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氮循环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氮循环

N是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成分。N主要存在于大气中,约占大气总量的78%,但在生物圈中仅占生物总量的0.3%左右。

 大气中的主要是靠固氮菌固定到生物圈中。在含氮气体中,氧化亚氮()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目前它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5%。由于N常常制约着植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因此,与生物圈的C等元素的循环发生耦合作用。


氮的循环与化学反应过程的前沿研究领域有:

★N与其他元素间的耦合作用,N和C、S、P等元素在生态系统循环过程中有耦合作用,因为这些均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由于土壤中有机质N与S一般未经鉴别,也不确定,因此它们的降解途径少为人知。又如水域富营养化,不仅N与P的循环耦合,有些C的化合物能抑制水华的繁殖,改变N的循环途径

N化合物在地下水和深层海底沉积物中的反应过程,这需要长期观察和研究

几种主要含氮化合物的特征: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极为稳定,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体积比占78%)。它的固定方式有两种:生物固氮和非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大气中的N进入生物圈的最主要方式。

是主要的温空气体之一,也是含N气体中浓度仅次于的气体,目前在大气中的浓度为0.31×,年增加率为0.3% (Schlesinger, 1997)。它在大气中的存留的时间很长,达150年(Levine, 1989)。它可传输到平流层,参与破坏臭氧层。

及其反应的生成物:为无色气体,强碱性,易溶于水。它吸收波长为10.53 μm的辐射,故也是一种温室气体(Wang, 1976)。的释放源除生物圈N外,还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工业活动

NO及其反应生成物:NO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主要由高温氧化产生,生物源较少,是极具活性的气体,它与反应很快生成 

全球N素循环: 

大气含N为3.9× PgN,是最大的N库。陆地植被和土壤的N库分别为3.5 和95-140 Pg N。全球闪电固定量大气中的N素为3 Tg N/a,生物固定为140 Tg N/a(相当于陆地地表每公顷固定10 kg N/a)。人工生产氮肥所固定的N约为80 Tg N/a,化石燃料燃烧每年能固定N素大约20 Tg。合计约为240 Tg N/a。通过河流输运,每年约有36 Tg N从陆地进入海洋。

如果假定陆地NPP为60 PgC/a,根据NPP的平均C/N比=50,那么可算得陆地植物每年需N为1200 TgN。

另外,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反硝化的估算值在13-233 Tg N/a之间,其中,这种反硝化至少一半以上发生在湿地。生物质燃烧每年将固定的N素以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的量可高达50 Tg N。 

在海洋系统中,每年海洋接收从陆地传输来的N素为36 Tg N。生物固N量为15 TgN/a,通过雨水接收30Tg N/a。深海是个巨大的无机N库,为570 Pg N。通过海洋的反硝化作用,每年有110 Tg的N素以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 


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