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政以德”
仁政是孔子的治理天下国家的出发点和归宿,德治则是他治理天下国家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又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治国虽然包括德、法、政、刑四个方面,但要以德礼为本。就是一要行德政,让人们各就其位,过上安定和谐生活,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稳定秩序;二要施德教,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分清善恶好坏,增强荣辱观念,以巩固统治的思想基础。
首先,行德政。
“德”是周族取得政权的依据。但当时周王朝的大势已微,为重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孔子提出了许多行德政的具体原则和措施。其要点有:
第一,是“爱人”、“重民”。国家是一个由人所组成的群体。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自然人”,指与兽类不同而组成群体的人。对这个意义上的人,孔子认为应该一视同仁地“博爱”。他回答樊迟时说,仁者“爱人”(《论语·子路》)。所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另一方面指“社会人”,对此,他认为应该各守其分。正如墨翟所批评他的“爱有等差”,广大劳动人民被孔子认为是“小人”,被称为“民”。对民的态度使他提出了重民思想。这也是孔子治国之道的重要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国家形式基本都是大一统的君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从来没有掌握或参加过政权成为统治者,只是被治者而已。历代统治者大都认识到“民”在夺取、维护和巩固统治权中的作用。因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等重民观念,就在历朝历代广为流传。
孔子的重民思想包括有:安民、富民、惠民、恤民、养民、教民等。必须指出的是,包括孔子的重民主张在内的所有重民思想和措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牧民”、“使民”,统治一切劳动人民。
第二,是“举贤才”。推举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为政,是孔子治国思想中的主要观点。这也正反映出中西政治思想的不同特点。古希腊政治思想着重于逻辑推理和思辩,于是产生了一批“智者”(智慧教师),以培养公民参加城邦的政治活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则着重于选拔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能臣贤相,即所谓“贤人”。在贤的标准上,孔子尤其重视道德修养。他要求包括统治者在内的人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第三,是足食足兵。一次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一,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可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里孔子抓住了治国中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任何政权为了取得群众拥护,维持社会稳定,首先必须保证人民的生活第一要素——食的供给;同时要保证国家不受外敌侵扰,即要军备。孔子曾说一个社会、国家“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两项确实都是社会国家安全生存的基础,都做好了才能“安无倾”(《论语·季氏》)。
第四,是实行仁政的方法。这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如要以身作则,处事公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如,子路问政,他提出“先之,劳之”,在子路的追问下,他又补充说:“无倦。”(《论语·子路》)再如,“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他还提出“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等纲目。他特别强调“信”在治国中的意义,认为只有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戴,统治才能维护、巩固;如果丧失群众的依赖,政权就难以立足,所谓“民无信不立”。这里的“信”,既包括信任,也包含信心。
其次,施德教。
所谓“施德教”,是因为当时社会“失德久矣”。为恢复社会秩序,就要教育人们如何对己、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统治,达到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稳定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