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论与知识准备
    • 1.1 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 1.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政策问题
  • 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问题
    • 2.1 社会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2.2 短缺的信号:配额制
    • 2.3 机制的有效设计
  • 3 经济学如何解读中国
    • 3.1 经济学的终极使命:最优安排
    • 3.2 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性
    • 3.3 国民教育中的有效配置
    • 3.4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 4 市场条件下的社会问题
    • 4.1 关于自利
    • 4.2 失信的成本
  • 5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上)
    • 5.1 总量
    • 5.2 结构
    • 5.3 微观与制度
  • 6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下)
    • 6.1 “偷懒”的经济学释义
    • 6.2 流动性的“农民工社会”及人口红利倒U型曲线
    • 6.3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宏观行为
  • 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
    • 7.1 用“大历史观”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 7.2 不成功的启蒙,成功的救亡
    • 7.3 重工业化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实验
    • 7.4 中央集权体制的两大败笔
  • 8 改革的三个逻辑起点
    • 8.1 知识回顾
    • 8.2 农村与农业
    • 8.3 城市与企业
    • 8.4 放松计划约束,中央与地方分权
  • 9 特区:一个改革、开放、市场化 的局部实验
    • 9.1 何为特区
    • 9.2 如何评价特区
  • 10 转型中的社会冲突与制度改进
    • 10.1 功利主义背景下的多元社会价值
    • 10.2 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冲突
    • 10.3 要素流动与一体化的冲突
    • 10.4 私人品与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不平衡
    • 10.5 社会基本价值偏移
    • 10.6 公权力导致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
    • 10.7 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滞后
  • 11 经济市场化与传统社会的冲突
    • 11.1 五个问题的提出
    • 11.2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上)
    • 11.3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下)
  • 12 马恩的社会形态理论
    • 12.1 马克思的启示
    • 12.2 恩格斯的贡献
    • 12.3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上)
    • 12.4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下)
  • 13 中国的经济市场化的选择
    • 13.1 艰难痛苦的选择(上)
    • 13.2 艰难痛苦的选择(下)
  • 14 配置资源的三种机制
    • 14.1 自然配置
    • 14.2 计划配置
    • 14.3 市场配置(上)
    • 14.4 市场配置(下)
  • 15 结构问题与产业结构的分类
    • 15.1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上)
    • 15.2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下)
    • 15.3 产业结构的分类
  • 16 重工业主导型道路
    • 16.1 民国后期重工业道路失败
    • 16.2 工农业在积累上的取舍
    • 16.3 对产业划分的进一步补充
    • 16.4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选择
  • 17 结构调整
    • 17.1 产业结构失衡与初步的调整
    • 17.2 借助改革的结构调整
  • 18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18.1 回顾与引言(上)
    • 18.2 回顾与引言(下)
  • 19 内生交易费用
    • 19.1 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
    • 19.2 案例(上):百人逐兔
    • 19.3 案例(下):养牛者与麦农
    • 19.4 归纳与小结(上):界分产权的意义
    • 19.5 归纳与小结(下):企业生命曲线
  • 20 理论推演与应用
    • 20.1 拓展思考的方向
  • 21 社会成本理论延伸和应用
    • 21.1 内生交易费用与产权保护
    • 21.2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上)
    • 21.3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下)
    • 21.4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5 全面依法治国
    • 21.6 农地的“三权分置”
  • 22 信用、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22.1 案例(上):“三鹿奶粉”事件
    • 22.2 案例(下):医患关系
    • 22.3 信用、儒学伦理与商业伦理
  • 23 农业组织结构变迁:引言
    • 23.1 “三农问题”对理解我国经济的重要性
    • 23.2 土地的重要性
  • 24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24.1 为何颁布私有化的《土地改革法大纲》
    • 24.2 人民公社制下的农业组织形式
  • 25 我国农业组织形态转换过程
    • 25.1 主要问题(上):公社制为何解体和学界争议
    • 25.2 主要问题(下):粮食安全、减负还是增收
    • 25.3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1 初级社效率分析
    • 26.2 人民公社效率分析
  • 27 从公社制到承包制
    • 27.1 承包制为何有效(上)
    • 27.2 承包制为何有效(下)
    • 27.3 承包制为何留不住农民
  • 28 经济发展的“关口”
    • 28.1 引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逻辑
    • 28.2 为何会有“关口”
  • 29 四十年高增长的动力
    • 29.1 地产经济、政府主导
    • 29.2 人口红利、改革和全球化
  • 30 “新经济”
    • 30.1 “新经济”的由来和颠覆性创新
    • 30.2 背景(上):世界经济和贸易
    • 30.3 背景(下):国内发展不平衡因素
  • 31 回顾与延伸
    • 31.1 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关口”
  • 32 现代化经济体系
    • 32.1 现代综合服务业
    • 32.2 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
    • 32.3 新型健康产业
    • 32.4 新材料与环境产业
    • 32.5 环境产业
    • 32.6 新动力车以及配套体系
    • 32.7 量子通信
    • 32.8 先进农业
  • 33 跨越关口的方略
    • 33.1 供给侧改革、培育城市群、强化微观主体
  • 34 阅读
    • 34.1 阅读
  • 35 直播
    • 35.1 第一次直播
    • 35.2 第二次直播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

定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分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