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仿真

崔春雷

目录

  • 1 第一单元: MATLAB基础
    • 1.1 课程说明与资料
      • 1.1.1 作业参考答案
      • 1.1.2 移动22级作业答案
    • 1.2 MATLAB安装与运行环境
      • 1.2.1 MATLAB介绍
    • 1.3 基本数据类型:数值类型
    • 1.4 基本数据类型:字符类型
    • 1.5 数据类型转换与输出
    • 1.6 数组与矩阵基础
      • 1.6.1 矩阵运算进阶
    • 1.7 数组与矩阵常用函数
    • 1.8 matlab中的逻辑运算
    • 1.9 实验: MATLAB常用数学函数
      • 1.9.1 实验 作业答案
    • 1.10 元胞数组
    • 1.11 结构体数组
      • 1.11.1 结构体进阶
      • 1.11.2 元胞数组与结构体数组对比
      • 1.11.3 map 容器
    • 1.12 附录:MATLAB常用基础命令
    • 1.13 拓展内容:实时脚本
      • 1.13.1 实时脚本示例
    • 1.14 课程作业与答案
      • 1.14.1 《通信系统仿真》期末考试
  • 2 第二单元:Matlab 程序设计
    • 2.1 顺序结构程序
    • 2.2 分支结构—— if语句
    • 2.3 分支结构—— switch语句
    • 2.4 循环结构—— while语句
    • 2.5 循环结构—— for语句
    • 2.6 图像处理基础
    • 2.7 Matlab的函数
      • 2.7.1 函数内容的课外扩展
    • 2.8 本章实验:for循环的应用
      • 2.8.1 素数问题
        • 2.8.1.1 素数的螺旋线排列
      • 2.8.2 3X+1猜想
      • 2.8.3 7 行代码计算 π
    • 2.9 排序算法
      • 2.9.1 冒泡排序
      • 2.9.2 选择排序
      • 2.9.3 插入排序
      • 2.9.4 快速排序
      • 2.9.5 基数排序
      • 2.9.6 计数排序
      • 2.9.7 堆排序
    • 2.10 动态规划算法
      • 2.10.1 动态规划编程实例
      • 2.10.2 动态规划:01背包问题
      • 2.10.3 动态规划常见题目分析
      • 2.10.4 动态规划题目分析2
    • 2.11 常用算法简介
      • 2.11.1 剪枝算法
      • 2.11.2 二分查找
      • 2.11.3 递归算法
      • 2.11.4 回溯算法
        • 2.11.4.1 Leetcode回溯题目合集
        • 2.11.4.2 回溯算法总结
        • 2.11.4.3 回溯法解数独问题
        • 2.11.4.4 DFS与BFS
          • 2.11.4.4.1 DFS/BFS原理
          • 2.11.4.4.2 BFS的应用:Dijkstra算法
      • 2.11.5 n 皇后问题专题
      • 2.11.6 双指针算法
      • 2.11.7 数组模拟链表(约瑟夫环)
      • 2.11.8 Hash(哈希表)
      • 2.11.9 图论与路径规划
        • 2.11.9.1 迪杰斯特拉算法
        • 2.11.9.2 A*算法
          • 2.11.9.2.1 A*算法的MATLAB实现
        • 2.11.9.3 RRT路径规划算法
          • 2.11.9.3.1 RRT算法 MATLAB代码
          • 2.11.9.3.2 参考资料
      • 2.11.10 数据结构
        • 2.11.10.1 数据结构例题
      • 2.11.11 前缀和 差分 双指针
      • 2.11.12 位运算
      • 2.11.13 常用算法代码模板
    • 2.12 练习题库
    • 2.13 code
      • 2.13.1 简易计算器gui代码
      • 2.13.2 五子棋
      • 2.13.3 连连看小游戏
      • 2.13.4 递归算法与汉诺塔
      • 2.13.5 有理数的小数循环节
    • 2.14 MATLAB编程风格
      • 2.14.1 向量化编程专题
  • 3 第三单元:Matlab 图形图像处理
    • 3.1 二维图形绘图基础
    • 3.2 二维图形绘图进阶
    • 3.3 三维图形绘图
      • 3.3.1 MATLAB绘图小结
        • 3.3.1.1 用matlab绘制好看图像
    • 3.4 MATLAB高级绘图
    • 3.5 文件操作
    • 3.6 Matlab图像处理进阶
      • 3.6.1 补充:Matlab图像处理常用函数
      • 3.6.2 RGB/HSV/HSI颜色模型
      • 3.6.3 图片切换动画效果
      • 3.6.4 图像连通域标记
      • 3.6.5 图像旋转与插值
      • 3.6.6 图像的形态学
      • 3.6.7 空间滤波
        • 3.6.7.1 图像中常见的噪声类型与滤波方法
        • 3.6.7.2 matlab中的滤波函数
        • 3.6.7.3 BM3D 去噪算法
        • 3.6.7.4 双边滤波
