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1.1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 1.2 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与线段分析
    • 1.3 上板图1:几何作图
  • 2 Auto CAD基础【本章另安排课程讲授】
  • 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3.1 投影法
    • 3.2 点的投影
    • 3.3 直线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 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 3.5 平面的投影及各种位置平面
    • 3.6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 3.7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 4 立体的投影
    • 4.1 平面立体
    • 4.2 平面立体表面取点线
    • 4.3 常见的回转体
    • 4.4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 4.5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 5 组合体
    • 5.1 画组合体的视图
    • 5.2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 5.3 读组合体的视图
    • 5.4 上板图2:组合体三视图
  • 6 轴测图
  • 7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 7.1 视图
    • 7.2 剖视图
    • 7.3 断面图
    • 7.4 局部放大图、简化及规定画法
    • 7.5 上板绘图3:组合体剖视图
  • 8 标准件和常用件
    • 8.1 螺纹
    • 8.2 螺纹紧固件
    • 8.3 上板图4:螺纹连接件连接装配图
    • 8.4 齿轮
    • 8.5 键和销
  • 9 零件图
    • 9.1 零件图概述
    •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与尺寸标注
    • 9.3 表面结构在图样上的表示法
    • 9.4 极限与配合及几何公差简介
    • 9.5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 9.6 读零件图
    • 9.7 上板绘图5:泵体零件图
  • 10 装配图
    • 10.1 画装配图
    • 10.2 上板绘图6:齿轮油泵装配图
    • 10.3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10.4 上板绘图7:拆画零件图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零件的工艺性结构:零件的结构不但要满足其功能要求,还要方便制造。零件上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结构称为零件的工艺性结构。

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铸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便于从砂型中取出模样,一般沿模样起模方向做成约1:20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2)铸造圆角:在铸件毛坯各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这样既能方便起模,又能防止浇铸铁水时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

(3)铸件壁厚: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因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缝,铸件壁厚应保持大致相等或逐渐过渡。


2、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
倒角:为了去除零件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和孔的端部,一般都加工成倒角。
倒圆:为了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通常加工成圆角的过渡形式。
倒角和倒圆的尺寸系列可查阅GB


(2)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在切削加工时,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通常在零件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车出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的结构尺寸系列可查阅GB

(3)钻孔结构:用钻头钻出的盲孔在底部有一个120°的锥角,钻孔深度指的是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盲孔和阶梯孔图形见下图。用钻头钻孔时,要求钻头轴线尽量垂直于被钻孔的端面,以保证钻孔准确和避免钻头折断。


(4)凸台和凹坑:零件上与其它零件的接触面,一般都要加工。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零件表面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通常在铸件上设计出凸台、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