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1.1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 1.2 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与线段分析
    • 1.3 上板图1:几何作图
  • 2 Auto CAD基础【本章另安排课程讲授】
  • 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3.1 投影法
    • 3.2 点的投影
    • 3.3 直线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 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 3.5 平面的投影及各种位置平面
    • 3.6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 3.7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 4 立体的投影
    • 4.1 平面立体
    • 4.2 平面立体表面取点线
    • 4.3 常见的回转体
    • 4.4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 4.5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 5 组合体
    • 5.1 画组合体的视图
    • 5.2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 5.3 读组合体的视图
    • 5.4 上板图2:组合体三视图
  • 6 轴测图
  • 7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 7.1 视图
    • 7.2 剖视图
    • 7.3 断面图
    • 7.4 局部放大图、简化及规定画法
    • 7.5 上板绘图3:组合体剖视图
  • 8 标准件和常用件
    • 8.1 螺纹
    • 8.2 螺纹紧固件
    • 8.3 上板图4:螺纹连接件连接装配图
    • 8.4 齿轮
    • 8.5 键和销
  • 9 零件图
    • 9.1 零件图概述
    •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与尺寸标注
    • 9.3 表面结构在图样上的表示法
    • 9.4 极限与配合及几何公差简介
    • 9.5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 9.6 读零件图
    • 9.7 上板绘图5:泵体零件图
  • 10 装配图
    • 10.1 画装配图
    • 10.2 上板绘图6:齿轮油泵装配图
    • 10.3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10.4 上板绘图7: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1 内容
  • 2 练习

读装配图的目的:

了解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和机器、部件的工作原理,分析和读懂主要零件及其它零件的结构形状。为装配、安装、调试、操作和维修作准备。
在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装配图拆画出零件图。

一、概括了解:
1、名称和作用:阅读标题栏和相关资料,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零部件构成和位置:对照明细栏和零部件序号,弄清机器或部件的零部件构成,找到这些零部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
3、表达意图:分析视图构成,投影关系和表达重点。
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1、装配关系:沿装配干线弄清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定位和连接方式、密封结构等;
2、运动与非运动零部件:分清运动与非运动零部件,搞清主动和从动关系;
3、工作原理:沿装配干线,从主动件出发,根据连接关系分析运动关系,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动作原理。
三、分析零件,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
1、顺序:从主要零件着手,再分析次要零件;
2、分离零件,弄清表达方案:从主视图入手,结合其他视图将分析对象零件轮廓在所有视图中分离出来,并弄清各视图的关系和表达重点;
3、分析结构形状: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

四、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时,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拆图”。
1、概括了解,读懂结构:按照序号找到零件位置,结合明细栏和其他资料了解零件的名称、作用等信息;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
2、分离零件,确定表达方案,绘制草图:
(1)分离零件,补齐图线:找到零件在所有视图中的轮廓并分离出来,补齐被遮挡的图线;
(2)重新确定表达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重新确定绘图比例和表达方案,增减视图;
(3)绘制零件草图:按照新确定的表达方案绘制草图,并详细补画出已经省略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和退刀槽等。
3、完成零件图:
(1)检查、修改、加深、绘制剖面线;
(2)标注尺寸:
装配图上已经有的尺寸直接移注到零件图上;
标准结构尺寸需查阅标准或设计手册,按标准尺寸标注,如螺纹、倒角、圆角、退刀槽、键槽等结构;
重要的结构尺寸需参照相关零件图尺寸协调标注;
不重要和非配合的自由尺寸,可按比例直接从图上量取后圆整。
(3)注写技术要求:粗糙度、几何公差和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根据零件的作用和机器要求来确定,也可以参照同类产品技术要求、相关资料和向有经验人员请教来确定。
(4)绘制和填写标题栏:标题栏的部分信息直接从装配图的明细栏中抄写,必须做到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