      • 3.6.8 图像的频域处理
    • 3.7 本章总结
    • 3.8 实验 : matlab 绘图练习1
    • 3.9 实验: matlab 绘图练习2
    • 3.10 实验 :数学函数图像绘制
    • 3.11 实验:绘图综合练习
    • 3.12 实验:曲线拟合
    • 3.13 实验:牛顿法求解方程的根
    • 3.14 实验: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3.14.1 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希尔伯特变换
      • 3.14.2 新建目录
    • 3.15 课外补充:图像处理基础1
    • 3.16 课外补充:图像处理基础2
    • 3.17 课外补充:图像处理基础3
    • 3.18 课外补充:PYTHON基础
  • 4 第五单元:MATLAB通信仿真
    • 4.1 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
    • 4.2 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 4.3 HDB3编解码的仿真实现
    • 4.4 SIMULINK和其模块简介
    • 4.5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 4.6 模拟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
    • 4.7 数字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
    • 4.8 音频信号测处理与仿真
    • 4.9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 4.9.1 三角函数到傅里叶变换再到语音识别与数字水印
    • 4.10 信息系统与算法
      • 4.10.1 递归算法
        • 4.10.1.1 递归与堆栈的关系
      • 4.10.2 哈希表
      • 4.10.3 双指针算法
        • 4.10.3.1 双指针算法实战
        • 4.10.3.2 双指针进阶:滑动窗口算法
      • 4.10.4 字符串匹配 KMP算法
        • 4.10.4.1 字符串匹配B-M算法
      • 4.10.5 快速傅里叶变换
      • 4.10.6 回溯算法
      • 4.10.7 动态规划
      • 4.10.8 分治算法
      • 4.10.9 Dijkstra算法
  • 5 第六单元: systemview通信仿真
    • 5.1 SystemView概述
    • 5.2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系统的仿真分析
    • 5.3 SystemView通信系统仿真进阶
    • 5.4 新建课程目录
  • 6 第四单元:MATLAB高级应用
    • 6.1 符号运算基础
      • 6.1.1 利用Matlab自动推导公式
    • 6.2 Matlab中的数值计算
      • 6.2.1 积分的计算
      • 6.2.2 龙格库塔: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 6.2.3 fmincon函数与非线性方程最小值
    • 6.3 统计、拟合、插值
      • 6.3.1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 6.4 GUI设计初步
    • 6.5 matlab GUI界面编程
      • 6.5.1 gui实例
      • 6.5.2 gui编程中常用函数
      • 6.5.3 App Designer入门
    • 6.6 实验:GUI设计图像空间变换系统
    • 6.7 作业:利用GUI设计 计算器、信号发生器等
    • 6.8 MTALB数据导入方法
    • 6.9 课外补充:MATLAB的App会取代GUI吗?
    • 6.10 模拟退火算法matlab实现
    • 6.11 遗传算法的Matlab实现
      • 6.11.1 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及相关函数介绍
    • 6.12 粒子群算法 matlab实现
      • 6.12.1 粒子群算法及MATLAB实例仿真
    • 6.13 BP网络的应用
    • 6.14 matlab 结构体
    • 6.15 群智能算法合集
  • 7 拓展知识
    • 7.1 什么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7.2 Notepad++使用教程
    • 7.3 MATLAB常用函数总结
    • 7.4 MATLAB常用知识点总结
    • 7.5 MATLAB命令大全
    • 7.6 视频:MATLAB官方基础教程
    • 7.7 经典书籍:Matlab2012经典超强教程
    • 7.8 经典书籍:MATLAB揭秘(自学宝典)
    • 7.9 经典资料:MATLAB N个实用技巧
    • 7.10 Matlab编程小技巧
    • 7.11 寻优算法
      • 7.11.1 Dijkstra算法python实现
    • 7.12 PYTHON基础教程
      • 7.12.1 Python进阶
