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磷和硫的循环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磷循环及其与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 

硫(sulfur, S)循环

磷(P)是地球上的第10大元素,其原子量为30.975。P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仅为1%左右,但它在细胞的能量贮存、传输和利用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另外,它还制约着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光合生产力,因此,P循环是实现生物圈功能的重要基础。

(1)含磷化合物及其分布 

自然界中,磷有4种氧化状态,即-3、0、+3和+5,在这些含磷化合物中,只有以+5价态的磷酸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才是稳定的,他们以各种化合物或以及其可变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下表) 

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促进风化的因子(如植物根系的活动、根瘤菌的作用)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一般来说,矿物中的P含量并不高,并且风化的量不足以提供足够多的植物可利用态磷,因此,大多数土壤都或多或少地出现缺磷现象。因此,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2)P 循环 

全球磷循环与其他几种主要元素循环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气体成分参与磷循环。

 但90年代由于分析技术的进步,人们已能监测到大气中磷的气态化合物,尽管它在空气中不稳定,平均寿命仅为1d,但毕竞还是有一部分磷经过大气圈进入全球性循环(Glindemann & Bergmann, 1996; Glindemann et al., 1996)。

磷在地球中的含量约为0.1%;

地球总重量为6× Tg;

地球上的P总量为6× Tg;

其中绝大部分P存在于地幔和地核中,只有很少部分的P参与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海洋生物体的P库也可由类似方法求得,即,海洋总生物量为

1800Tg,平均P:C比为1:106,那么,海洋P库则为44 Tg P。表层海洋和深层海洋的P库分别为2800 Tg P和100000 Tg P。

(3)碳、氮和磷循环的耦合作用 

在磷循环中,主要通量是由土壤通过径流进入河湖海洋,其中部分颗粒磷沉入海底。由于磷常常是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它的迁移量和库存量会直接影响碳、氮、硫的循环。因此,磷与它们的耦合作用不可忽视(Wollast, 1993)。

磷与碳、氮循环可以在多层次上发生耦合作用。如在分子水平上;细胞水平上;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在什么层次的C、N、P元素的迁移, 都是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来发生联系的。

硫(sulfur, S)循环

硫是地壳中的第14大元素,同P相似,S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也很低,仅为0.25%左右,但对大多数生物的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S在很多自然水体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态,因此,作为养分元素,它很少成为限制因子。

从全球变化的角度,人们关心S循环是因为它是酸雨和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

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一直比较活跃,这是由于酸沉降、温室效应乃至臭氧层耗损均与硫的污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S可以形成8种氧化状态,其价态从-2到+6,但在地球系统中,常常只发现6种氧状态 

碳、氮和硫的生物释放源的未来研究方向

多样的碳生物释放源

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这两个不确定因素如何控制碳源的大小 

氮的生物释放源中含氮化合物的系统分析

 不局限于常规氮的形态分析,而是系统分析各种无机氮化合物(如,)与有机氮化合物  

硫排放源的重点

 重点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的源,包括植物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