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淮河水患及淠史杭工程
-
2 淠史杭精神
专题案例——淮河水患及淠史杭工程
专业导读:
结合学校所在地安徽省及六安市,建立校本水资源案例,通过案例思考水资源的特性:再生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的广泛性与不可替代性;利害两重性 历史上安徽称为“乞丐之乡”与水资源有关系么? 历史上淮河水患频发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治理措施是什么? |
思政导读:
建国之初,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疾苦关注在心,重视水患的治理。安徽省地方领导人着眼于大局,提出淠史杭灌溉工程的目标,不仅仅泽被六安当地,而立足于安徽省全局考虑。 六安市地方领导人,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工建设淠史杭工程,具有自力更生的精神与力量;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宣传、推介工程,使工程逐步得到安徽省和国家的支持,要勇于展现自己,争取支持与尊重。 |
参考阅读观看资料:
纪录片:
l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新中国治理的开始
l 中国有个淠史杭(上)(2011年六安市政府主导的淠史杭纪录片)
新中国治淮背景、及淮河水患原因剖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U0NTY4ODg0.html
l 人间天河淠史杭
2018年8月19日是伟大的淠史杭工程开建60周年, 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安排,由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牵头,六安市广播电视台2018年制作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人间天河淠史杭》。
在线视频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简介版
人间天河淠史杭——精编版
淮河水患
淮河历史水患——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
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4、15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又旱,有时则先旱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1][2]。
淮河水患的原因
从12世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的数百年间,淮河总是以频繁的灾害向世人显示它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
气候因素——暴雨频发[3]
淮河流域的暴雨多发生在6到8月,其中六七月份主要受梅雨锋影响,8月份主要受台风影响。淮河干流及其支流上游的桐柏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沂沭河上游的沂蒙山区,都是夏季暴雨的多发地区,其中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上,大别山区超过1400mm,这2个地区也是淮河降水最多的地区。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4])、涡切变[5]、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2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大范围持久性降水是由切变线和低涡接连出现而形成。初夏梅雨期长短、雨量的多寡,基本上决定了淮河全年的水情,如1954年、1991年、2003年、2007年连阴雨时间长、雨量多,形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查近百年来的台风资料,发现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亦即台风雨可以影响整个淮河流域。台风型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75-8”林庄暴雨,6h雨量830mm
.接近世界纪录。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一般自南向北或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冷锋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后在苏北
地区消失,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地形因素
一、落差不均衡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而从淮源到洪河口的上游364公里河段,落差就有178米,占总落差的89%。由于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因此,中游也成为治理淮河最关键的河段。
二是支流多。
淮河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南岸支流众多,均发源于山区和丘陵区,源短流急,较大的支流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史、淠河是南岸主要支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区。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包浍河等。沙颍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伏牛山区。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势必造成巨大压力。
三是“卡脖子”。
在上中游的许多河段,由于河道弯曲狭窄,支流洪水迅猛汇集后,极易造成行洪不畅。据专家介绍,常常在淮北各支流洪水缓慢汇入淮河的同时,淮河干流上游与淮南山区各河又接连发生洪水,这种洪水组合对淮河干流的威胁最大。
四是两头翘。
上游基本上是山区丘陵地带,坡大流急,而淮河水系最大的湖泊洪泽湖由于多年泥沙淤积、加高加固,湖底已高于淮河河床,形成“地上湖”,情形类似黄河下游。再加上从洪泽湖中渡以下全长150公里的下游,落差只有6米,致使淮河洪水越到下游越缓慢,往往一次洪水过程长达30天甚至更长。
新中国治淮的决策
1950年的6月底7月初,淮河流域连续降雨,淮堤决口,酿成大灾。7月2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淮河大水受灾情况的电报送达毛泽东。
毛泽东在审阅时后当即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问题。”
8月5日,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淮北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的机要急件送到了毛泽东手中,电报中说:“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