      • 7.12.2 Python小技巧
      • 7.12.3 Python总结
        • 7.12.3.1 Python循环语句总结
        • 7.12.3.2 24个顶级Python库
        • 7.12.3.3 魔法函数
      • 7.12.4 廖雪峰python
      • 7.12.5 正则表达式基础
      • 7.12.6 numpy
        • 7.12.6.1 101道Numpy习题
        • 7.12.6.2 Numpy简要语法教程
        • 7.12.6.3 Numpy实现全连接神经网络 (手写数字识别)
        • 7.12.6.4 图解NumPy
      • 7.12.7 matplotlib
        • 7.12.7.1 matplotlib练习50题
        • 7.12.7.2 Matplotlib速查表
        • 7.12.7.3 Matplotlib 实操指南
      • 7.12.8 Python3 模块 import
      • 7.12.9 Python 小项目
    • 7.13 参考资源:数据结构与算法
      • 7.13.1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总结
    • 7.14 机器学习概述
      • 7.14.1 反向传播算法
        • 7.14.1.1 反向传播的数学原理
      • 7.14.2 极大似然估计
        • 7.14.2.1 极大似然估计与最小二乘法
      • 7.14.3 Batch Normalization
        • 7.14.3.1 Batch Normalization&Dropout浅析
        • 7.14.3.2 ​BN层的梯度反向传播计算
        • 7.14.3.3 Batch Size的大小与神经网络的性能
        • 7.14.3.4 标准化和归一化
      • 7.14.4 主成分分析PCA与SVD奇异值分解
        • 7.14.4.1 岭回归 与 PCA
        • 7.14.4.2 PCA原理推导
        • 7.14.4.3 PCA原理新解
        • 7.14.4.4 svd
        • 7.14.4.5 PCA数学原理
      • 7.14.5 正则化
        • 7.14.5.1 L1、L2正则化和过拟合 总结
        • 7.14.5.2 L1 和 L2 正则化的直观解释
      • 7.14.6 SVM
        • 7.14.6.1 从零推导支持向量机(SVM)
        • 7.14.6.2 支持向量机(SVM)介绍
        • 7.14.6.3 SVM推导与实战
        • 7.14.6.4 支持向量机的直观理解
        • 7.14.6.5 浅显易懂的支持向量机SVM
      • 7.14.7 线性回归
      • 7.14.8 逻辑回归
      • 7.14.9 BP算法
        • 7.14.9.1 万能逼近——神经网络拟合任意函数原理
      • 7.14.10 激活与池化
        • 7.14.10.1 激活函数与损失函数 小结
      • 7.14.11 深度学习简述
        • 7.14.11.1 MATLAB2020深度学习实例
      • 7.14.12 损失函数与误差反向传播
        • 7.14.12.1 梯度下降与损失函数
      • 7.14.13 深度学习优化问题
      • 7.14.14 梯度下降法
        • 7.14.14.1 各类梯度下降算法的Python实现
        • 7.14.14.2 梯度下降的直观理解
        • 7.14.14.3 动量、RMSProp、Adam
      • 7.14.15 卷积的概念
        • 7.14.15.1 卷积的矩阵化算法
      • 7.14.16 局部连接
      • 7.14.17 RNN
      • 7.14.18 LSTM
      • 7.14.19 CNN-四大经典CNN技术浅析
      • 7.14.20 熵(Entropy)与交叉熵
      • 7.14.21 softmax函数详解
      • 7.14.22 自编码算法详细理解与代码实现
      • 7.14.23 pytorch
        • 7.14.23.1 ​PyTorch简介
          • 7.14.23.1.1 Pytorch快速入门资料
        • 7.14.23.2 CNN的PyTorch实现
        • 7.14.23.3 pytorch总结
        • 7.14.23.4 PyTorch trick 集锦
        • 7.14.23.5 在PyTorch上加载自定义数据集
        • 7.14.23.6 实战:Pytorch识别验证码
        • 7.14.23.7 实战:Transformer的最简洁pytorch实现
        • 7.14.23.8 使用PyTorch实现神经网络分类
      • 7.14.24 卷积神经网络CNN概述
        • 7.14.24.1 CNN 简易原理
        • 7.14.24.2 卷积神经网络CNN原理详解
        • 7.14.24.3 自己手写一个卷积神经网络
        • 7.14.24.4 CNN反向传播算法
        • 7.14.24.5 卷积计算、作用与思想
