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 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 1.5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
    • 1.6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 2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 2.1 地球表层系统
    • 2.2 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 2.3 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 2.4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 2.5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6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 2.7 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 2.8 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2.9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 2.10 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 2.11 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 2.12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 2.13 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 2.14 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 2.15 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 2.16 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 2.17 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 3 全球变化与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 3.1 生态学概论
    • 3.2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 3.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 3.5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 (下)
    • 3.6 水热和营养环境改变下植物对CO2浓度的响应
    • 3.7 辐射环境变化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反应
  • 4 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4.1 生物入侵基本概念
    • 4.2 生物入侵的模式及原因
    • 4.3 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
    • 4.4 生物入侵效应和规模
    • 4.5 生物入侵的后果
    • 4.6 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动态
  • 5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5.1 模拟实验
    • 5.2 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
    • 5.3 样带研究
    • 5.4 模型模拟
    • 5.5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6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 6 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
    • 6.1 水环境的性质
    • 6.2 水体富营养化
    • 6.3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 6.4 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 6.5 水位和水量变化及其影响
    • 6.6 营养成分和pH值变化及其影响
    • 6.7 辐射和气体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 6.8 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 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7.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特点
    • 7.2 大气圈
    • 7.3 水圈
    • 7.4 岩石圈
    • 7.5 生物圈
    • 7.6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 (上)
    • 7.7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中)
    • 7.8 CO2循环及相关过程(下)
    • 7.9 甲烷和一氧化碳
    • 7.10 氮循环
    • 7.11 磷和硫的循环
    • 7.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上)
    • 7.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
    • 7.14 大气中的磷化氢及其来源
    • 7.15 生物质燃烧释放的含碳痕量气体-中国案例
    • 7.16 城市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天津北仓的案例
    • 7.17 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8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1 植被气候分类系统概述
    • 8.2 简单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3 综合指标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8.4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和方案
  • 9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1 遥感发展简史
    • 9.2 遥感技术原理
    • 9.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9.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9.5 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
    • 9.6 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
    • 9.7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上)
    • 9.8 自然资源管理及动态监测(下)
  • 10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地理分布
    • 10.1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
    • 10.2 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与发展
    • 10.3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10.4 估算陆地古植被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10.5 现有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的预测
    • 10.6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1 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 11.1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及其生态响应
    • 11.3 有关古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问题
    • 11.4 古生态记录对于未来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2.1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 13 阅读
    • 13.1 阅读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预测未来陆地植被生产力及其分布

全球变化对陆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大气浓度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将深刻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生产力。气候变化对生产力可带来不同的影响。

大气浓度增加产生的施肥效应可能增加陆地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而降水、温度、云量等变化的影响随区域气候不同而异。

全球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潜在影响生产力的因素:

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森林转为农地),酸雨和其他大气污染都可能会造成生产力的降低。

由于大气干、湿沉降中氮素成份的增加,在一些氮素供给不足的生态系统,如许多温带森林和北方森林,这可以促进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提高。但如果氮的输入超过某种水平,又可能危害植被使其生产力降低。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其他灾害(如干旱、虫害)在频率和强度上的增加都可危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利用模型预测未来的陆地植物生产力

由于环境条件的迅速改变、生态系统复杂的瞬时变化,预测全球陆地植被生产力的理想模型应采用前面提到的动态植被模型(DGVM)。这类模型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在时间上的变化动态地结合起来,能够预测植被和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瞬时响应(transient response)。

TEM模型

模型采用了4个平衡态大气环流模型(GCMs, 即GFDL-1, GFDL-Q, GISS, OSU)的结果来代表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雨和云量的改变。为了分别了解只有浓度升高或只有气候变化以及二者共同改变的情况下生产力的相应变化,TEM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条件下的模拟预测(表9.3)。

只在大气浓度加倍的情况下:

TEM模型预测全球净第一性个产力增加16.3%,增加比例最大的是干旱生态系统(沙漠地区增加50%),因为浓度增加,导致水利用效率的提高。生产力增加最小的是北方和温带的湿润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中可供植物生长的氮素往往不足,因而的施肥效应由于氮素的缺乏而受到限制

仅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

TEM模型预测全球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改变极其微小(<2.4%)。气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可正可负,由于各个系统不同方向反应产生的相互抵消,造成整体上的生产力变化很小

TEM模型对未来生产力的预测并不能准确描述未来的情况。但模型的意义在于表明了陆地植被的生产力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浓度升高的敏感性,显示了生态系统中碳、氮、水动态的相互作用是决定植被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模型的预测也使我们了解到在未来的气候和大气浓度的变化下,可能出现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变化。

遥感、GIS和模型估算中国森林植被的NPP:

Jiang et al.,(1999)利用广泛应用的3个经典气候一植被生产力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简单模型, 对中国NPP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用G1S技术将其图示。结果表明,高NPP值出现在中国南部的热带季雨林带,为19.9-24 ;较低的NPP值出现在北部的北方针叶林带,为6.7-7.2 。主要的NPP高值带主要出现在中国东北林区,如红松阔叶混交林和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NPP高达10-11.4,生物量大约为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