史载,毛泽东阅读这封电报时难过地落了眼泪。随后责成周恩来着手治淮准备。9月政务院出台《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5月,毛泽东还亲自到淮河视察,并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指示。此后至1957年,我国对历史上水患频繁的淮河进行全流域,多目标的治理,取得根治淮河第一步成就。(以上参见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和其他有关文献)。
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0月,皖北行署和皖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发布了《治淮动员令》,号召全皖北人民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为实现毛主席根治淮河的指示而奋斗。[6]
淮河治理方针[7]
关于治理淮河的方针,应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目前则应一方面尽量利用山谷及洼地拦蓄洪水,一方面在照顾中下游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防洪与疏浚。中游蓄泄并重,按照最大洪水来量,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时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洪泽湖仍作为中下游调节水量之用。淮河流域,内涝成灾,亦至严重,应同时注意防止,并列为今冬明春施工重点之一,首先保障明年的麦收。
安徽淮河流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支援淮海战役和大军渡江的热情,投入到治理淮河的伟大斗争中去。到1951年5月,淮河干支流复堤工程基本完成。按不同标准断面,修筑了淮河左右堤防和颍河、涡河、茨河、浍河、淠河等部分堤段,共做土方2281万立方米。
在淮河流域人民治淮斗争的热潮中,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的伟大号召,给治淮工作以巨大鼓舞。
1951年4月,淮委工程部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完成《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对淮河全流域的治理工作作出安排。1956年,淮委勘测设计院会同沿淮各省水利部门编制了《淮河流域规划》。
从1952年开始,安徽淮河流域人民在进行干支流治理的同时,按照治淮规划,先后在淠河、史河上游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4座大型山谷水库。同时,利用安徽境内淮河两岸的湖泊洼地,兴建城西湖、城东湖、濛河洼和瓦埠湖4处蓄洪区。
淮北大堤、大型山谷水库和蓄洪工程的建设,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人民治淮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了淮河中游的防洪工程体系,有效抗御了1954年后多次较大洪水,在安徽治淮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从1957年开始到“大跃进”运动结束,安徽的治淮工作在指导方针上出现偏差,开始实施“以蓄为主”的治淮方针,大搞“水网化”与“河网化”,偏离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其间,在舒城县杭埠河上游兴建了龙河口水库(即万佛湖),1969年峻工。
1958年开始,在安徽省中、西部的丘陵地带,依托梅山、响洪甸、磨子潭、佛水岭、龙河口五大水库,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淠史杭灌溉工程。该工程除了巨大的灌溉效益外,还具有发电、航运、养殖、绿化及向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治理自然灾害,安徽的淮河治理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建成了蚌埠闸、阜阳闸、蒙城闸等干支流上的大中型节制闸,并增加泄洪设施,发挥了既能蓄水,又能排涝的功能。
六安市五大水库
六安五大水库,即著名的大别山区水库群——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它与淠河、史河、杭埠河等干渠连为一体,纵横交错,蜿蜒数百里,犹如玉带明珠。佛子岭水库大坝(位于霍山),是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坝”;梅山水库大坝(位于金寨),是当时世界第一连拱高坝;龙河口水库大坝(位于舒城),是当时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受到联合国大坝委员会的盛赞。
其他参考阅读资料
http://www.hprc.org.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sanguoshilxswj/200906/t20090629_12905_1.html
治理淮河
http://www.anhuids.gov.cn/Home/Content/14081?ClassId=6579
淠史杭灌区
淠史杭灌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是与都江堰、河套平原并称的中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
皖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江淮分水岭贯穿其中,淮河水系自西南向东北、长江水系自西向东,分别形成自然斜坡度。境内有6条主要河流,两条河之间必有一个分水岭,在分水岭上修干渠,上有5大水库的充足水源,下有大量中小型水库和成千上万个塘、坝可作为中小型反调节水库,自流灌溉一劳永逸。淠史杭自流灌溉率高达80%以上,不仅居于全国首位,而且名列世界前茅。
为何要建灌区
“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
1952年1月至1958年6月,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水库先后开工、建成,拦腰截断淮河的几大支流,削减洪峰,下游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得到缓解。但四大水库工程集水面积小、蓄水量小,一遇大旱,有如杯水车薪。即便是在条件好一些的地方,正常年景也只能满足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灌溉水量,旱灾之患并未根本解除。这才有了兴建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的设想。1958年开工,1972年,淠史杭灌区骨干工程建成通水。
灌区规划设计过程
曾希圣是安徽治淮工程的最高统帅,他在安徽的水利建设事业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佛子岭水库建成以后,他就萌发了利用水库的尾水发展下游农田灌溉的设想。地处四大水库下游的皖西六安专区根据曾希圣的设想,于1953年编报了《淠右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设计灌溉面积108.9万亩,曾希圣同意开发,并应允拨给1.25亿公斤粮食作为省里的投资。但是,由于挖压土地阻力大,群众搬迁困难,加之技术力量不足、物质匮乏,淠右灌区的方案没能付诸实施。
1956年,淮委遵照曾希圣的意见,再次提出开发淠右灌区,并抽调了一个控制测量队和四个地形测量队,进行实地勘测,然后于1957年11月正式编制出《淠右灌溉工程规划》,将六安专区于1953年设计的灌溉面积发展到了551万亩。曾希圣却否定了这个方案,他对皖西的淠右工程也形成了新奇而大胆的构想:在佛子岭、响洪甸两座水库下游的东西两淠河交汇处,拦河筑坝,再建一座水库,然后把水引向合肥,引到皖东。