        • 7.14.24.6 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手写数字集
        • 7.14.24.7 卷积 池化 参数的计算
        • 7.14.24.8 im2col方法实现卷积算法
        • 7.14.24.9 卷积核的梯度计算
        • 7.14.24.10 卷积层反向传播推导及实现
        • 7.14.24.11 反向传输算法
          • 7.14.24.11.1 resnet残差网络
        • 7.14.24.12 CNN反向传播的MATLAB实现
      • 7.14.25 神经网络的调参技巧
      • 7.14.26 BP神经网络
        • 7.14.26.1 零开始搭建bp神经网络
        • 7.14.26.2 MATLAB自带的bp工具箱
        • 7.14.26.3 神经网络中偏置(bias)的作用
      • 7.14.27 聚类分析 k-means
        • 7.14.27.1 matlab做聚类分析(k-means)
        • 7.14.27.2 聚类模型探讨综述
        • 7.14.27.3 5种经典聚类算法
      • 7.14.28 深度学习的一些概念
      • 7.14.29 人工智能简述:AI的过去和现在
      • 7.14.30 k-NN(k近邻算法)
      • 7.14.31 神经网络中的优化器:BGD、SGD、MBGD、Momentum
      • 7.14.3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经典网络总结
        • 7.14.32.1 卷积神经网络中十大拍案叫绝的操作
      • 7.14.33 GAN 对抗样本攻击
      • 7.14.34 蒙特卡洛模拟
      • 7.14.35 dropout与随机部分连接
      • 7.14.36 Jupyter 等 IDE概览
      • 7.14.37 分类算法常用评价指标
      • 7.14.38 Inception 网络与不变性
      • 7.14.39 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视化
      • 7.14.40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 7.14.40.1 马尔科夫链
    • 7.15 MATLAB音频处理
      • 7.15.1 python处理音频信号
    • 7.16 图像处理
      • 7.16.1 图像处理中的指标
    • 7.17 代码集
    • 7.18 论文写作与阅读方法
      • 7.18.1 期刊投稿攻略
      • 7.18.2 论文排版教程
      • 7.18.3 SCI-HUB论文下载技巧
      • 7.18.4 几种论文写作神器,提高写作效率
      • 7.18.5 latex入门
      • 7.18.6 LaTeX教程
    • 7.19 机器学习常用的网站以及资源
      • 7.19.1 很详细的ML&DL学习博客
    • 7.20 SymPy 符号计算基本教程
  • 8 程序设计数学基础
    • 8.1 编程数学基础
      • 8.1.1 概率的历史
      • 8.1.2 概率
        • 8.1.2.1 常见概率分布
          • 8.1.2.1.1 二维正态分布
        • 8.1.2.2 蒙特卡罗方法
        • 8.1.2.3 置信区间
        • 8.1.2.4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 8.1.3 矩阵 向量求导法则
      • 8.1.4 雅可比矩阵 海森矩阵
      • 8.1.5 矩阵的几种分解方式
      • 8.1.6 行列式和代数余子式
      • 8.1.7 向量
      • 8.1.8 矩阵的基本运算
      • 8.1.9 矩阵分析
      • 8.1.10 矩阵的LU分解
      • 8.1.11 矩阵奇异值分解(SVD)
        • 8.1.11.1 SVD分解2
        • 8.1.11.2 SVD分解逐步推导
        • 8.1.11.3 奇异值与特征值的意义
      • 8.1.12 随机向量
        • 8.1.12.1 随机过程简述
      • 8.1.13 投影矩阵和最小二乘
      • 8.1.14 知乎数学精选集
        • 8.1.14.1 高数问题集
      • 8.1.15 小波变换
      • 8.1.16 程序设计数学基础1:高等数学
      • 8.1.17 程序设计数学基础2:线性代数
      • 8.1.18 程序设计数学基础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 8.1.19 向量的距离与相似度计算
      • 8.1.20 复数
      • 8.1.21 高等数学——幂级数
      • 8.1.22 无穷小的本质
      • 8.1.23 数列极限和收敛性
      • 8.1.24 不定积分技巧总结
    • 8.2 有趣的数学题目
    • 8.3 高等数学
      • 8.3.1 泰勒级数
  • 9 路径规划与智能算法
    • 9.1 常见路径规划算法简介
    • 9.2 Dijkstra算法详细
  • 10 教学文档
    • 10.1 授课计划
    • 10.2 课程标准
常见路径规划算法简介


