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实战

陆向谦 黄肖山 李伟 王卓然 张天泽

目录

  • 1 学理论不如学案例
    • 1.1 创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 1.2 来自硅谷的从业案例
    • 1.3 来自北京的从业案例
    • 1.4 互动环节—Q&A
  • 2 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 2.1 脑机接口技术现状
    • 2.2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 2.3 互动环节—Q&A
    • 2.4 陆向谦创新创业实验室—部门介绍
  • 3 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
    • 3.1 创始人团队的从业经历和公司发展历程
    • 3.2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
    • 3.3 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3.4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价值
    • 3.5 互动环节—Q&A
    • 3.6 陆向谦创新创业实验室—案例分析
    • 3.7 陆向谦创新创业实验室—部门介绍
  • 4 天时、地利、人和
    • 4.1 创新创业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
    • 4.2 互动环节—Q&A
    • 4.3 陆向谦创新创业实验室—产品介绍
  • 5 主导创业还是加入正在崛起的创业团队?
    • 5.1 创业的成功率
    • 5.2 加入正在崛起的创业团队
    • 5.3 互动环节—Q&A
    • 5.4 “陆向谦推荐”—用户数据分析
  • 6 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及其应用
    • 6.1 创始人团队的从业经历和公司发展历程
    • 6.2 语义识别技术的应用
    • 6.3 “陆向谦推荐”—案例分析
    • 6.4 互动环节—Q&A
  • 7 非常规自我实现
    • 7.1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7.2 人生之路该如何走?
    • 7.3 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案例分析
  • 8 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创业经验分享
    • 8.1 电子病历行业分析报告
    • 8.2 Data is The New Oil
    • 8.3 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之困
    • 8.4 基于优质医疗数据的优质临床医疗应用
    • 8.5 创业早期的“3+1”件事(上)
    • 8.6 创业早期的“3+1”件事(下)
    • 8.7 创业中的“务虚”
  • 9 颠覆式创新与非颠覆式创新
    • 9.1 互联网行业的巨无霸“霸”不过二代
    • 9.2 互动环节—Q&A
    • 9.3 颠覆式创新
  • 10 阅读
    • 10.1 阅读
互动环节—Q&A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不可回避的产业特殊性

  医疗与普通消费领域不同,它并不是一个正常市场化的领域。医疗行业比绝大多数产业肩负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因而国家监管医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非常严格的。

  另一个非常关键的特殊性,是医疗产业开出的账单大多都寄给了政府。传统医疗也好,互联网医疗也罢,最终的主要支付方不变,那么与政府相关体系部门打交道、符合规范条例、通过审批审核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与是否互联网没有直接关系。

改革在于提高效率而非降低要求

  虽然各国的医疗体系结构区别很大,但并不适合用开放度或自由度去做比较,其用于衡量比较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看哪种体系效率更高。因而改革并不意味着更少监管,只是监管的侧重点和方法会不同罢了。例如提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政策仍然强调质量与安全问题,减少了部分非核心条件,但改革旨在提高审批效率,而非审批要求。也就是说对于技术过硬符合标准的产品而言能更快速的进入市场,否则仍旧只能在灰色地带徘徊难行。

体系调整过程漫长

  医改最终会向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然而作为一个庞大顽固并具特殊性的体系,其变化过程却会比其他产业变化跟为缓慢。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也与医疗产业的特殊性相关。所有新进入者的机会皆来自于“改变”,谁能早半步抓住改变的节奏,谁就能获得先机。然而因其变化速度整体节奏较慢,就给了后来者更多追赶的机会,也给了传统势力更多适应调整的时间。

  所不同的是,传统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切入模式,有前人走过的特定路径可供参考。他们至少更了解政府部门的倾向性、更了解如何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而从医疗体系外围进入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却还得走一步看一步地摸索前进,寻找跨过、绕过政策门槛的可行道路。因此,实际上是政策门槛并未真正降低,反而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资金门槛前低后高

  再来看一看资金门槛。就互联网医疗领域创业而言,确实更多偏向于轻资产运营。产品表现形态无论是手机端APP还是其他系统方案,O2O平台本质上都为软件产品。而以硬件形态存在的也多为小型智能硬件设备、可穿戴设备,相比传统医疗设备制造成本确实是大幅降低了。很多时候,从无到有开发出一款软件或硬件产品其资金门槛也确实非常低。在早期阶段,甚至仅需要三五个人做好规划设计,采购少量关键元件,找家代工工厂或IT外包小团队都能在短时间内做出产品原型来。

  然而,产品开发的成本在早期占大头,一但产品推出正式杀入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运营推广的成本预算就开始一路狂飙,远远超出产品开发的直接成本。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过去1年里,互联网医疗概念炙手可热,机构们蜂拥而至,使得天使轮、A轮融资比以往要容易许多,导致一个细分领域中进入A轮后竞争的产品数量过多,因前期产品开发门槛低,导致竟品间同质化严重,残酷的搏斗最后演变成烧钱的艺术。如今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量级早已动辄千万美金了,这时候,资金门槛恐怕已然不低了,没点强悍的融资手段还真是玩不下去。

  此外,如果一旦涉及门槛较高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在研发上与传统医疗领域相比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技术门槛挡住了你还是你的对手

  如果说政策之下人人平等,而金钱对你我也是一视同仁的话,那么技术性门槛可以说是最有可能将你的产品区别于他人产品的手段了。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产品缺乏技术壁垒,那么即便推入市场也很难架构起持久的竞争力。技术门槛最终是挡住你了,还是为你挡住了竞争者?天壤之别。

  细看互联网医疗涉及的技术领域。互联网+医疗,除了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范畴外,医疗一词在技术门槛面前可绝不是摆设。医学以及生物科技领域原本就已有自身庞大的体系,和诸多分支领域,在每一细分类别中都有着无法轻易逾越的门槛。即便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有别人没有的技术与用别人一样的技术显然也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技术的跨界交叉,重新结合,使得技术门槛的高度进一步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