曾希圣当时提出建两河口水库,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说实话,我们没有力量承担这么大的工程。但是,曾希圣要求我们把水送到合肥送到皖东,是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怎么办?在广泛征求水利技术人员的意见后,地委经过慎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六安地区境内的史河、淠河、杭埠河沟通,建一个特大型灌区。
淠史杭灌区建设过程
淠史杭的规划虽然在曾希圣的工作日程上“立项”了,但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甚至在开工以后尚未在省水利厅立项。
但是,六安的各级干部等不得了,六安的农民兄弟等不得了。1958年,入夏以后,连续70多天无透雨,塘坝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死,500多万亩农田成灾,尚有152万亩不能下种,全区有200万人投入抗旱。
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开工典礼在六安县苏埠镇南5公里的横排头隆重举行,这里曾是当年徐向前创造“苏家埠48天战役”大捷的地方,为了创造建设新中国的奇迹,皖西人民再一次在这里誓师,向大自然宣战。中共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为典礼剪彩,专员兼淠史杭指挥赵子厚发布开工命令,挥锹破土。
工程立不上项,就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这就意味着,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必须自力更生。开工初期,国家没给一分钱,地区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质基本上靠群众自筹。
在曾希圣的亲自过问下,水利厅在淠史杭第一工期快要结束之际,下拨1100万元。
1959年的夏天,江淮地区再次遭受特大干旱。
淠河总干渠开通,首次放水抗旱。时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就在这一年的国庆之后,在曾希圣的关照下,省水利厅给了淠史杭一个特别代表的名额,由赵子厚参加全国水利水电施工会议。这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淠史杭的机会,赵子厚在会场上把灌区的全图挂在墙上,发表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演讲,淠史杭沟通三河的精妙构思和宏大气魄令所有与会者叹服。淠史杭以明显的优势赢得了国家的重视,水利部在会上便决定为淠史杭工程投资4500万元,钢材200吨,这是淠史杭工程所争取到的第一笔国家投资,并在国家计委立上了项目。
灌区润泽
合肥政务新区有个著名的天鹅湖,每天游人如织,已成新区一景。天鹅湖的水居然也来自淠史杭灌区。
过去因常年干旱车水累死人而得名的霍邱“死人堰”,建成灌区后每年节约车水工日近万个。过去因经常干旱粮食无收,人们连年外出逃荒而得名的肥西县“叫花岗”,变成了粮食高产稳产,人们安居乐业地。[12]
一个鲜为人知,但却令人震撼的水利工程!
——淠史杭工程
“乞丐之乡”的穷根在哪里?
从明清以来,安徽就一直被世人讥为“乞丐之乡”。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个细节,江苏的巡抚官场失意,被异地安置到安徽,虽还是原来的级别,他却以为是遭到了重“贬”。就连他的夫人都说,到那个“叫化子乡”去当官,真是倒透了霉了!其实,安徽被称为“叫化子乡”,不是外人强加的,而是当地人自己唱出来的,皖东的凤阳流传着一首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朱明王朝横征暴敛,搜刮民财,民不聊生,天怨人怒。由清而至建国前,江淮大地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为这块土地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是历史的事实。不过,这只是人祸,安徽穷还穷在天灾上,淮河三五年发一次大水,这几乎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洪水一来,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房屋毁于一旦,人畜均遭受灭顶之灾。天灾人祸,闹得淮河两岸人民年年闹春荒,“身背花鼓走四方”,远走他乡去沿门乞讨。安徽人头上的“乞丐之乡”帽子就是这样戴上的。
共产党夺得天下之后,曾希圣就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有人便戏称他为“乞丐头子”。可是,他这个深得毛泽东和周恩来器重的一方“诸侯”,不仅耻于戴“乞丐头子”这顶不光彩的帽子,而且决心带领安徽人民扔掉“乞丐之乡”的帽子。
对于安徽人民来说,淮河是一条害河。1950年夏,淮河再次泛滥成灾,两岸4000多万亩农田颗粒无收,1300万灾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曾希圣把灾情如实地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流着眼泪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请周恩来总理负责抓紧拟定治理淮河的方案。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并亲笔题词。人民领袖一声令下,淮河流域苏鲁豫皖四省迅速掀起了治淮高潮。
淮河是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治理的第一条大河,由水利部治淮委员会负责实施,四省分段施工。安徽位于淮河中游,自然成为治淮的前沿阵地,当然也得到了国家很多的支持。短短7年时间,仅皖西大别山区,就相继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座大型水库,均是由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大别山四大水库有效地遏制了下游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江淮地区人民的旱灾之患。
江淮地区为大别山余脉,境内岗峦起伏,水资源为自然降雨产生的地表迳流,丰水年份洼地洪涝成灾,枯水年份干旱成片。民谣唱道:“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以皖西为例,史料记载,建国前的500年间平均二三年就有一次水旱之灾,其中旱重于涝,为害也更频更烈,从世代沿袭下来的地名便可见一斑,如“晒死鸡”,“晒网滩”、“死人堰”等,这些至今仍在的地名都与旱灾有关,闻之令人发怵。皖西各地更是明确记载着大旱之年的惨状:“赤地千里,杯水千钱”;“斗米千钱,人相食”。从皖西到皖东,江淮地区人民世世代代饱受旱魔的蹂躏,位于江淮丘陵中央地带的省城合肥,亦属严重缺水的地区。
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水之后,曾希圣对安徽的省情就有了明确而清醒的认识,“乞丐之乡”穷就穷在“水”上,要想不当“乞丐头子”,要想带领江淮人民彻底走出生存困境,根本的出路也在“水”上。身兼省委书记和淮委副主任,曾希圣是安徽治淮工程的最高统帅,他在安徽的水利建设事业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佛子岭水库建成以后,他就萌发了利用水库的尾水发展下游农田灌溉的设想。地处四大水库下游的皖西六安专区根据曾希圣的设想,于1953年编报了《淠右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设计灌溉面积108.9万亩,曾希圣同意开发,并应允拨给1.25亿公斤粮食作为省里的投资。但是,由于挖压土地阻力大,群众搬迁困难,加之技术力量不足、物质匮乏,淠右灌区的方案没能付诸实施。
“全国之最”的规模是怎样形成的?
