(蒋高明等,1996, 1997) 。

3、不同氮营养水平下植物对的响应 

 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素营养经常成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限制因素。N素供应不足可以通过产物积累,降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表达及限制蛋白质合成导致光合适应现象。 

  Ziska et al, (1996)发现在播种后34天,高浓度下生长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高于正常处理的叶片,与供N水平无关。在52天时,低N水平的叶片光合降低。 

 实线表示生物量对N:C的光合反应曲线,虚线为营养限制曲线。A, B分别为在低和高浓度下在同一N:C比的平衡点,C为在高浓度下满足两种曲线的平衡点。由图可以看出,若在相同的N:C下(即不受营养限制时),高浓度的促进作用才表现出来。

不同浓度下生物量与叶N含量及N:C比的关系示意图

4、光抑制环境与高浓度下的植物响应



图中是不同浓度培养的斜生栅藻的光合作用—光反应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