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的含义
上一节
下一节
我们学习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货币供给的主体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特定的存款金融机构,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都是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而形成的。
这里有个专有名词“货币供给量”,它不同于货币供给,那么什么是货币供给量呢?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
或者说,凡是在中央银行以外的各经济部门、企业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给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它是一个时点上的变量,而不是一定时期的变量。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货币供给量的多少要由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规模的大小决定。这不是说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可以由银行系统随意创造,恰恰相反,货币供给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由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