1956年,淮委遵照曾希圣的意见,再次提出开发淠右灌区,并抽调了一个控制测量队和四个地形测量队,进行实地勘测,然后于1957年11月正式编制出《淠右灌溉工程规划》,将六安专区于1953年设计的灌溉面积发展到了551万亩。
出人意料的是,几年前就积极要开发淠右灌区的曾希圣却否定了这个方案。原因何在呢?
继1956年批邓子恢“反冒进”之后,全党全国开始陷入一股越来越丧失理智的极“左”狂潮,在路线问题上,党的一些高级干部宁“左”勿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向不折不扣执行毛泽东命令的曾希圣,正是从这时开始,在对安徽工作的指导上一个劲地向“左”看齐,一味地求大求快。出于这种心态,曾希圣对安徽的水利建设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淮北实现河网化,根治涝灾,保证旱年有水利灌溉,大小河道要能行船。与此同时,他对皖西的淠右工程也形成了新奇而大胆的构想:在佛子岭、响洪甸两座水库下游的东西两淠河交汇处,拦河筑坝,再建一座水库,然后把水引向合肥,引到皖东。
几年来,一直在积极筹划开发淠右灌区的六安地委一班人,尽管对水利工程是那么的“如饥似渴”,但对曾希圣的构想也是望而却步。曾希圣的构想是有远见卓识的,也是非常有魄力的,但若按这一构想实施,现在的霍山城就完全成为水乡泽国了,全县的粮食主产区全部淹没,移民数万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人力财力物力也不堪重负。那么,曾希圣怎么会收回这一成命的呢?淠史杭灌区现在的规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1997年11月12日,在马鞍山市长城宾馆,笔者就这个问题专门采访了原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同志。杜维佑从省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定居于江南钢城,回首40年前的往事,他仍然记忆犹新,就连一些数字都记得十分准确。他说,曾希圣当时提出建两河口水库,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说实话,我们没有力量承担这么大的工程。但是,曾希圣要求我们把水送到合肥送到皖东,是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怎么办?在广泛征求水利技术人员的意见后,地委经过慎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六安地区境内的史河、淠河、杭埠河沟通,建一个特大型灌区。
地委形成决议之后,杜维佑和第二书记、专员赵子厚一道,专程赴合肥向曾希圣同志汇报这一方案。杜维佑说,曾希圣虽然令人敬畏,但并不难见,他知道你这个人,知道你找他要讲什么事,他就会安排时间接见你。曾希圣听说六安的两个党政一把手来回报淠史杭的方案,立即召见。开始,他不说话,听完汇报,他说,你们不要光考虑六安地区如何,要为全省着想。我问你们,你们能调多少水到皖东?能不能保证合肥董铺水库的供水?杜维佑和赵子厚都不敢提相反意见,但他们对自己的方案研究得是成熟的,设想是周密的,按照曾希圣的思路,他们端出了有把握的对策:兴建龙河口、白莲岩两座水库,沟通史、淠、杭三河,水量不少于两河口水库,完全可以把水调到皖东,而且可以保证合肥地区的供水。这个方案实现了曾希圣送水到皖中皖东的目的,所以,他比较满意,也就不再坚持上两河口水库了。最后,他要求杜维佑和赵子厚,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个方案进行论证,一定要站在全省的位置来规划灌区。
六安地委不负省委和曾希圣的厚望,成立了由赵子厚挂帅的工程指挥部,并抽出三个常委加强领导力量。指挥部组织原淮委勘测设计院淮南组的25名工程师,在4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工程的总体规划,由史河、淠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纵横皖豫两省12个县市,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域,覆盖13130平方公里土地,设计灌溉面积900万亩。这个规划便是现在的规模。工程最初的名称为“史淠杭沟通航灌工程”,是按三河由西至东的顺序命名的,后来,曾希圣提出按三个灌区的大小顺序命名,这样,便正式改为“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简称“淠史杭”,后来在1989年版的《辞海》里列有专条,并配有灌区全图。
淠史杭的规划得到了曾希圣的认可。按照这个规划,大别山四大水库的水通过淠史杭灌区的渠道,可送向四面八方,西至河南固始,东至皖东的江淮屋脊八斗岭、淮南铁路以东的杜集,南至巢湖以南的庐江,北至淮河沿岸的霍邱、寿县。这无疑是我国水利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
工程是在什么条件下上马的?
