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园林与园林工程
  • 2 园林土方工程
    • 2.1 地形设计
    • 2.2 土方工程量计算
    • 2.3 土方施工
  • 3 园林给排水工程
    • 3.1 园林给水工程
    • 3.2 园林喷灌工程
    • 3.3 园林排水工程
  • 4 园林砌体工程
    • 4.1 花坛砌体工程
    • 4.2 园林挡土墙和景墙工程
  • 5 园路铺装工程
    • 5.1 园路工程概述、园路的线形设计
    • 5.2 园路的结构设计
    • 5.3 园路的装饰设计
    • 5.4 园路的施工
  • 6 园林绿化工程
    • 6.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园林与园林工程
  • 1 课件与课程内容
  • 2 课程视频
  • 3 教案

【知识目标】

☆ 掌握园林工程的内涵。 

☆ 了解我国及世界园林工程的发展。

☆ 理解现代园林工程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一、园林工程的含义和内容

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科学地组合园林要素(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创作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工:“执技艺以成器物”。(运用知识和经验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成为物品) 

程:“物之准”,也含有进程、过程之意。(法式、办法、规范、标准 )

工程:工艺过程和工艺准则。

园林工程: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使园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种造景技艺和过程,称为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工程

☆园林给排水工程

☆花坛砌体及挡土墙工程

☆水景工程

☆园路及广场铺装工程

☆假山工程

☆植物种植工程

☆园林照明工程

二、中外园林工程的特点

(一)中国园林工程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园林建筑采用木架结构,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高低错落,因山就水,自由随宜,使建筑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  

(3)诗情画意。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它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之中,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 诗、画情趣。  

(4)意境的涵蕴。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古人云:“能托物言志的为———意境”。

(二)日本园林工程特点 

(1)林泉式。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2)筑山庭。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等。 

(3)平庭。庭园内地势平坦,不筑土山。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 庭等。 

(4)茶庭。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有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茶庭。

(5)枯山水。 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是日本特有 的造园手法。

(三)意大利古典园林工程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统一布局,别墅不起统帅作用。采用规划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建筑附近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园林中多呈台地。重视水的处理,设跌水和喷泉。巴洛克时期园林追求新奇,着重装饰,建筑体量大,居统帅地位,林荫道纵横交错,植物修剪成绿色雕刻,水的处理更加丰富多彩,有水风琴、水剧场等。

(四)英法古典园林工程特点

       英国:在 18 世纪发展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 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顺应自然的河流和湖泊,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形成自然风景学派。

       法国: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该园林把宫殿或 府邸放在高地上,居于统率地位,前面伸出笔直的林荫道,后面是一片花园,花园外围是林园。前面林荫路指向城市,后面指向荒郊。花园里中央轴线控制 整体,道路主次分明,大量运用喷泉。

三、中国园林工程的发展进程

☆殷周及以前的苑、囿和台

        殷纣王——“沙丘苑台”和“鹿台”: “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

        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 “周文王作灵台,及于池沼……泽及枯骨”可见已经出现人工的挖湖堆山。

        《诗经.大雅》描述“灵台”如下: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有灵囿,麋鹿攸伏。

                         麋鹿濯濯,白鸟翮翮;王在灵沼,于轫鱼跃。

☆秦汉的山水宫苑——“一池三山”

        秦始皇的上林苑内的“兰池宫”:“秦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挖池堆山来摹拟海上仙山。

☆魏晋南北朝

         中国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

         主要此时受到政治格局变动和受到佛家思想的冲击,人们渴求自然山水的重现。此时的“文人园林”、“寺庙园林”不断兴起,逐渐向写意园林方向发展。而皇家园林开始注重内涵,有意识的将假山、水石、植物和建筑结合,创造出特定的景观。在发挥观景和点景的作用更进一步。

☆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皇家园林发展逐步进入高潮期。

          此时,中国古典园林开始传入日本、朝鲜各国。当时的大明宫、华清池都到达成熟阶段,还是袭用“一池三山”的格局,但作用主要是造景。唐朝长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大型园林——曲江。

          宋代(960年-1279年),皇家园林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

          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造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1年),是中国园林发展成熟期。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造、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四、世界园林工程的发展

      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对应于园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人对于大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人与自然 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产生园林。直到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蔬圃。虽然是出于生产的目的,但客观上已接近园林的雏形,开始了园林的萌芽状态。

(二)第二阶段 

       人类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文明社会,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集镇。居住在城市和集镇里面的统治阶级,为了补偿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的情况而经营各式园林。植物的栽培、建筑技 术的进步为大规模兴建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园林由萌芽、成长而达到兴 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这个时期的园林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 (1)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私有; (2)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陶冶为主要目的。

(三)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人与自然从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关系,而且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会带来恶果,因此人们开始进行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研究。 

       欧姆斯特德协助美国联邦政府划定一些原生生物区永久加以保留作为“国家公园”,禁止任意开发。同时,针对大城 市的污秽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把乡村带进城市”,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 的空间和绿化系统。 同时代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的设想,并与欧姆斯特德的实践活动共同形成了现代园林概念。

(四)第四阶段 

       大约从 20世纪 6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有了足 够的时间和经济条件,愿意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人与自然的适应状态逐渐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二者之间由前一阶段的敌斥、对立关系又逐渐回归为亲和关系。

五、现代园林工程发展趋势

☆设计要素的创新 

☆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生态与自然的精神 

发掘   整理    研究   继承   发扬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