路径规划 | 图搜索算法:DFS、BFS、GBFS、Dijkstra、A*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666812

地图数据常常可以用(Graph)这类数据结构表示,那么在图结构中常用的搜索算法也可以应用到路径规划中。

本文将从图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入手,层层递进地介绍几种图搜索算法。首先是两种针对无权图的基本图搜索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 DFS)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 BFS)。它们的区别在于openlist(后面介绍)所选用的数据结构类型不同,前者使用栈,后者使用队列;之后引入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贪婪最佳优先算法(Greedy Best First Search, GBFS),用来提高搜索效率,但是不能确保找到最优路径;最后介绍两种在路径规划中非常经典的算法:Dijkstra算法A*算法,前者是广度优先算法(BFS)在带权图中的扩展,后者则是在前者中加入启发函数得到的算法,兼顾效率和完备性。

配置空间

在学习路径规划算法之前,首先了解一下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这个概念。在实际环境,也就是机器人的工作空间(Workspace)中,机器人是有形状和大小的,这不利于进行运动规划。要将工作空间转换到配置空间中,即将机器人转化为一个质点,同时将障碍物按照机器人的体积进行膨胀,如下图:

这样,在进行路径规划时,就可以将机器人当做一个点来处理了。

基本流程

下面切入正题,图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 创建一个容器,一般称为openlist,用来存储将要访问的节点

  • 将起点加入容器

  • 开始循环:

  • ---- 弹出:从容器中取出一个节点

  • ---- 扩展:获取该节点周围的节点,将这些节点放入容器

深度优先搜索(DFS)

深度优先,顾名思义即深度越大的节点会被优先扩展。在DFS中,使用栈(Stack)数据结构来实现上述特性。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容器,如下图

以在下面的无权图中找到从节点a到节点i的路径为例,说明一下DFS算法的工作流程

按照上节的图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进行搜索,过程如下:

i回溯得到路径:a->b->c->g->i,如下:

DFS能够快速地找到一条路径,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将其应用到二维地图的路径规划中,如下图,很显然找到的路径并不是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所需要的最优路径

广度优先搜索(BFS)

