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
(1)泵的压力
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
(2)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主要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
二、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性工作条件是:有容积可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有与变化相协调的配流机构;工作原理是当容积增大时吸油,当容积减小时排油。
不同的液压泵,密封工作容积的构成方式不同,容积变化的过程不同,配流机构的形式不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密闭容积由泵体、前后盖板与齿轮组成,啮合线将齿轮分为吸油腔和排油腔两个部分,工作时,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容积减小排油,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容积增大吸油,啮合线自动形成配流过程;叶片泵是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等组成若干个密封密闭工作容积,转子旋转时叶片紧贴在钉子内表面滑动,同时可以在转子的叶片槽内往复移动,当叶片外伸时吸油,叶片内缩时压油,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柱塞泵的密闭工作容积是由柱塞与缸体孔配流盘(轴)组成,当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柱塞向外伸出时柱塞底部容积增大吸油,柱塞向里缩回则柱塞底部容积减小排油,轴向柱塞泵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径向柱塞泵由配流轴完成配流。
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变化方式是难点之一,需要特别注意。齿轮泵靠轮齿的啮合与脱开实现整体容积变化;叶片泵的叶片外伸依靠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及作用在叶片上的离心力,内缩依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单作用叶片泵密闭容积大小变化是因为定子相对于转子存在偏心,叶片外伸完全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内缩也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柱塞泵的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轴向柱塞泵由斜盘与柱塞底部的弹簧(或顶部的滑履)共同作用实现,径向柱塞泵则是由定子与压环共同作用来完成。
三、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的共性工作原理是液压扭矩形成的过程。齿轮马达是靠进油腔的液压油,作用在每一齿轮齿侧的面积差而形成切向力差构成扭矩;叶片马达是靠进油腔每一组工作腔内,液压油作用在叶片相邻测面的液压作用力的差值形成扭矩;轴向柱塞马达是靠作用在进油侧柱塞上斜盘垂直于柱塞轴线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径向柱塞马达是靠进油测偏心定子作用在柱塞上的切向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
液压马达按其结构类型分为齿轮马达、双作用叶片马达、轴向柱塞马达和径向柱塞马达。前三类为高速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同类液压泵大致相同,液压马达要求能够正反转,启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封容积,为此液压马达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进、出油口大小一样、泄漏油单独外引、叶片径向放置等。为保证起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闭容积,双作用叶片马达的叶片根部装有燕式弹簧等。径向柱塞液压马达为低速马达,具有单作用曲柄连杆与多圆心内圆弧定子曲线等特殊结构。
四、变量液压泵
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按照变量方式不同有手动变量泵(含手动伺服变量)和自动变量泵两种,自动变量泵又分恒压变量泵、恒流量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限压式变量泵、差压式变量泵等。轴向柱塞泵通过变量机构改变斜盘倾角可以改变排量;径向柱塞泵和单作用叶片泵是通过改变定子相对转子轴线的偏心距改变排量。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原理是自动变量的变量泵工作过程的典型范例。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分析作用在定子两端的液压力与弹簧力相互作用而使定子与转子间偏心得到自动调整的过程,最后达到泵的输出流量随泵出口压力的增加而自动变小的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弹簧调整螺钉和最大偏心螺钉来调整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也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螺钉,分析泵的特性曲线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