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以植物为核心,在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中进行着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成有机化合物,其中一部分有机物通过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再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则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地表,经微生物作用再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于是,就形成了大气-陆地植物-土壤-大气这样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中国陆地有机碳库 

根据中国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量的分析,可得出我国植被总生物量为6.1×tC,44种土壤类型平均土壤深度为88 cm的土壤碳库为185.7×tC (表: 方精云等1996a, 1996b; Fang et al., 1998)。

2、碳固定量 

对于我国森林而言,经计算:

凋落物量总量为2.50× t C/a(方精云等 1996)

根据植物现存量与净增量的关系,

我国森林的总净增量为5.03×tC/a 

森林呼吸消耗量采用森林净生产力与总生产量之比 (△Pn/△Pg)为0.5的系数进行估算,

△Pn =(2.50+5.03)×108=7.53×tC/a

因此,森林的总同化量(△Pg) 为

△Pg=2△Pn=2×7.53×=1.51× t C/a

对于草本植被(主要为草地及农作物)而言

长期积累少,因此净生产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相当

我国草本植被的生物量为16.47×tC(方精云等 1996a), 该值即是草本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根据草本植被的△Pn/△Pg=0.6(Golley 1972; 吉良1976)

估算我国草本植被的呼吸消耗量:

呼吸量=0.4/0.6×16.47×=10.98×t C/a

草本植被的总固碳量(△Pg)为:

△Pg=(10.98+16.47)×=2.75×t C/a

在草本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中,除农作物的谷物外,大都以落叶、落枝和桔杆还田的形式返回到生态系统中。刘允芬(1995)认为,中国的谷物食用消耗为2.24×t C/a,作为生物能直接燃烧的量为1.77× t C/a。那么,归还到系统中的碳量可认为是由净第一性生产量中扣除食用消耗和直接燃烧量部分,即: 

3、碳释放量

由计算得出我国1981-1991年逐年的煤、石油、天然气、水泥和木材生产以及人体呼吸释放的碳量。

根据我国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利用Raich & Schlesinger (1992), Raich et al. (1989)的结果,计算土壤呼吸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