与DFS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个性不同,BFS在搜索时呈波状推进形式,一路稳扎稳打,它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能够保证搜索到的路径是最优的。

为了实现波状推进搜索特性,BFS采用队列(Queue)作为openlist的数据结构。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容器,如下图

其流程与上节中DFS类似,继续以上节的图举例,过程如下,首先创建一个队列作为容器,将节点a加入队列

接着将节点a弹出队列,将节点a周围没有访问过的节点加入队列

按照上面的流程不断地弹出、扩展节点,直到找到节点i为止,完整流程如下图:

从终点回溯,i的父节点为ff的父节点为ee的父节点为a,这样就可以得到ai的最短路径为:a->e->f->i,如下

显而易见,相较于DFS,BFS中使用了大量的入队、出队操作,耗时增加,但是能保证找到最优路径。

启发式搜索算法

BFS和DFS的区别主要在于节点的弹出策略,根据弹出策略的区别,分别使用了队列和栈两种数据结构,而栈和队列作为两种相当基本的容器,只将节点进入容器的顺序作为弹出节点的依据,并未考虑目标位置等因素,这就使搜索过程变得漫无目的,导致效率低下。启发式搜索算法(Heuristic Algorithm)就是用来解决搜索效率问题的,下面将以贪婪最佳优先算法(Greedy Best First Search, GBFS)为例来介绍启发式搜索算法。

GBFS也是图搜索算法的一种,它的算法流程和BFS、DFS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区别仍然在于openlist采用的数据结构,GBFS使用的是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普通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而在优先队列中元素被赋予了优先级,最高优先级元素优先删除,也就是first in, largest out。(记住这种数据结构,后面的Dijkstra和A*算法都会用到这个结构)。

在图搜索算法中,使用代价函数 [公式] 来作为优先级判断的标准, [公式] 越小,优先级越高,反之优先级越低。

GBFS作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使用启发评估函数 [公式] 来作为代价函数,也就是

[公式]

其中 [公式] 是当前节点到终点的代价,它可以指引搜索算法往终点靠近,主要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或者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来表示,它们的区别如下图:

假设有两个点 [公式] 和 [公式] ,则它们的欧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分别为:

[公式]

将GBFS应用在二维地图路径规划中,如下图,可以看到它的指向性或者说目的非常明显,从起点直扑终点。

但是在实际的地图中,常常会有很多障碍物,它就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陷阱。下图的地图中有一个专门设置的局部最优陷阱,很显然GBFS虽然搜索速度够快,但是找不到最优路径。

将其应用到复杂二维地图路径规划中,效果如下:

Dijkstra算法

上面的算法中,只有广度优先搜索(BFS)具有完备性,能够保证搜索到最优路径。但是可以看到BFS算法搜索到的路径只有向上/下/左/右移动这四个动作,它们是没有权值或者说权值都相同的,只能用于无权图的路径规划,无法实现能够对角移动的路径规划。因此下面介绍一种能用于带权图的图搜索算法——Dijkstra算法(狄克斯特拉算法)。

Dijkstra算法是从一个顶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其流程仍然与上述算法基本一致,它也是用优先队列作为openlist的数据结构,它和GBFS的区别在于代价函数 [公式] 的定义,Dijkstra算的 [公式] 定义为:

[公式]

其中 [公式] 表示从起点到当前点的移动代价

以下图为例,计算起点a到终点i的最短路径,箭头上的数值表示两个节点间的距离

首先扩展第一个节点,计算其余节点与第一个节点的距离,用橙色标出已经扩展的节点,未扩展的节点仍用绿色标出,其中圆中的数值表示该节点的代价函数,字母则表示该节点没有直接到达此时已扩展节点的路径。从未扩展的节点(绿色节点)中选择代价函数最小的节点进行拓展,并更新其余节点的代价函数,如下图

重复进行上面的步骤,直到所有节点都已扩展。

最后标出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将Dijkstra算法应用到二维地图路径规划中,如下图,可以看到Dijkstra算法能够得到最优路径,但是它的速度和BFS是一样的,采取的都是稳扎稳打、波状前进的方式,导致速度较慢。

