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大气圈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大气圈

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的结构和组成 

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发生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因此,有必要了解各圈层的结构和组成。 

大气圈(atmosphere) 

大气圈在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即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也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 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 大气混合得相当均匀和迅速,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  

(1)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根据其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及其大气的垂直运动,气象学上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5层。 

对流层(troposphere)

大气圈中的最底层,对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是气象、气候学研究的重点层次。

范围:   平均0-10 km,地表热量差异导致厚度随纬度不同    

★ 低纬度:平均    17-18 km    

★ 中纬度:平均    10-12 km    

★ 高纬度:平均    8 - 9 km  

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其厚度范围不一。  

例:南京夏季厚约15 km,冬季厚约11 km。

对流层特征: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用气温垂直递减率(r)表示(即: 单位距离内的气温差)

表达式 : r=-dT/dZ = 0.65℃/100 m

式中: “-” 表示气温垂直向上减小,而温度取正值;             

dT:  垂直高度内温度的改变量;             

dZ: 垂直高度的改变量。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温、湿度水平分布不均匀

据不同温、湿度、气流运动、天气变化,对流层可细分为上、中、下三层。

下层(摩擦层):0-1.5 km     

★ 特点:  水汽、尘埃含量最高,气象要素日变化大,低云、雾、霾、浮尘现象频繁,气流交换明显。

中层:2-6 km      

★ 特点:  受地表影响小,大气降水和云现象发生层。

上层:6-10 km 左右       

★ 特点: 气温<0℃,水汽含量极少,由冰晶、过冷却水滴(t<0℃,仍未结冰的水)组成云,中纬度、热带常出现风速≥30m/s强风带。

平流层(stratosphere)

范围:对流层顶-55 km

特点:

平流层下层气温受地面影响很小,在25 km处形成高空暖区。

水汽含量少,气流十分平稳。平流层由此得名,是飞机飞行的理想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