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语例的进路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上一节
下一节
基于实际语例的进路
基于实际语例的进路,以孔子为例,(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是实践“仁”的关键字。他在《论语》中举事例说明能做到这些的人可以称之为“仁”,而做不到的,就不是“仁”。
基于实际语例进路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代表人物是长尾真。长尾真教授是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领域杰出学科带头人,EBMT之父,在图像和语言的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应用成果。他认为,人类学习语言很重要的步骤是观察与外语配套的母语翻译是什么,通过对比就能学会表达式,观看翻译实战,从中找到规律。
长尾真
基于实例的翻译和基于统计学的翻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对于词意的猜测定位更为精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但通过读字幕学习语言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字幕语言与学习者本身母语的差异大小。如,意大利人学习西班牙语会较为顺利,中国人学习日语也会得益于对汉字的熟悉。
在基于实际语例翻译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对齐问题”:因为某些政治文化因素的不同而增加或者减少翻译内容,以及从句,整句的分段问题,都会对翻译造成极大的麻烦。
通过对各种自然语言处理进路的分析,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做出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的翻译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