淠史杭的规划虽然在曾希圣的工作日程上“立项”了,但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甚至在开工以后尚未在省水利厅立项。
但是,六安的各级干部等不得了,六安的农民兄弟等不得了。1958年,入夏以后,连续70多天无透雨,塘坝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死,500多万亩农田成灾,尚有152万亩不能下种,全区有200万人投入抗旱。
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开工典礼在六安县苏埠镇南5公里的横排头隆重举行,这里曾是当年徐向前创造“苏家埠48天战役”大捷的地方,为了创造建设新中国的奇迹,皖西人民再一次在这里誓师,向大自然宣战。中共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为典礼剪彩,专员兼淠史杭指挥赵子厚发布开工命令,挥锹破土。
工程立不上项,就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这就意味着,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必须自力更生。开工初期,国家没给一分钱,地区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质基本上靠群众自筹。据统计,在一、二两个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材22万多棵,圆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根,旧钢铁437吨。开山炸石,没有炸药,就发动群众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没有水泥,就自建了三个水泥厂,用石臼舂,用碾子碾,石料破碎以后,用筛子筛,用手工搅拌。木料不足,许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都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都拆散抬到工地。
11条干渠全面铺开,最高上工人数达67.8万,民工们挑着粮食和铺盖,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所谓工地,不是荒岗,就是沙滩,头上一片蓝天,四望满目荒凉。没有住房,民工们就披荆斩棘,用芦席和茅草搭起一座座工棚,八面来风,上下冰凉。每个民工一个工日补助0.25~0.5公斤口粮和一毛钱菜金。劳力上工等于是尽义务。
工程的艰巨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淠史杭渠道总长25000多公里,光支渠以上的渠道就长达4728.9公里。10米以上深切岭98处,最长4公里,最深24米;10米以上高填方48处,最高填土17米;渡槽2座,全长896米,距离地面27米;大小建筑物12万多座;中小型反调节水库1000多个。整个工程的土石方量5,3亿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垒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可绕地球13周半。
淠史杭工程的上马,完全是白手起家,没有现代化建筑材料,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有的只是党心和民心形成的合力。但是,要建成一个全国最大的灌区,光靠精神的力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曾希圣起床以后,脸还没来得及洗,赵子厚就从六安赶到了他家。赵子厚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核心问题还是投资。安徽五十年代的干部都知道,曾希圣脾气大,好熊人,可敬不可亲。不过,他对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每件事、每个问题都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些粗枝大叶、心中无数的干部到曾希圣那儿去回报工作,一旦被他问得卡了壳,非挨训不可,甚至挨骂。听罢赵子厚的汇报,曾希圣询问了几个关键环节,问到哪,赵子厚答到哪,对答如流,胸有成竹。曾希圣满意地点点头,他对赵子厚这个工程指挥的工作很赞赏,高兴地说,你们尽管去干,有困难,我叫水利厅给你们支持。之后,他交待水利厅厅长张祚荫:“六安的淠史杭工程有困难,你要支持。”
在曾希圣的亲自过问下,水利厅在淠史杭第一工期快要结束之际,下拨1100万元。这笔资金勉强只够横排头、红石嘴、龙河口三个渠首工程关键部位所必须的投资,但总算可以保证百年大计的重点建筑物的质量过关了。
在丘陵上开挖河道,扒开土层便是坚硬的顽石,人工开石耗时费力,通水遥遥无期。龙河口水库梅岭进水闸施工时,民工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打石头,一溜几十根钢钎,号子喊得震天响,一齐下锤,一锤下去,迸几粒火星。一米多长的钢钎,用不了几天就剩下几十公分了。赵子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省水利厅请求支援开山机,水利厅说开山机调不出来。没办法,赵子厚只好去找曾希圣,曾希圣把张祚荫找来,三人当面,曾希圣说,六安有困难,你想办法调一些开山机支持人家一下呀。还是省委书记的话顶用,张祚荫很快给淠史杭工地调来十几台开山机。
1959年6月2日,曾希圣到龙河口水库工地视察,工地上人拉肩扛,号声震天,上十万民工与大自然进行着殊死较量。他被艰苦卓绝的劳动场面感动了,回到合肥就批拨平板车1000辆,汽车一辆。稍后不久,省长黄岩同志也到龙河口工地视察,又批拨了500辆胶轮车。当时物质紧张得买什么都要计划,就是小板车,有钱在市场上也买不到。有了这1500辆车子,又有了一部汽车,龙河口工地真算是鸟枪换炮了,生产力解放了,加快了整个工程的进展速度。
古代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建设淠史杭的百万民工,不愧为当代愚公,他们不靠神仙,只靠双手,虽然没有感动上帝,因为上帝不存在,却感动了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
在淠河流域,合肥、长丰、肥东两县一市派来民工,支援肥西人民开发大潜山干渠和滁河干渠。
在史河流域,河南固始县投入大批民工,援助金寨、霍邱两县人民重建红石嘴渠首工程滚水坝。
在杭埠河流域,庐江县人民与舒城县人民联合开发舒庐干渠。
这种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大规模团结治水,在淠史杭建设史上,是光彩夺目的一页。如果没有省委和曾希圣的支持,是难以办到的。这种上下左右的支持凝聚成一种精神,这就是牺牲自我,造福后人的精神。
最困难时刻为何没有半途而废?
