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产力及其分布和全球碳循环的影响需要了解古气候变化对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和地理分布的影响。古生态数据或记录表明,从未次冰川盛期(1万8千年左右)到现在的间冰期,气候和大气浓度变化引起了陆地植被组成和分布的显著变化。植被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进一步通过生物物理的反馈机制来影响气候系统。

古生态记录不仅可以重建不同时空尺度的古植被动态格局,也可以进一步用来估算相应的古植被生产力和碳贮量的变化。


1.基于古生态数据的重建 

古生态数据(包括植被的孢子、花粉和古植物大型化石等)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有关古植被动态信息。最近发展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花粉数据库为重建长期的不同尺度的古植被动态提供了极好的机会(Huntley, 1990 a,b; Prentice et al., 1996; Webb, 1998)。

目前可概括为4种主要方法用来重建古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Peng et al., 1998): 

(1)分类单位校准法(taxon calibration approach)

该方法是将从表土沉积物中采集的现代花粉样品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主要分类单位其花粉的百分率,然后,将此百分率与实测的优势植被进行校准,建立相关的数量关系(Prentice, 1993; Delcowt & Delcour, 1985)。最后,利用这种数量关系估算时间系列的化石花粉百分率及其占优势分类单位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

但是,缺点是没有考虑非优势植物的分类单位。 

(2)现代类推法(modern analogul method)

现代类推法主要是运用各种非相似测量(dissimilarity measure),将化石花粉的集合与现代花粉的集合进行比较,最相近的集合被确定为类拟物。该方法建立在化石花粉和现代花粉之间存在一个“类拟物”的假定基础上。

现代类推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现代表土植被花粉数据并非完整无缺,过去的气候和植被所包含的一些结合产物,不一定在现代植被花粉的数据中存在。 

(3)多元统计基础上的生态系统重建 

Peng et al. (1994)设计和发展了一种新的多元统计基础上的生态系统重建方法,即根据1249个现代表土花粉数据和330个全新世中期(6000 a B.P.)的化石花粉重建这些时段的植被生态系统。该方法首先利用Olson的生态系统数据库(Olson et al., 1985)和5个主要的气候因子,将整个欧洲划分为23个自然生态系统。 

(4)非统计的生物群区化(non-statistical biomization) 

Prentice et al. (1996)首次提出用非统计的生物群区化方法将每一个生物群区分配给相应的花粉群总体。然后,每一个花粉分类单位被划分到一个或几个以上的植物功能类型(PFT)。PFT最初定义在BIOME模型中(Prentice et al., 1992)。首先需要设定一个近似指数,这个近似指数被用来估算生物群区内可能出现的花粉分类单位百分比的平方根的总和。然后,对计算出的近似指数进行比较。最后,拥有最大近似指数值的生物群区被确定为所重建的生物群区。Peng et al. (1995c)成功地应用该方法重建了13000年来欧洲古植被的时空变化。 

根据植被的花粉数据和统计模型重建欧洲12000年以来的古植被NPP的空间变化。

结果表明NPP的时空变化对古气候的响应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