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在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过程中,磷化氢能否产生于自然环境中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磷化氢的产生机理的研究很少有报道。Glindemann(1996)在对传统分析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之后,以德国莱比锡市的大气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在大气环境中检测到了磷化氢的存在。

关于磷化氢的产生机理的研究很少有报道,而对这一问题进行透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磷循环理论的必要补充。

1、北京地区磷化氢的主要释放源

磷化氢通常产生于一些厌氧体系。庄亚辉等(1995,1996)在北京地区选择了水稻田、水库库区、垃圾填埋场等3个典型厌氧场所采集样品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磷化氢在大气中的时空分布及季节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任何气体一旦产生,便要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磷化氢是一种活泼气体,自然也不例外。对磷化氢气体的基体吸附实验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出对于两类基体上层吸附量均高于下层,稻田土壤表现得更为明显,其原因在于大量使用的磷肥均施用于土壤表层。

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水体沉积物及稻田土壤可以作为磷化氢的一种释放源。

2、大气中磷化氢量随季节的变化

对3个季节采样当天早7:00、中午12:00的大气样品进行了测定(图6.16)。两个时刻磷化氢的浓度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夏季尤为显著。早7:00可以看作是在无光照条件下整个夜间释放并积聚在大气中的磷化氢的总量,而中午12:00可以看作是白天经过一定光照时间后大气中磷化氢释放并积聚的结果。


实验室标样的模拟光降解实验进一步确证了上述结果(图6.17)。表明在空气与光照的共同作用下磷化氢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衰减,因此,磷化氢在大气中的自发氧化倾向并不明显,其化学消除过程与光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磷化氢前体物质类型的初步探讨

选取了两种典型的含磷混合物 — 动物骨粉和经过烘干灭菌处理的鸡粪作为含磷底物进行初步探讨。两种底物的添加量平均值分别为1.404 mg Pg-1, 0.337 mgPg-1、0.337mgPg-1。两者各项磷指标列于表6.3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