淠河总干渠开通,首次放水抗旱。时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淠史杭在开工一周年之际发挥了它的效益,意义非同寻常。为了让社会了解淠史杭,关心淠史杭,支持淠史杭,指挥部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条机帆船,曾希圣又从董铺水库调来一条游船,供群众乘船参观。两条汽艇游弋在淠河总干渠上,往来于横排头渠首与六安县城之间,水在岗上流,船在岭上行,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六安人没见过的奇迹。不用组织,没有号召,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两只船一趟只能载100人左右,人人都想先睹为快,越发刺激参观者的好奇心。坐在船上穿行于荒岗之间,恍若在屋脊上观赏彩色的田野,天是新的,地也是新的,确实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千年的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沿渠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旱之际,城乡人民看到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引来了清清的甘泉,兴奋之余,对掌握水利这一“农业的命脉”充满了信心。
就在这一年的国庆之后,在曾希圣的关照下,省水利厅给了淠史杭一个特别代表的名额,由赵子厚参加全国水利水电施工会议。这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淠史杭的机会,赵子厚在会场上把灌区的全图挂在墙上,发表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演讲,淠史杭沟通三河的精妙构思和宏大气魄令所有与会者叹服。当时,全国各地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遍地破土,其热情之高,气势之大,跨度之广,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毋庸讳言,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有的水利工程匆忙上马,浪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有的水利工程盲目跃进,建成之日便是报废之时,其损失无法估量。淠史杭以明显的优势赢得了国家的重视,水利部在会上便决定为淠史杭工程投资4500万元,钢材200吨,这是淠史杭工程所争取到的第一笔国家投资,并在国家计委立上了项目。
淠史杭一下子便“高山打鼓――鸣(名)声在外”了。它的巨大效益和远景规划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当工程需要人力物力支援的时候,省委一声令下,四方响应。
然而,与此同时,一场特大的悲剧正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悄悄地酝酿着。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由于彭德怀的问题,形势急转直下,纠“左”变成了“反右倾”。“浮夸风”、“高指标”在各地更加变本加厉,毛泽东于1958年来安徽视察,对曾希圣及安徽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赞扬:“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是有大希望的。”不过,毛泽东在肯定成绩之后,特别提醒曾希圣“不要骄傲”,而曾希圣恰恰在一点上疏忽了,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滋长了骄傲情绪,安徽的“五风”刮得尤其厉害。
1960年的初春,江淮地区开始被浓重的阴影所笼罩,潜伏已久的灾难终于降临。食堂办不下去了,广大农村家家户户断粮,有的连铁锅都砸掉“炼钢”了。淠史杭第二期工程正进入关键阶段,工地上的民工因饥饿所迫已不堪重负。兼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曾希圣,从山东调来1万民工,以工代赈,承担大潜山干渠的土方施工,直到第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才返回山东。粮荒在继续加剧,“饿病逃荒死”的惨象开始在农村蔓延,淠史杭工地上,死人的事不断发生。淠史杭工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中央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许多“半拉子工程”被一刀切下来,半途而废。六安也有舆论,说修淠史杭死了很多人,现在不该修淠史杭……中央调查组到了安徽,民政部的调查组也来到六安。一时间,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人心惶惶。
一次,黄岩省长到六安来,找赵子厚谈话,非常关切地说,老赵呀,形势严峻,不能干了,还是停吧。赵子厚说,修淠史杭,群众作出了巨大牺牲,现在渠道一段通,一段不通,停工多可惜呀。赵子厚的压力很大,曾希圣的压力更大,但是,在坚持施工,不能让工程半途而废这一点上,他们却有着惊人的共识。在六安,杜维佑为赵子厚分担了巨大的压力,根据赵子厚的建议,地委正式研究决定:面上的工程暂时停工,民工全部撤回;重点渠道和重点建筑物工程不停,组织地区劳改队常年施工。赵子厚专程到合肥向曾希圣回报了地委的这一决定,曾希圣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争取主动,不误工,不浪费,保住了重点工程,淠史杭就不会半途而废。
不久,曾希圣来六安检查工作,先看六安县淠东的小麦,由于得淠史杭灌溉之利,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再看紧邻的肥西县的农作物,因缺水而相形见绌。曾希圣对杜维佑和赵子厚说,淠史杭不但不能停,还要尽快送水过肥西,一定要把水送到合肥和皖东地区。劳力不足,我给你们调。
6月初,省委从合肥15所大专院校和17家工厂调集师生职工1.27万人,到大潜山干渠参加义务劳动,从六安的青龙堰通到肥西的红旗沟,又延伸到官亭,全长26公里,一个半月小断面通水。
8月中旬,省水利电力厅管教一、三支队也奉调到淠史杭工地,承担深切岭、高填方等工程,不受季节限制,常年施工。一直干到1972年,各干渠基本建成通水,才相继撤出。
在这段日子里,每逢星期天,曾希圣总是想法摆脱一般性事务,带上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到淠史杭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不打招呼,不惊官动府,更不要新闻记者陪同。他的劳动如果以土方计算,或许不能跟任何一个民工相比,但是,淠史杭的工程却注入了他的心血。没有他的心血,很难想象,会不会有今天的淠史杭。笔者在采访期间亲耳所闻,老一辈的淠史杭建设者众口一词:没有曾希圣,就没有淠史杭!
