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设计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中分布最广、与居民接触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城市居住区組织设计结构有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H种组成元素,这王种组成元素决定了不同形式居住区的结构组成形式,包括:居住组团——居住小区一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及独立组团等形式。各级结构形式中存在属于各自的绿地形式,如居住区公园是最高一级公共绿地为整体居住区服务,小游园设计沟通了小区一级的绿地形式,组团绿地丰富了居住组团楼宇之间的绿地景观。
1 居住区公园设计方法
能够为全体居民提供使用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设汁需求是居住区公园设计的根本,因此居住区公园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也位置,为满足不同居住区域的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分钟左右,服务半径满足800—1000m的设计要求。
居住区公园的设计中应当有较为充分的景观元素和明确的功能划分,同时居住区公园面积较大,会出现地形变化,因此居住区公园应当利用地形,布置充足的景观元素形成丰富的组景关系,满足不同群体也理及行为需求。同时在公园内部满足通达性要求,提供合理的浏览路线,种植四季成景的植物以达到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目标。
居住区公园应当为开撤性空间,环绕居住区公园的道路布置各种景观形式,如静态水景、大面积草坪、儿童游憩场、青少年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场地,同时兼顾无障碍设计。
2 小游园设计方法
小游园是居住小区级的公共绿地结构形式,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版)规定:小游园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最小规模一般为0.4/hm2。"小游园的设计一般为开敞式布置,至少一面与小区级道路相邻,临街的植物景观一般应采用色彩鲜艳或对比较明显的种类,能够起到加强视觉效果的作用,用于引导视线,进行空间划分,同时为方便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一般以200—300m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小游园中应考虑设计为老年人休息观景、打拳的空间,为儿童提供游憩的活动场地,同时再结合垂直绿化,形成丰富的层次空间。
3组团绿地设计方法
组团绿地是相对于居住区组团的绿地结构形式,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版)规定:组团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最小规模一般为0.04/hm’。组团绿地的设计应当能够满足邻里交往的需要,一般居住区组团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3000左右,规模较小,在这个空间中应考虑老年人、儿童、成年人的休息需要,可以设计小沙地、游戏器具、座椅等景观小品,通过塑造微地形的方式设置亲水平台、草地等。近宅的树木不宜过近过密,形成较好的通风光照环境。
组团绿地的位置不同功能性就有所差异,组团绿地开放性较强,周围包括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成围合式布置,日照间距较大,采光性及通风性较好,在绿地中设计了儿童沙坑及亲水平台,亲水空间中设置水面上涉水的涉步石,满足儿童游戏的需求,浅水池水深300mm,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儿童的安全性,同时儿童在玩耍时大部分有家长陪同,所设置休息凉亭及花架、座椅来满足陪同儿童玩耍的成人需求,同时老年人有看人、看景的绿地需求,凉亭及花架能够满足一定的领域感和围合感,满足老年人观景观人的也理需求。
4宅旁绿地设计方法
宅旁绿地是属于居住建筑用地中的绿地形式,这部分绿地只计入绿地率,但不属于公共绿地,不计入公共绿地经济指标。宅旁绿地人均可达4一6m%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续和补充。宅旁绿地可W加强邻里或家庭成员的交往活动,较好的缓解了现代居住区单元楼的封访隔离感。宅旁缘地包括三种形式:
(1)近宅空间:包括住宅首层院落及住户景观阳台、顶层屋顶花园等形式,这些类型的近宅空间具有很强的领域性为用户所有,不具有开放性或开放性不强。同时还包括单元的入口处绿地、入户景观路等,这部分绿地主要服务于运一栋楼的居民,具有单元领域性。
(2)庭院空间:主要指庭院的绿化,还包括宅旁小路的绿化,属宅群或楼栋领域。(3)余留空间;除近宅空间及庭院空间外的所属性不明确的空间,并具有消极性,如空间过于狭长、空间小且背光等空间为余留空间。在宅旁绿地的设计时,可使用乔木成行列式布置,用W阻隔灰尘、减少噪音降低风速、改善小气候,同时能够形成树荫。搭配灌木和花井、草坪,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
地面多铺设耐践踏的草坪能够满足在此游玩的儿童及老人使用需求,年龄集中在0—2岁的儿童多由家长带领在宅旁绿地中玩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行动能力受限,设置丰富的植物形式及景观小品让儿童能够更多的通过观看及触摸进行学习,设计休息设施能够满足陪同的家长休息及交流的空间。宅旁绿地使用频率较高的人群还包括老年人,有些老年人年事己高、行动不便,不能长距离行走,设计中的休息设施就能够满足他们接触自然环境的需求,同时花架具有一定的领域性,能够满足安全感的需求。
5道路绿地设计方法
道路绿地是属于居住道路用地中的绿地形式,用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面积,不计入公共绿地经济指标。道路绿地的形式受到道路影响,如在居住区中道路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路、宅间路、入宅路等形式。在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及组团路当中道路绿地较为常见,道路绿地的宽度一般在1一2m左右,常见的形式为树池、树带、树池和花坛结合、树池和草坪结合,行道树在道路中能够起到区分人行道和车行道、减尘及形成树荫的作用。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道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道路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行为需求。
(1)主干道绿化
居住区中的主干道一般为一级道路,包括机动车道、道路绿地及人行道。道路绿地中行道树是主要的绿地元素,它的种植能为行人及车辆提供树荫,但需要考虑转弯半径的合理,保证安全视距。行道树一般选择树千挺直优美,树冠较大浓密的乔木进行行列式种植。分车带常用灌木、花井及草坪结合布置。
(2)次干道绿化
居住区次要干道即为小区级道路或称为二级道路,主要是联系主干道和各级道路,宽度一般为6—7m,满足车辆通行及行人行走需求,可适当加宽人行通道的宽度,满足居民散步的需求。
(3)住宅小路的绿化
住宅小路是联系各栋住宅,宽度3—4m,为满足行人行走、散步、适当通车具备应急的道路。在布置住宅小路时可考虑靠近住宅一侧种植灌木、花并、另一侧种植种植行道树,既能满足绿化要求,又不会影响底层住户采光。同时绿地中可配置花架、花台、座椅、简单的活动设施来满足居民活动需求,在这一绿地中活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停留,及大部分群体散步等形式。
(4)宅间小路绿化
主要供自行车和人行交通,满足清除垃圾、救护和搬家等需求。宜将住宅与宅间小路之间场地铺装作为过渡领域供居民使用,便于自行车的临时停放。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一般为2.5-3米,不宜小于2.5米。货车和消防车通过,两边还留出不小于1米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