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的几种主要信用形式。
信用形式也就是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信用形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主要信用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在商业信用中,信用主体上游企业通过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具体形式将信用客体也就是商品资本贷放给下游企业。
这种信用方式直接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扩大了企业的销路,加速了商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商业信用并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信用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 2.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具有时间上的局限性,4.受信用能力的限制。
由于商业信用存在着上述局限性,因此,它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种信用形式,即银行信用。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间接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在银行信用中,信用主体——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通过银行放款业务将信用客体——货币贷放给借款人。
银行信用在信用规模、信用方向、信用时间、信用能力四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此,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体系的核心,发挥主导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国家解决财政问题、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那就是政府信用。
三、政府信用
政府信用也称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政府信用的主体,债务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债权人是公众;客体是政府债券。政府信用具有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用途专一的特点,被称为“金边债券”。
政府信用具有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目前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贷款三种。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消费信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因为消费信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具有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的积极作用;但消费信用也可以使一部分人陷于沉重的债务负担,使经济更加恶化。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消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