功过是非后人如何评说?
淠史杭没有半途而废,确实是不幸中的大幸。甘肃的引洮工程与淠史杭同时上马,正是在1961年停工,至今也没有建成,造成了民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其损失再也无法挽回。淠史杭干成了,是因为曾希圣敢担担子,在当时那种形势下,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没有牺牲自我造福后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逆“风”而上的。在三年灾害期间坚持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确确实实作出了无可估量的牺牲,许多人甚至献出了生命。这一重大失误,曾希圣应负一定责任,但是,如果只顾自己的纱帽,闻“风”丧胆,扔下半拉子工程不管,那就不仅仅是失误的责任了,而是千古罪人。试想,上百万民工干了三年,工程毁于一旦,物质、血汗、生命全部付诸东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罪过?
对于淠史杭这样一座全国最大的灌区来说,若论牺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唯有检验其效益,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淠史杭终于建成了。1974年,淠史杭灌区建设成就以图片、模型和实物的形式,在广州春秋两季交易会连续展出,在国内国际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日本代表团团长在60平方米的展厅里流连忘返,看罢展览,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了不起!16年赶上了2000多年的都江堰,真是了不起!”
是的,淠史杭工程确实了不起。灌区内渠道如“藤”,1000多个反调节水库、20多万个塘坝似“瓜”,渠道纵横交织,库塘星罗棋布,构成“长藤结瓜”的水利网络。在干渠下游,建有39座补给站,如遇特大干旱,可提河湖之水,补灌区水源之不足。地跨一万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水利工程,自流灌溉达80%,提水灌溉占20%,完全解除了人工灌溉之苦。历经几十年的验证,淠史杭工程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是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改造自然的杰作,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这个“命脉”完全由老天操纵,有了淠史杭,灌区人民才真正操纵了水利的“命脉”。截止1995年,灌区累计灌溉面积(不含河南境内面积)24524亿亩,增产粮食206亿公斤。灌区内再也没有闹过饥荒,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百业兴旺。“淠史杭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这首民谣在灌区内广为流传,表达了灌区人民爱淠史杭、赞淠史杭的真情实感。
1982年,国务院在批复水利电力部报告中指出:“淠史杭灌溉工程经过多次干旱考验,证明是效益好的工程。”从这一年起,淠史杭灌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水利商品粮基地。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要继续建设好安徽淠史杭灌区等商品粮基地。”
淠史杭是一座综合利用工程,灌区内40余座发电站年发电量4000万度;可供水产养殖的水面达80万亩;通航干渠长度为142公里。更为重要的一项效益是,为沿渠城镇村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生产用水,合肥市四大自来水厂,目前就数淠史杭这一条水源最为可靠,水质污染最轻。
面对灌区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人对当年皖西人民白手起家兴建淠史杭感到不可思议。确实令人不可思议:截止1987年,淠史杭的总投资为8.17亿元,国家投资只有4.19亿元,而群众投工投料折款却高达3.98亿元,这后一个数字几乎全部是群众的无偿奉献。照此投资数额及其投资比例,我们今天还能再建一个淠史杭吗?
回过头去再来回味一下“没有曾希圣,就没有淠史杭!”这句话,笔者便更深一层地感受到了它的份量。
令人遗憾的是,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被中央罢了官。原因是,曾希圣为纠正自己所犯的“左”的错误,挽救安徽人民于三年灾害导致的生存困境之中,在安徽推行“责任田”,被认为是犯了方向性错误。曾希圣向刘少奇提出,他还回安徽工作,不能干大的,就干小的,就是到淠史杭当最后一个副指挥也行。他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毛给我下的命令,我得完成。“安徽还很穷,人称是‘乞丐之乡’,称我是‘乞丐头子’,这顶帽子还没有彻底甩掉。我要回安徽,拼老命把‘乞丐之乡’这顶帽子彻底甩掉。”但是,曾希圣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会后,中央命令他从北京直接去上海,就任华东局第二书记,他从此离开了安徽。在上海工作期间,曾希圣还念念不忘皖西的淠史杭,不止一次地托人捎话回来,什么事不干,都要把淠史杭工程干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曾希圣支持关怀淠史杭,是顺民心,合民意,利党利国利民之举。
1996年6月1日上午,江泽民视察河南红旗渠时,语重心长地说:“在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物质技术条件下,能建成这样宏伟的工程,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淠史杭与红旗渠兴建于同一时代,条件与环境一样,论渠道长度和灌溉规模,淠史杭都是红旗渠的十余倍。拿江泽民的这番话来看待淠史杭,就更能看清楚淠史杭的深一层价值所在了。
1978年8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光宇同志为纪念淠史杭灌区开发30周年,欣然题词:“人民丰碑”。淠史杭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人民在江淮大地上铸造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它将永远向后人昭示:造福于民者与天地长存!
