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操

苏珍珍

目录

  • 1 《团体操》课程概况
    • 1.1 课程简介
      • 1.1.1 中国团体操简介(经典版)
      • 1.1.2 团课程教学理念与课堂创新
      • 1.1.3 学习之前要知道
      • 1.1.4 学习之后如何发表评价
    • 1.2 课程目标
    • 1.3 课程大纲
    • 1.4 课程进度安排
    • 1.5 考核方式及标准
    • 1.6 课程教材
    • 1.7 课程资源
    • 1.8 课程规则
    • 1.9 教师团队
    • 1.10 教师答疑及反馈规划
    • 1.11 技术支持
    • 1.12 常见问题
  • 2 团体操学习模块
    • 2.1 A模块:基本理论
      • 2.1.1 A模块 ★ 学习目标
      • 2.1.2 什么是团体操
      • 2.1.3 为什么要做团体操
      • 2.1.4 团体操的成长历程
      • 2.1.5 📚 作业与思考题
    • 2.2 B模块:表演方案设计
      • 2.2.1 B模块 ★ 学习目标
      • 2.2.2 团体操创编的依据
      • 2.2.3 团体操创编的原则
      • 2.2.4 团体操创编的艺术构思
      • 2.2.5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构思
      • 2.2.6 分场方案的设计与构思
      • 2.2.7 📚 作业与思考题
    • 2.3 C模块:绘图制作
      • 2.3.1 C模块 ★ 学习目标
      • 2.3.2 为什么绘图
      • 2.3.3 如何绘图
      • 2.3.4 基本队形编排与绘图
        • 2.3.4.1 合并法(上)
        • 2.3.4.2 合并法(下)
        • 2.3.4.3 分段法
        • 2.3.4.4 分区法和分散法
        • 2.3.4.5 📚 作业与思考题
    • 2.4 D模块:成套演练
      • 2.4.1 D模块 ★ 学习目标
      • 2.4.2 入场与退场
      • 2.4.3 集体配合
        • 2.4.3.1 波浪动作
          • 2.4.3.1.1 横排浪
          • 2.4.3.1.2 纵浪
          • 2.4.3.1.3 圆形浪
        • 2.4.3.2 依次动作
          • 2.4.3.2.1 以个人为单位的依次动作
          • 2.4.3.2.2 以集体为单位的依次动作
      • 2.4.4 成套动作
        • 2.4.4.1 成套动作:现场版方案
        • 2.4.4.2 成套动作:电子版方案
        • 2.4.4.3 成套动作:3D动画版方案
      • 2.4.5 📚 作业与思考题
  • 3 团体操必修课程
    • 3.1 第1次课
    • 3.2 第2次课
    • 3.3 第3次课
    • 3.4 第4次课
    • 3.5 第5次课
    • 3.6 第6次课
    • 3.7 第7次课
    • 3.8 第8次课
    • 3.9 第9次课
    • 3.10 第10次课
    • 3.11 第11次课
    • 3.12 第12次课
    • 3.13 第13次课
    • 3.14 第14次课
    • 3.15 第15次课
    • 3.16 第16次课
  • 4 团体操(体育教育专业)
    • 4.1 第1次课
    • 4.2 第2次课
    • 4.3 第3次课
    • 4.4 第4次课
    • 4.5 第5次课
    • 4.6 第6次课
    • 4.7 第7次课
    • 4.8 第8次课
  • 5 团体操(体能训练专业)
    • 5.1 第1次课
    • 5.2 第2次课
    • 5.3 第3次课
    • 5.4 第4次课
    • 5.5 第5次课
    • 5.6 第6次课
    • 5.7 第7次课
    • 5.8 第8次课
    • 5.9 第9次课
    • 5.10 第10次课
    • 5.11 第11次课
    • 5.12 第12次课
    • 5.13 第13次课
    • 5.14 第14次课
    • 5.15 第15次课
    • 5.16 第16次课
考核方式及标准

团体操考核方式及标准

一、教学评价体系介绍


       教学评价从传统“重成绩的单一性、结果性评价”过渡到“重素养、重能力的过程性、整体性评价”,从课程目标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图9所示。也就是说从学生团体操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程度等多个方面,提升评价的维度、延伸评价深度、扩展评价广度、为教与学提供进阶动力

                                      表1    团体操课程成绩评价内容和比例分布情况

评价维度

评级方法

过程性评价(50%)

平时成绩(20%)

 线上签到考勤(5%)、自主学习(5%)、课后作业(5%) 

 线下教师评价(5%)

实践成绩(30%)

 线上课堂互动(5%)、章节测验(5%)

 线下创新成果(5%)、动作练习(5%)、队形实践(10%)

终结性评价(50%)

创编设计(50%)

 线下团体操表演方案设计(20%)、团体操成套图案设计(30%)

提升评价挑战、把握学生兴趣、考核突出成果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坚决杜绝“混课”行为,让团体操课程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团体操课程采用创编设计、实践教学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讨论等,占20%。

★ 创编设计:以创编一套中小型团体操设计作业为主,包括团体操方案的设计

和成套队形图案的设计,占50%;

★ 实践教学:进行成套动作与队形实践,占30%;


   团体操课程100分=平时成绩(20%)+设计成绩(50%)+实践成绩(30%)


三、考核项目级评分标准

一、平时成绩部分

(一)关于签到考勤(占比5%)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需要提交辅导员签字盖章的请假条。

2、请事假3次记一次旷课,

3、旷课1次,在期末总成绩中减去1分,3分为上限。

4、旷课3次取消获得学分资格,不予结课。

5、成套动作技术课请假1次,取消技能成绩分数。

(二)自主学习(占比5%

1、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文本等必学材料的学习,观看视频课件不可拖拽,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

2、每学一课之前,必须按照老师发送的“预告”,进行预设内容的自主学习,比如:问卷、话题讨论等。

3、每次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参与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每个章节课堂互动不少于4次,参与线上互动会获得相应的学习通互动环节评分。

(三)课后作业(占比5%

每学完一课,必须在第二天晚上23:59之前,完成线上的自测题、参与课堂讨论、或是主题讨论,每节课都要完成至少1次回复老师的讨论,以及至少1次的与同伴之间的会互评,缺少一次则会影响此项得分。

二、团体操创编设计部分

1、在学习完“B模块 表演方案设计”后,需要同学们4人为一组提交表演方案设计图(包括PPT现场汇报和具体方案内容),具体标准见模块内学习内容,完成后方获得此项得分。

2、在学习完“C模块 成套演练”之后,需要每位同学独立提交一份团体操成套队形图,可以是纸质版、PPT软件制作版、3D动画版,任选其一,完成后方获得此项得分。

三、团体操成套动作与队形实践部分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集体配合动作的创编与汇报,共4次(包括3组波浪动作、1组依次动作)。

2、须在教师的组织下,以班为单位完成一套团体操成套的学、练、演,其中学习期间不得请假,否则实践部分将不予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