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论与知识准备
    • 1.1 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 1.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政策问题
  • 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问题
    • 2.1 社会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2.2 短缺的信号:配额制
    • 2.3 机制的有效设计
  • 3 经济学如何解读中国
    • 3.1 经济学的终极使命:最优安排
    • 3.2 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性
    • 3.3 国民教育中的有效配置
    • 3.4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 4 市场条件下的社会问题
    • 4.1 关于自利
    • 4.2 失信的成本
  • 5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上)
    • 5.1 总量
    • 5.2 结构
    • 5.3 微观与制度
  • 6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下)
    • 6.1 “偷懒”的经济学释义
    • 6.2 流动性的“农民工社会”及人口红利倒U型曲线
    • 6.3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宏观行为
  • 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
    • 7.1 用“大历史观”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 7.2 不成功的启蒙,成功的救亡
    • 7.3 重工业化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实验
    • 7.4 中央集权体制的两大败笔
  • 8 改革的三个逻辑起点
    • 8.1 知识回顾
    • 8.2 农村与农业
    • 8.3 城市与企业
    • 8.4 放松计划约束,中央与地方分权
  • 9 特区:一个改革、开放、市场化 的局部实验
    • 9.1 何为特区
    • 9.2 如何评价特区
  • 10 转型中的社会冲突与制度改进
    • 10.1 功利主义背景下的多元社会价值
    • 10.2 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冲突
    • 10.3 要素流动与一体化的冲突
    • 10.4 私人品与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不平衡
    • 10.5 社会基本价值偏移
    • 10.6 公权力导致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
    • 10.7 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滞后
  • 11 经济市场化与传统社会的冲突
    • 11.1 五个问题的提出
    • 11.2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上)
    • 11.3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下)
  • 12 马恩的社会形态理论
    • 12.1 马克思的启示
    • 12.2 恩格斯的贡献
    • 12.3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上)
    • 12.4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下)
  • 13 中国的经济市场化的选择
    • 13.1 艰难痛苦的选择(上)
    • 13.2 艰难痛苦的选择(下)
  • 14 配置资源的三种机制
    • 14.1 自然配置
    • 14.2 计划配置
    • 14.3 市场配置(上)
    • 14.4 市场配置(下)
  • 15 结构问题与产业结构的分类
    • 15.1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上)
    • 15.2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下)
    • 15.3 产业结构的分类
  • 16 重工业主导型道路
    • 16.1 民国后期重工业道路失败
    • 16.2 工农业在积累上的取舍
    • 16.3 对产业划分的进一步补充
    • 16.4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选择
  • 17 结构调整
    • 17.1 产业结构失衡与初步的调整
    • 17.2 借助改革的结构调整
  • 18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18.1 回顾与引言(上)
    • 18.2 回顾与引言(下)
  • 19 内生交易费用
    • 19.1 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
    • 19.2 案例(上):百人逐兔
    • 19.3 案例(下):养牛者与麦农
    • 19.4 归纳与小结(上):界分产权的意义
    • 19.5 归纳与小结(下):企业生命曲线
  • 20 理论推演与应用
    • 20.1 拓展思考的方向
  • 21 社会成本理论延伸和应用
    • 21.1 内生交易费用与产权保护
    • 21.2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上)
    • 21.3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下)
    • 21.4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5 全面依法治国
    • 21.6 农地的“三权分置”
  • 22 信用、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22.1 案例(上):“三鹿奶粉”事件
    • 22.2 案例(下):医患关系
    • 22.3 信用、儒学伦理与商业伦理
  • 23 农业组织结构变迁:引言
    • 23.1 “三农问题”对理解我国经济的重要性
    • 23.2 土地的重要性
  • 24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24.1 为何颁布私有化的《土地改革法大纲》
    • 24.2 人民公社制下的农业组织形式
  • 25 我国农业组织形态转换过程
    • 25.1 主要问题(上):公社制为何解体和学界争议
    • 25.2 主要问题(下):粮食安全、减负还是增收
    • 25.3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1 初级社效率分析
    • 26.2 人民公社效率分析
  • 27 从公社制到承包制
    • 27.1 承包制为何有效(上)
    • 27.2 承包制为何有效(下)
    • 27.3 承包制为何留不住农民
  • 28 经济发展的“关口”
    • 28.1 引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逻辑
    • 28.2 为何会有“关口”
  • 29 四十年高增长的动力
    • 29.1 地产经济、政府主导
    • 29.2 人口红利、改革和全球化
  • 30 “新经济”
    • 30.1 “新经济”的由来和颠覆性创新
    • 30.2 背景(上):世界经济和贸易
    • 30.3 背景(下):国内发展不平衡因素
  • 31 回顾与延伸
    • 31.1 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关口”
  • 32 现代化经济体系
    • 32.1 现代综合服务业
    • 32.2 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
    • 32.3 新型健康产业
    • 32.4 新材料与环境产业
    • 32.5 环境产业
    • 32.6 新动力车以及配套体系
    • 32.7 量子通信
    • 32.8 先进农业
  • 33 跨越关口的方略
    • 33.1 供给侧改革、培育城市群、强化微观主体
  • 34 阅读
    • 34.1 阅读
  • 35 直播
    • 35.1 第一次直播
    • 35.2 第二次直播
社会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 3 学习目标




阅读

 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指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社会成本一词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分析外部性侵害时首先提出来的。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社会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社会平均成本概念以为了解整个社会和掌握本个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生在英国一个军人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最初的专业是历史,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影响,并在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毕业后投身于教书生涯,成为宣传他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一位学者。他先后担任过英国伦敦大学杰文斯纪念讲座讲师和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他被认为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的继承人。当时他年仅31岁,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务最年轻的人。他任期长达35年,一直到1943年退休为止。退休后,他仍留剑桥大学从事著述研究工作。另外他还担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英国通货外汇委员会委员和所得税委员会委员等职。他的著作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财富与福利》(1912)、《福利经济学》(1920)、《产业波动》(1926)、《失业论》(193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1938)、《就业与均衡》(1941)等。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