[1]历史上的淮河的水患 中安在线-2007安徽防汛抗洪专题内容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07/07/12/001792706.shtml
[2]公元12世纪末叶以前,淮河并不注入长江,而是在涟水东西单独入海,入海口门水深而宽阔。当时,洪泽湖还没有现在这样大,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宽深的淮河足够排泄上游的来水。同时,河水含沙量不大,很少淤积,航运畅通,两岸的灌溉便利。宋代诗人秦观在登泗州城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阳间。林梢一抹香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由此可见,当时的淮河流域是一块河湖交错、沃野千里、资源富饶的大地。
公元1194年,黄河南堤在河南原阳县决口,一部分河水经封丘、长垣、定陶向东南流,通过泗水入淮。从此,淮河遭到了厄运,变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
黄河侵淮初期,两河的下游合流入海,但到了明朝(公元16~17世纪),黄河水全部侵入淮河;它不仅借道泗水,而且还从颍河、涡河、濉河等同时入淮,拦腰一截,袭夺了淮河的中下游。黄河的洪水在淮河到处泛滥,黄河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干流和许多支流,淮河的水系被打乱,淮河下游的河床越淤越高,也成为“地上河”。淮河的水已经无法进入自己的下游河道,使得泛滥现象更为严重,平地变成了泽国,小湖扩大成为大湖,洪泽湖就是其中的一个。有的支流下游河段被淤塞成长条形的湖泊,有的则变成为“肥河”。
直到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境内东坝头附近)决口,冲开了北堤,向东北方向流入原来的河道,这便是历史上黄河第六次大改道。从此,黄河入淮的流路被抛弃,干涸了的废河床高出平地2~4米,成为一条沙岗,这便是“废黄河”。淮河也因此而被迫改道从洪泽湖向南,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然而,这条流路并不畅通,洪水一来,就在中下游的低洼处漫溢,水灾日渐增多。来自山东的泗水也只得与淮河分道扬镖了。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黄河的决口、泛滥熟视无睹,但黄河泛滥的泥沙淤积影响到大运河的交通运输,却是统治阶级所关心的。明、清两代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运河的畅通,采用了“蓄清刷黄”的办法。他们利用洪泽湖把含沙量较少的淮河水蓄积起来,以冲刷黄河侵淮的浑水。于是,加高加厚了洪泽湖东岸大堤,抬高洪泽湖水位,扩大洪泽湖的面积,使洪泽湖上游大片良田沃土、城镇村庄被湖水吞没。古代的泗州城即在公元1437年、1591年、1631年、1649年和1680年5次遭到水患,这座历史上闻名的古城,最后被淹没于湖底。“水漫泗州城”的故事只不过是淮河中游一带人民灾难日益深重的一个明显例子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1662~1722年的60年中,淮河流域平均每二年一次水灾。1746~1796年的50年及1844~1881年的37年中,平均每三年一次水灾,1916~1931年的15年中有4次水灾。新中国成立前,淮河流域2亿亩耕地中经常受灾的有1.3亿亩,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历史上1593、1612、1632、1730、1848、1850、1898、1921、1931年曾发生过大洪水。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1593年的洪水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淮河流域最恶劣的一次洪水灾害。洪水遍及流域四省,据各地文献记载,人员伤亡和土地、城镇淹没的惨烈均为历史仅见。
据统计,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淮河全流域发生42次水灾。最突出的水灾有1916年、1921年和1931年的3次。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乡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
近半个世纪内,淮河流域又发生了多次大洪水:1950年淮河水系发生流域性洪水,正阳关洪峰流量12770m3/s,蚌埠站洪峰流量8900m3/s。
[3]姬社英, 严玉彬, 扈英磊, et al. 淮河上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00(003):281,285.
[4]台风登陆后,在其北部有时出现清楚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之间的切变和低压区向北凸出的现象。台风暴雨常常集中在这种倒槽附近。
[5]【低涡】在北半球,低涡内气流呈反时针方向旋转,与气旋类似。低涡中有较强的辐合上升气流,可产生云雨天气。低涡形成后大多在原地减弱、消失,只引起源地和附近地区的天气变化。而有的低涡随低槽或高空引导气流东移,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雨区扩大,降水增强,往往形成暴雨,成为影响江淮流域甚至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
【切变线】是指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实际上也是两种相互对立气流间的交界线,切变线附近有很强的辐合,常有降水天气产生。
[6]治理淮河 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地方志研究院)http://www.anhuids.gov.cn/Home/Content/14081?ClassId=6579
[7]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95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