A*算法

对比GBFS和Dijkstra算法,两者都采用优先队列作为openlist,而代价函数的不同导致两者具有不同的优点:GBFS用节点到目标点的距离作为代价函数,将搜索方向引向目标点,搜索效率高;而Dijkstra算法采用起点到当前扩展节点的移动代价作为代价函数,能够确保路径最优。

那么可不可以将两者的代价函数进行融合,从而在保证路径最优的同时提高搜索效率?答案是肯定的,融合后的算法就是A*算法

A*算法也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它的代价函数表示为:

[公式]

其中 [公式] 为起点到当前扩展节点的移动代价函数, [公式] 是启发函数,用节点到目标点的距离函数来表示。

根据这个式子,可以得到A*算法的几个特点:

  • 如果令 [公式] ,A*算法就退化为Dijkstra算法;如果令 [公式]A*算法就退化为GBFS算法。

  • 能否找到最优路径的关键是启发函数 [公式] 的选取,如果 [公式] 在大部分情况下比从当前节点到目标点的移动代价小,则能找到最优路径。

  • 由于A* 算法的启发函数是位置上的距离,因此在不带位置信息的图数据中不适用。

将A*算法应用到二维地图路径规划中,如下图:

附录:图基础

本节附录将介绍什么是图数据结构,以及图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图结构

图结构是一种由数据元素集合元素间的关系集合组成的非线性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用节点(node)表示,元素间的关系用边(edge)表示,如果两个元素相关,就用一条边将相应的节点连接起来,这两个节点称为相邻节点。根据边的方向性,可以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一个无向图G记做 [公式] ,其中 [公式] 是节点的有限集合, [公式] 是边的有限集合,则有:

[公式]

上式中, [公式] 表示节点x和节点y之间的相邻关系,是一种无序节点对,无方向性,称为连接节点x和节点y的一条边。如果节点间关系是有序节点对,则用 [公式] 表示,表示从节点x到节点y的一条单向边,是有方向的,则有向边的集合可表示为:

[公式]

下图分别为无向图和有向图的图形化示例:

上图中的无向图可以表示为:

[公式]

有向图可表示为:

[公式]

在图中除了用边表示两个节点之间的相邻关系外,有时还需要表示它们相关的强度信息,例如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距离、花费的代价、所需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可以通过在图的每条边上加上一个称作(weight)的数值表示,这类图称为带权图

上述就是图结构的基本概念,我们还需要知道图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图结构的邻接矩阵表示法

邻接矩阵用来表示图的边集,即节点间的相邻关系集合。设 [公式] 是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图,它的邻接矩阵是一个n阶矩阵,则其中的元素 [公式] 满足:

[公式]

对于无向图,其邻接矩阵是对称矩阵,即 [公式] ,而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不一定对称,其空间复杂度均为 [公式] 。以下为两个不带权图的邻接矩阵示例:

对于带权图,设 [公式] 或者 [公式] 上的权值为 [公式] ,则带权图的邻接矩阵定义为:

[公式]

以下为两个带权图的邻接矩阵示例:

图结构的邻接表表示法

邻接矩阵表示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公式] ,其占用的空间大小与图中节点数量相关,而与边的数目无关。对于稀疏图,其边的数量可能远小于 [公式] ,这样邻接矩阵中就会有很多零或 [公式] 元素。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节点表和邻接表来表示和存储图结构,其占用的存储空间既与图的节点数有关,也与边数有关。

图的节点表用来保存图中的所有节点,通常是一个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该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图中的一个节点,该节点类型包括两个基本成员:节点数据元素信息data和指向该节点的邻接表neighbors。对于无向图有:

参考

图的实现(c++)_y1054765649的博客-CSDN博客_c++ 图blog.csdn.net

机器人路径规划之Dijkstra算法_白鸟无言的博客-CSDN博客blog.csdn.net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