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三大著名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矫正技术
•班杜拉(A.Bandurn)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1961年,他以学前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新行为(潜在行为)。
——学习的过程: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
——学习的条件:外在条件(榜样和强化)和内在条件(认知、期待)。
•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和模仿
直接经验的学习 VS 间接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本质)
观察学习:又称无偿式学习、不需要练习的学习、社会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亲身经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一种只从别人的学习经验学到新经验的学习方式。
真实的榜样 V.S. 符号性榜样(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观察学习的四个特点:
注意阶段:观察者所以能够注意模型及表现,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也取决于 观察者的特征。
保持阶段:观察者利用符号进行编码,其认知组织及练习活动均为很重要的变量。
生成阶段:常常受复制时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的制约。
动机阶段:在动机的驱使下,即在特定情境的某种诱因的作用下,才会表现习得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条件:
易让儿童产生模仿的人的类型:
•儿童心目最重要的人/权威人(家长、父母)
•儿童最喜欢模仿与自己同性别的人(李宇春)
•曾获得荣誉的人、出身高贵和富有的人
•同伴团体有独特行为但曾受到惩罚的人,一般不易被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