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IMULINK和其模块简介
近几年,在学术界和工业领域,Simulink已成为在动态系统领域建模和仿真方面分,Simulink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确切的说,它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包之一。它的魅力在于强大的功能和简便的饿操作。作为MATLAB的重要组成部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支持连续、离散及两者混合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也支持具有多种采样频率的系统,而且系统可以是多进程的。在Simulink环境中,利用鼠标就可以在模型窗口中直观地"画"出系统模型,然后直接进行仿真。它为用户提供了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采用这种结构画模型就像你用手和纸来画一样容易。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相比,具有更直观、方便、灵活的优点。
Simulink包含有SINKS(输出方式)、SOURCE(输入源)、LINEAR(线性环节)、NONLINEAR(非线性环节)、CONNECTIONS(连接与接口)和EXTRA(其他环节)子模型库,而且每个子模型库中包含有相应的功能模,用户也可以定制和创建用户自己的模块。用Simulink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结构,因此用户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结构创建模型。用户可以从最高级开始观看模型,然后用鼠标双击其中的子系统模块,来查看其下一级的内容,以此类推,从而可以看到整个模型的细节,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定义完一个模型后,用户可以通过Simulink的菜单或MATLAB的命令窗口键入命令来对它进行仿真。菜单方式对于交互工作非常方便,而命令行方式对于运行一大类仿真非常有用。采用SCOPE模块和其他的画图模块,在仿真进行的同时,就可观看到仿真结果。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改变参数后来迅速观看系统中发生的变化情况。仿真的结果还可以存放到MATLAB的工作空间里做事后处理。模型分析工具包括线性化和平衡点分析工具、MATLAB的许多工具及MATLAB的应用工具箱。由于MATLAB和SIMULINK的集成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
2.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如下三种,做简单的介绍:
1.动态系统模型的状态方程求解方法:对动态系统仿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所得出的状态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过程,通信系统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所以相应的状态方程中的状态变量,输入输出变量也都是时间的函数;
2.蒙卡罗法:是一种基于随机试验和统计计算的数值方法,也成为计算机随机模拟法;
3.混合法:在随机变量的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数值求解问题,同时使用了基于数值计算的状态方程求解和基于统计计算的Monte Carlo方法。
2.2 通信系统仿真的技术路线
了解通信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模型,并且根据概念模型与MATLA中SIMULINK的相应的模块进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仿真,再统一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实现整个系统的仿真,当然,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种不同的基本模型分别实现和分析。在SIMULINK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库中,MATLAB提供的图形界面仿真工具Simulink由一系列模型库组成,包括Sources(信源模块),Sinks(显示模块),Discrete(离散系统模块),Linear(线性环节),Nonlinear(非线性环节),Connections(连接),Blocksets&Toolboxes(其他环节),了解其中模块库子模块的作用,并且分类此次仿真中需要用到的常用模块,根据原理来进行仿真建模。整个通信系统的流程图被概括为:信号的产生与输出、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多址接入方式、滤波器以及传输介质的模型。每个框图都由一个子仿真模型库构成。在通信系统中,一般情况下,传输和接受所采用的技术是相互对应的,因此,可以将发射与接收部分中各个子仿真模型库进行相应的归类。最后连接出框图,设置各个元件的参数,就能在SCOPE中观察输出。再进行不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比较等等。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78835/article/details/10449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