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论与知识准备
    • 1.1 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 1.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政策问题
  • 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问题
    • 2.1 社会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2.2 短缺的信号:配额制
    • 2.3 机制的有效设计
  • 3 经济学如何解读中国
    • 3.1 经济学的终极使命:最优安排
    • 3.2 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性
    • 3.3 国民教育中的有效配置
    • 3.4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 4 市场条件下的社会问题
    • 4.1 关于自利
    • 4.2 失信的成本
  • 5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上)
    • 5.1 总量
    • 5.2 结构
    • 5.3 微观与制度
  • 6 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下)
    • 6.1 “偷懒”的经济学释义
    • 6.2 流动性的“农民工社会”及人口红利倒U型曲线
    • 6.3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宏观行为
  • 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
    • 7.1 用“大历史观”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 7.2 不成功的启蒙,成功的救亡
    • 7.3 重工业化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实验
    • 7.4 中央集权体制的两大败笔
  • 8 改革的三个逻辑起点
    • 8.1 知识回顾
    • 8.2 农村与农业
    • 8.3 城市与企业
    • 8.4 放松计划约束,中央与地方分权
  • 9 特区:一个改革、开放、市场化 的局部实验
    • 9.1 何为特区
    • 9.2 如何评价特区
  • 10 转型中的社会冲突与制度改进
    • 10.1 功利主义背景下的多元社会价值
    • 10.2 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冲突
    • 10.3 要素流动与一体化的冲突
    • 10.4 私人品与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不平衡
    • 10.5 社会基本价值偏移
    • 10.6 公权力导致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
    • 10.7 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滞后
  • 11 经济市场化与传统社会的冲突
    • 11.1 五个问题的提出
    • 11.2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上)
    • 11.3 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下)
  • 12 马恩的社会形态理论
    • 12.1 马克思的启示
    • 12.2 恩格斯的贡献
    • 12.3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上)
    • 12.4 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下)
  • 13 中国的经济市场化的选择
    • 13.1 艰难痛苦的选择(上)
    • 13.2 艰难痛苦的选择(下)
  • 14 配置资源的三种机制
    • 14.1 自然配置
    • 14.2 计划配置
    • 14.3 市场配置(上)
    • 14.4 市场配置(下)
  • 15 结构问题与产业结构的分类
    • 15.1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上)
    • 15.2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下)
    • 15.3 产业结构的分类
  • 16 重工业主导型道路
    • 16.1 民国后期重工业道路失败
    • 16.2 工农业在积累上的取舍
    • 16.3 对产业划分的进一步补充
    • 16.4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选择
  • 17 结构调整
    • 17.1 产业结构失衡与初步的调整
    • 17.2 借助改革的结构调整
  • 18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18.1 回顾与引言(上)
    • 18.2 回顾与引言(下)
  • 19 内生交易费用
    • 19.1 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
    • 19.2 案例(上):百人逐兔
    • 19.3 案例(下):养牛者与麦农
    • 19.4 归纳与小结(上):界分产权的意义
    • 19.5 归纳与小结(下):企业生命曲线
  • 20 理论推演与应用
    • 20.1 拓展思考的方向
  • 21 社会成本理论延伸和应用
    • 21.1 内生交易费用与产权保护
    • 21.2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上)
    • 21.3 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下)
    • 21.4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5 全面依法治国
    • 21.6 农地的“三权分置”
  • 22 信用、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22.1 案例(上):“三鹿奶粉”事件
    • 22.2 案例(下):医患关系
    • 22.3 信用、儒学伦理与商业伦理
  • 23 农业组织结构变迁:引言
    • 23.1 “三农问题”对理解我国经济的重要性
    • 23.2 土地的重要性
  • 24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24.1 为何颁布私有化的《土地改革法大纲》
    • 24.2 人民公社制下的农业组织形式
  • 25 我国农业组织形态转换过程
    • 25.1 主要问题(上):公社制为何解体和学界争议
    • 25.2 主要问题(下):粮食安全、减负还是增收
    • 25.3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 26.1 初级社效率分析
    • 26.2 人民公社效率分析
  • 27 从公社制到承包制
    • 27.1 承包制为何有效(上)
    • 27.2 承包制为何有效(下)
    • 27.3 承包制为何留不住农民
  • 28 经济发展的“关口”
    • 28.1 引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逻辑
    • 28.2 为何会有“关口”
  • 29 四十年高增长的动力
    • 29.1 地产经济、政府主导
    • 29.2 人口红利、改革和全球化
  • 30 “新经济”
    • 30.1 “新经济”的由来和颠覆性创新
    • 30.2 背景(上):世界经济和贸易
    • 30.3 背景(下):国内发展不平衡因素
  • 31 回顾与延伸
    • 31.1 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关口”
  • 32 现代化经济体系
    • 32.1 现代综合服务业
    • 32.2 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
    • 32.3 新型健康产业
    • 32.4 新材料与环境产业
    • 32.5 环境产业
    • 32.6 新动力车以及配套体系
    • 32.7 量子通信
    • 32.8 先进农业
  • 33 跨越关口的方略
    • 33.1 供给侧改革、培育城市群、强化微观主体
  • 34 阅读
    • 34.1 阅读
  • 35 直播
    • 35.1 第一次直播
    • 35.2 第二次直播
回顾与引言(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阅读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金融学、证券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 [1]  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


 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613日—2015523日),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 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