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信用与信用工具
    • 1.1 信用形式
    • 1.2 信用工具的含义与特征
    • 1.3 债券的含义和种类
    • 1.4 信用的含义
    • 1.5 新建课程目录
    • 1.6 股票的含义和类型
  • 2 金融市场
    • 2.1 金融市场的含义
    • 2.2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
    • 2.3 期权的种类
    • 2.4 股票价格指数的制定
  • 3 金融机构体系
    • 3.1 金融机构的含义和功能
    • 3.2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 3.3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 4 商业银行
    • 4.1 商业银行及其职能
    • 4.2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 4.3 商业银行的业务
    • 4.4 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 4.5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 5 中央银行
    • 5.1 中央银行的性质
    • 5.2 中央银行的职能
    • 5.3 中央银行的业务原则
  • 6 货币供求与均衡
    • 6.1 货币需求的含义
    • 6.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
    • 6.3 货币供给的含义
    • 6.4 货币供给一般模型——乔顿货币乘数模型
    • 6.5 货币供求均衡
  • 7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7.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
    • 7.2 通货膨胀的类型
    • 7.3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 7.4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 7.5 通货紧缩及其成因
  • 8 货币政策
    • 8.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8.2 存款准备金政策
    • 8.3 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 8.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 8.5 9   财政概述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经济目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从字面上理解,稳定物价就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它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

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能够把物价控制在经济增长所允许的限度内,即达到了稳定物价的目的。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有的国家认为能把物价的上涨幅度控制在1 ~ 2%就算稳定了;还有人认为,物价每年上涨幅度控制在3%左右就称之为物价稳定。我国通常CPI超过3%就视为不稳定,即要进行宏观调控了。

2.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的概念,通常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在于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增长,并懂得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统一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速度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也有用他们增长的相对数及人均数来表示。   

3.充分就业。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对于充分就业来说,似乎最理想的情况是失业率为零。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摩擦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即由于季节性的、技术性的、经济结构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性失业。除了这种摩擦性失业外,还有一种自愿性失业的情况存在,即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和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业,并且经济体制中总是存在着一部分愿意就业却找不到工作的人。

显然,要追求失业率等于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经济理论中的充分就业允许一定的失业率存在美国多数学者认为4%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而一些保守的学者则认为应将失业率压低到2—3%以下。

4.国际收支平衡。所谓“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

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外汇市场波动,资本大量外流,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本币大幅贬值,并导致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而长期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往往使大量外汇储备闲置,不得不购买大量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可能导致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一般来说逆差危害比顺差大。所以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也就自然成为各国货币当局所确定的一个重要目标。


 以上四个最终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