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组织行为学概述
    • 1.1 组织行为学概述
    • 1.2 管理者及其职能
    • 1.3 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
    • 1.4 员工行为的分析框架
  • 2 如何知人善用—个体心理与行为
    • 2.1 人岗匹配理论
    • 2.2 能力、知识与技能
    • 2.3 能力的类型
    • 2.4 能力的差异及其应用
    • 2.5 价值观及其分类
    • 2.6 职业价值观
    • 2.7 职业性向理论
    • 2.8 气质类型
    • 2.9 气质类型在管理中的运用
    • 2.10 冒险性及主动性人格
    • 2.11 核心自我评价
    • 2.12 大五人格
    • 2.13 素质的冰山模型
    • 2.14 个性心理在组织情境中的应用
  • 3 如何准确认识他人—社会认知与归因
    • 3.1 什么是社会认知
    • 3.2 对他人的认知过程
    • 3.3 社会认知偏差(上)
    • 3.4 社会认知偏差(下)
    • 3.5 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 4 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 4.1 需要、动机与行为
    • 4.2 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理论(上)
    • 4.3 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理论(下)
    • 4.4 双因素理论
    • 4.5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 4.6 期望理论(上)
    • 4.7 期望理论(下)
    • 4.8 自我效能感理论
    • 4.9 强化理论
    • 4.10 公平理论
    • 4.11 目标设置理论
    • 4.12 工作特征模型(上)
    • 4.13 工作特征模型(下)
  • 5 如何有效改变员工态度
    • 5.1 态度及其构成
    • 5.2 认知失调理论
    • 5.3 参与改变态度
    • 5.4 工作满意度
    • 5.5 组织承诺及组织支持感
  • 6 如何管理群体行为
    • 6.1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上)
    • 6.2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下)
    • 6.3 从众效应
    • 6.4 社会惰化
    • 6.5 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 6.6 群体决策存在的问题
    • 6.7 群体思维
    • 6.8 群体的凝聚力(上)
    • 6.9 群体的凝聚力(下)
    • 6.10 角色(上)
    • 6.11 角色(下)
    • 6.12 群体规范
    • 6.13 群体的发展阶段
  • 7 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 7.1 团队与群体的差异
    • 7.2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团队形式
    • 7.3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 7.4 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团队成员配置(上)
    • 7.5 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团队成员配置(下)
    • 7.6 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外部条件
    • 7.7 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过程管理
  • 8 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 8.1 领导的本质
    • 8.2 领导者、管理者的影响力
    • 8.3 领导力修炼
    • 8.4 领导的特质理论
    • 8.5 领导的行为理论
    • 8.6 领导的权变理论(上)
    • 8.7 领导的权变理论(下)
  • 9 如何设计组织结构
    • 9.1 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上)
    • 9.2 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下)
    • 9.3 组织结构设计
    • 9.4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 10 总结与答疑
    • 10.1 总结
    • 10.2 答疑(一)
    • 10.3 答疑(二)
    • 10.4 答疑(三)
    • 10.5 答疑(四)
  • 11 阅读
    • 11.1 阅读
  • 12 问卷调查
    • 12.1 问卷调查
期望理论(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北美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激励水平 = 期望值 x 效价。听上去很拗口啊,我解释一下,期望值,就是做成这件事的“可能性”;效价,就是你对这个激励有多“渴望”,也就是:激励水平 = 可能性 x 渴望度。

很多人都喜欢篮球。篮球框,是场上所有运动员投球的目标。如果这个篮球架还没有你人高,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玩的啊,没意思。但是,如果这个篮球架有几层楼高,你会觉得:你们这是来玩我的吧?你也会觉得没意思。篮球架,一定要是看着觉得高,但跳一跳,够得着。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这就是所谓的“篮球架原理”,又叫洛克定理。所以,弗鲁姆说,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激励的内容,也要关注员工被激励的整个心理过程。

员工被激励的这个心理过程过程有三步:

第一步,员工觉得,个人努力,可以达成个人绩效;

第二,员工相信,个人绩效,可以获得组织激励;

第三,员工渴望,组织激励,用以满足个人需求。

让我们更深入探讨一下激励员工的三步

第一步,解决努力和绩效的关系,也就是“可能性”。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总结过:相当容易的目标不足以引起很大的兴趣和努力;适当困难程度的目标可以维持高的努力和通过完成该目标产生满足感,而超过个人所达到的目标会通过产生失望而降低动机。那怎么才知道自己的指标,“跳一跳,够着”呢?有些公司为了避免“棘轮效应”,确定指标时,要确保80%的员工能完成最低销售指标。如果大部分都完不成,不是这些员工有问题,而是指标有问题。

第二步,解决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关联性”。

绩效是公司的目标,奖励是员工的目标。奖金、晋升、提级、表扬,必须紧密地、清晰地和绩效关联起来,才有激励的效果。千万不能是: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这种模糊的关联性,很难有激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有意义、有难度,但可以“跳一跳,够得着”的绩效本身,自带激励作用。换

句话说,讲明白做这件事的意义,可以省好多钱。

第三步,解决奖励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渴望度”。

这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和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长项了。

总结:弗鲁姆认为:激励水平 = 期望值x效价,也就是绩效的可能性,和奖励的渴望度的乘积。因此他认为,要提高员工的激励水平,就要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绩效目标,和员工渴望得到的奖励,并强化两者的关联性,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