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之阔,
非一流之归也。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宏伟的楼宇,也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再广阔的海洋,也是涓滴不息汇成的。放眼今日之中国,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改善社会民生,抑或是建设法治国家,都有一个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的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耐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爬坡迈坎、攻坚克难,最是考验决心与耐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前进,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浮躁、只求短平快的功利、大干快上的盲目,下一番苦功真功才会有新突破。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则大事可为、大业可成。
■原典
桓公与管夷吾连语三日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知倦。桓公大悦,乃复斋戒三日,告于太庙,欲拜管夷吾为相。夷吾辞而不受。桓公曰:“吾纳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为相。何为不受?”对曰:“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释义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是《东周列国志》中齐相管仲建议齐桓公广纳人才以成霸业时打的比方。意思是说,大厦的建成,不能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润泽,也不是仅凭一条河流的归聚。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将“大海之润”化用为“大海之阔”。
与“大厦”之语相类,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说:“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将“一木之材”扩大为“一丘之木”。北宋苏轼在《谢兼侍读表》中则强调“一木”的重要性:“大厦既构,尚求一木之支。”与“大海”之语相似,《荀子•劝学》亦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所以北宋慧南禅师说:“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学会积累,方能成功。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难与易的取舍,大与小的权衡,充满了执两用中的辩证思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每一个宏图远志,都需要具体的支点;每一个瑰丽梦想,都需要现实的落点。凡事从细处着手,把小事当作大事干,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强调“小问题也要抓”;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他要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反腐败斗争中,他指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同志还引用过“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就是要告诉我们: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达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境界。
■原典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三章》
■释义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谋求解决难题的办法,要从容易之处开始,成就大事的行动,要从细微之处起步。天下所有的难事,必须从易事做起;天下所有的大事,必须从小处着手。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但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规律去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终不为大”,就是为了“能成其大”,以“无为”求得“无不为”。
慎易以避难,
敬细以远大。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人这样形容本职工作。然而,再繁难复杂,也能任务分解;再千头万绪,也能条分缕析。习近平同志还曾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也是强调无论是办文办会办事,还是落实上级部署,都应该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西谚有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以说与之异曲同工。一座摩天大楼,离不开每一块砖头、每一根钢筋的凝聚;满屋的光亮,也离不开每一根蜡烛都擎起光明。做人、谋事、创业,都应该有这种不弃微末的能力。如果遇事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打乱节奏、失去章法,大而化之只会大而无当。因此,干部干事就应该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坚持底线思维,穷尽各种可能的情况、覆盖容易忽视的细节,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原典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喻老》
■释义
《韩非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其《喻老》篇,用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阐发老子思想。韩非子在本篇中把现实中政治斗争的具体体验,上升到哲学高度,使之具有普遍的意义。
在上面这段话中,韩非子解释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此,他举反面例子加以论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焚。”突隙:烟囱上的裂缝。(biāo):飞迸的火焰。意思是,千丈长的大堤,因蝼蚁的小洞而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烟囱裂缝溅出的火花而焚毁。不拘小节,不重微害,不注意在小处消除隐患,最终必酿成大祸。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由来。韩非子由此得出结论:“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以避免困难,郑重地对待细小的漏洞以远离大的灾祸。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不欺小节,才能走向成功与辉煌。
物有甘苦,
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
履之者知。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对于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要“有自信”。的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编织起了覆盖13亿多人的社会保障网,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但也有不同声音,无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崩溃论”,一直不绝于耳。“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我们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中走出来的,合不合适我们自己最清楚。40年来,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各式各样的国际经济危机、政治风波,中国不仅挺过来了,而且每场风雨过后都发展得更好。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这是我们应该有的自信。
■原典
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
——﹝明﹞刘基《拟连珠》
■释义
《拟连珠》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仿连珠文体而作,共六十八首。刘基的思想来源于孔、孟、荀、墨以及易学、名家、法家、兵家、老庄道家等, 因此,他被誉为“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一代文宗”。明末竟陵文派创始人钟惺评曰:“居身涉世之理,用贤治人之道,与夫阴阳祸福、盛衰治乱无不具备于六十八首,寝食其中,有无穷受用处,公真教敷一时,泽被千古者也。”
《拟连珠》的“无穷受用处”就是注重实学、实效、实功,强调实践功夫。在“名实之辨”问题上,刘基主张以“形”“实”证“声”“名”,主要观点为:“观形于声,未必见形;求实于名,未必得实”,反对“声”“名”等一般性的描述语言和理论,主张从“形”“实”中获取关于事物本质性的认识。为此,他提出:“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这与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一样,都阐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等文中引用
■解读
怎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在提高修养、加强学习之外,习近平同志更提出,要加强实践。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的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脚上有泥,心中才有数”,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必须到实践中去经过一番捶打磨炼,愈艰苦、愈困难、愈复杂的环境愈是一种历练。在多层面的实践环境中千磨万击、磨炼意志,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干增长了、思考深入了、见识提升了,“百炼成钢”,这是干部成长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种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干部,才是信得过、站得稳、立得住的好干部。
■原典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原为二十卷,大部分散佚,仅存五卷,后经北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政理”为其第七卷。
《说苑•政理》阐述了古代贤人为政的道理。在上面这则故事中,魏文侯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行前叮嘱他要“全功、成名、布义”。西门豹问怎样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广施仁义。魏文侯答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脚踏勘可靠,用脚踏勘的不如用手辨别可靠。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到了邺县后,及时深入调查研究,“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迅速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习俗,并发动民众开凿十二“渠”,“名闻天下,泽流后世”。
不受虚言,
不听浮术,
不采华名,
不兴伪事。
——《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古往今来,凡事兴于实,败于虚。成就人世间的一切梦想,又有哪一个能离得了实干?战国赵括纸上谈兵,让40万将士惨遭活埋;盛唐三朝宰相姚崇,临终前总结为政经验,只言及“崇实充实”四个字。南北朝时期,南朝士大夫与世沉浮、虚谈废务、崇尚清谈、向往玄学、不尚实干,结果使南朝偏安一隅长达数百年,留下了深沉的历史之思。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行合一,热衷虚谈废务而不求真务实,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结果只能是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习近平同志一直很推崇的一句话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推出八项规定并“反四风”,到亲自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矛头所指,无一不是“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风气所倡,也正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是一个务实为政的新境界。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释义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汉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在重申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借鉴。全书包括《政体》《时事》《俗嫌》和《杂言》上、下五篇。其中《俗嫌》主要批评世俗盛行的卜筮、禁忌、祈请、神仙方术、谶纬等迷信。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是对“在上者”即统治者的劝告。意思是,不接受虚妄的言论,不信从虚浮的技艺,不采用华而不实的名称,不兴作伪诈的事业。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将四个否定副词和动词联合使用,组成了整齐的排比句式,说明统治者应采取的正确立场,态度坚定,毫不含糊。荀悦进而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认为说话必须产生实际效果,方法必须有标准和法则,名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事必须有结果来证实。以此杜绝“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